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板柱1979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15
用1个项目做模拟,算个账大家就明白:
1、假设土地10万平米,每平米土地1万/平米,总的土地款是10亿,7亿是借款,3亿是自有资金,3:7的杠杆很合理,由于项目公司借款,公司股权质押给了银行;
2、每平米卖2万/平米,项目总的货值是20亿,其中土地10亿,工程款4.5亿,税费利息3.5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1亿,净利润预计1亿,净利润率5%;
3、现在售价直接从2万/平米下降到1.2万/平米,总货值从20亿下降到12亿,由于项目降价,工程款和管理费等并没有减少,利息一直也在增加,每年利息费用大概5000万,2年额外的财务费用增加1亿
4、项目公司净资产=12万元/平米*10万平米-10亿土地款-4.5亿工程款-税费3.5亿-销售费用管理费率利息1亿-1亿额外利息=-8亿,不计算银行贷款和自由资金投入,项目公司净资产变成负数,集团投入的自有资金全部亏掉,借款亏掉1亿,项目公司被查封,项目停工成烂尾楼。
看似3:7的杠杆率,70%的负债率很安全,房价下滑20%把本金投入全部吃掉,因为建成后的物业房价有杠杆,项目公司资不抵债。平安不动产投的那些明股市债项目就是这么套进去的。

热门回复

房价从2万跌到1.2万,这应该是下跌了40%了吧

土地加税费占到65%以上了,这也太黑了吧?还让别人活不?

现实中大概在40% - 50%之间

刚来中国?

下降40%已经资不抵债,下降20%勉强维持平衡,本金没有了

过去拿地前精算后的毛利率在25%左右,除一线外拿地的地货比一般是1:3。
20亿的货值可承受4亿的降价,也就是房价降20%后利润为零,白干。
房地产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房价小降,而在于债务挤兑。所以大家都在寻求债务展期。

他这个例子假设的是65%。错误的假设导致离谱的结论。

除了税费有点疑议,其他大差不差,关键还是杠杆放的太高,高位拿地。
其实还有其他很多问题,不在账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