关于买房的几个时间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395回复:681喜欢:1153
2001年,上海
此时我在上海交大读研究生,那个时候的研究生都喜欢去外面打工赚钱,我找了一家张江的小公司,同门师兄当老板,做网络安全,一月有五千元,园区还给创业者提供了一套住房,临着张江地铁站,当时小区的房子每平米要四千元。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怀梦想,就算靠我这样上学打工,都能买的起房子,同学们也纷纷商量毕业后在上海买房。
我姐姐也来到了上海,找到工作就给落了户口,不需要买房,户口挂在人才市场。到2002年,我们一家人商量在上海买房子,最后共同出钱在上海的古美地区买了一套三居,单价3300元每平米,总价43万。
此时,上海楼市 租售比=7%,A股市盈率>40倍,房子低估而股票高估
依靠买房退税政策,后面我拿回了2万多退税。

2004年,北京
2002年在上海古美买的三居,2004年底单价涨到7000平米,而内环的房子单价涨到1万5以上,我去了北京 ,我和老婆共同买了市区内一套房子,单价7400元每平米,总价100万元(20万首付,5倍杠杆),新房后面有旧房子,1997年卖的商品房,据说1997年的价格是7000元每平米,此时价格不到6000元,那7年北京房价居然没涨反跌。
这个时候身边的人都能买的起房子,但大部分人真挑,又要地段又要学区又要房型又要小区,还不肯贷款,感觉他们在房子面前就是大爷,是啊,毕竟环境改善很多,但房子7年不涨反跌,人的心态就是这样。
在付定金的时候,和几个也要买房的人聊天,我们隔壁的房子是一名华为员工买走的,他在北京已经有五套房子了,另外听说我姐姐的一个朋友在深圳买了八套房子。
上海一个同学,毕业没抓紧买房,终于在莘庄南广场买房了,单价6000元,二居。

此时,上海楼市 租售比=4%,北京楼市 租售比=7%,A股市盈率大约25倍,上海楼市和A股估值接近,北京楼市估值低估


2008年,北京
我们家上海古美的房子,从2004年底到2008年底,居然没怎么涨,股市一波过山车,但是 除了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地方的房子开始猛涨。
一个当年和我一起看房子的朋友,终于决定在北京买房了,在北三环买了一套一居,如果提前四年买房,那么买一居的钱能买三居
我在北京买的房子,单价上涨到了2.2万,单位一个毕业不久来北京工作的行政人员,决定在北京的回龙观买房,单价8500元,小二居,虽然远一点,但是来北京闯荡的年轻人还有机会。
手头有多套房子的人多起来了,工作早家底厚的开始有点钱就买房,投资房子的意识已经苏醒。
2008年底,上海楼市 租售比=4%,北京楼市 租售比=4%,A股平均市盈率大约20倍,楼市和A股估值接近,A股略低估 

2012年,北京
北京的房子开始飞涨,我们的房子一口气单价涨到7万,上海古美的房子也涨到2万5,在莘庄南广场买房子的同学,被老婆催着把二居卖掉,同地段买了三居,因此多花了一百多万,几年工资收入全搭进去了。
买房而财务自由的例子多了起来,我姐姐的一个朋友靠深圳8套房跻身富人圈子,而北京一个有多套房子的朋友辞职了,但是这些有多套房子的成功者,在2009年以后再也没有买进过一套房子,我姐姐的朋友移民香港,而北京辞职的朋友准备移民美国。
公司的年轻人已经绝望了,公司一个很有天赋的程序员,工作三年靠不断涨薪,收入到了月薪2万,说起买房想都不敢想,他准备在北京工作几年后会离开,身边因为房价高离开北京的人开始增加。
2012年,上海楼市 租售比=2%,北京楼市 租售比=2%,A股平均市盈率大约15倍,楼市高估,A股低估 

2016年,北京
大部分城市房价都不涨了,但是京沪深房价继续涨,我们在北京的房子涨到接近9万一平米,上海古美的房子也涨到了3万5一平米。
隔壁投资客的房子在转手卖出,一个没有多余房子的北京孩子,毕业后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还是买不起房子,但是这个时候着急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因为社会的舆论变成了啃老有理,家长不给孩子买房就是家长的错。
2016年,上海楼市 租售比<2%,北京楼市 租售比<2%,A股平均市盈率大约20倍,楼市高估,A股低估 

我不是炒房者,只是一眼看胖瘦,有人说过去15年,买房子完胜买股票,真正的原因是房子的估值从低到高,而股市的估值从高到低。

当然了,估值高的时候,会有各种故事,比如刚需,丈母娘,大国崛起,情怀,估值底的时候,也会有各种故事,当然是鬼故事了。

全部讨论

2016-02-24 17:31

2016-02-24 11:57

刚需,丈母娘,大国崛起,情怀 #北京房价# 冬天里的一把火

2016-02-23 21:04

关于买房的几个时间点!

2016-02-23 16:15

山林带刀02-22 21:48 来自雪球
很多人讨论房价,我也来说说。
其实,对于统治者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必须保证大部分年轻人处在贫穷困苦又充满希望的状态。
日本的80年代,法国的后戴高乐时代,英国的赛切尔夫人时代,美国的里根年代,都是通过房价暴涨稳定了蠢蠢欲动的年轻人去好好干活,维持了社会的生产力。
而低房价时代的美国法国和英国都是年轻人颓废和无聊的一代。
更严重的是,一些国家的首都由于房价过低,导致了大量贫民定居,带来严重的治安和社会发展问题。例如墨西哥城就是一个例子。
可以说,高房价就是维持统治的绝佳手段。但是高房价有个副作用,就是生育率下跌。所以,才有日本欧洲的老龄化问题。
不断下降的房价,会释放出巨量的年轻人,使他们过早的摆脱房奴制的统治,对社会稳定不利。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而不断上涨的房价,只要低于M2的上涨速度,就是安全的,也能够极大的发挥房奴制的好处,保证年轻人不敢轻易不工作,好好工作,努力还贷。
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高房价其实起到一个驱逐作用,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留下来,其他的人都要慢慢移除掉,这对于城市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搜房(SFUN)$ $房地产B(SZ150118)$ $上证指数(SH000001)$ $万科A(SZ000002)$
@今日话题

2016-02-23 14:40

关键是自己能付得起首付,否则知道放假低估,但仍然买不起。房子本身具有投资属性,这一点之前有深刻认识的人太少了,等大家都意识到,房价已经起来了。

2016-02-23 10:05

点个赞

2016-02-22 22:25

非常受用的分享,娓娓道来的不仅仅是经历,还有视角,和眼界。赞@DAVID自由之路

2016-02-22 18:37

结论可能没错,但说法有问题,比如有人告诉我孟买和西贡也是5万以上

2016-02-22 15:40

很赞同

2016-02-22 15:00

泡沫肯定是有的,但是房地产周期好长啊,谁也不知道这个泡沫能延续多少年。不过下面有人说香港,呵呵,香港房价跳水了啊,去年降了20%,今年预计还跌25%。两年跌50%,你去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