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暖,古典音乐的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以来,中概股回暖,全球资本把投资的目光再度聚焦到中概股,重新评估对中国企业的价值判断。

最近一段时间,中概股普遍上涨。其中,腾讯音乐美股股价近半年的累计涨幅达72.55%,达到12.32美元,创32个月以来的新高。(回顾:腾讯音乐和云音乐股价均涨)

库客音乐作为古典音乐第一股,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经历了低潮后正在回暖,今年以来股价稳中回涨,不断修复股价。5月15日数据显示,库客音乐(KUKE)盘中上涨5.76%,报2.57美元/股。2024年以来,库客音乐的股价涨幅已超150%。(回顾:上市一年,库客音乐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年报解读)

对于古典音乐而言,前些年的亮点在于古典音乐授权应用场景不断扩大,音乐流媒体、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古典音乐消费份额也在迅猛增长中,古典音乐曲库成为新一轮被并购的优质标的,而库客音乐更是抓住了赴美上市的窗口期和红利期,走过了增速较快的发展阶段。

但随后口罩三年,国际环境、经济下行风险以及AI发展等不确定性因素持续演化,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上升,直到2023年,企业才回归到相对正常的经营状态。库客音乐的财报显示,2023上半年收入为6213.1万人民币,净利润755.1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24.34%,扭亏为盈,业绩表现算是亮眼。去年年报预计会在下个月发布。

本文中,我们将回顾近年来古典音乐市场整合发展情况以及古典第一股库客音乐未来通过海外并购等寻求业务增长的可能性。

资本在全球掀起古典乐曲库抢购潮

近年来,古典音乐唱片领域的厂牌收购热潮,实际上瞄准的都是厂牌积累的音乐版权资产。

2023年9月5日,苹果宣布收购瑞典知名古典音乐厂牌BIS Records,并将其纳入“苹果古典乐”应用以及Platoon新锐音乐厂牌旗下。

2023年3月15日,环球音乐集团又将英国古典音乐厂牌Hyperion唱片收入麾下,在43年的历史中,这家厂牌一共发行了2500多张唱片。2022年11月30日,环球音乐收购 Pias 49%的股权。

2024年3月,英国独立古典唱片公司山度士(Chandos Records)宣布,公司被拿索斯音乐集团创始人克劳斯·海曼收购,打破了唱片领域以公司名义收购的常规模式。尽管此次收购和拿索斯集团没有关系,但在完成收购后,拿索斯纳音乐集团将负责该厂牌全球实体及数字唱片的发行业务。

资料显示,山度士古典唱片公司自成立起便以高质量的录音技术享誉乐坛,创立于1979年,旗下拥有超过三千张唱片的录音版权,2022年,该唱片公司荣获留声机大奖“年度最佳厂牌”奖项。

此前,拿索斯曾在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完成对德国古典厂牌Orfeo和Oehms Classics,以及英国皇家歌剧院旗下的制作公司Opus Arte的收购。

根据近年收购潮和投资潮的现象,古典音乐市场的发展阶段划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厂牌竞争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厂牌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第二个阶段是以资本运作和版权整合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大型企业收购或投资小型厂牌,市场格局逐渐清晰。

据小鹿角智库观察,厂牌并购潮背后的资本逻辑在于,古典音乐作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深厚的粉丝基础,古典音乐曲库具有不可取代性,属于稀缺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古典音乐的传播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宽,这为音乐公司和版权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黑石(BX.US)击败Concord以约16亿美元收购音乐版权基金Hipgnosis Songs,版权市场正在经历波动期,但优质IP的价值并不会被低估,是市面上为数不多值得私募资本长期持有的另类资产。2024年第一季度,音乐产业融资接近13亿美元,虽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大多依然是以优质音乐IP为竞购标的。

实际上,经典版权库不仅可以拓展企业的音乐版权库,提升谈判筹码,更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乐迷群体中的市场份额,无论商业模式面向B端还是C端,企业都有下场博弈的“筹码”。当然,上一轮并购潮在事实上也提升了古典音乐产业链的集中度,重塑了市场竞争的格局。

古典音乐的市场潜力

年轻化、场景化、科技化

在古典音乐界,开年以来有两大新闻值得关注。一是2024年1月,Apple Music宣布在中国大陆推出古典乐服务;二是钢琴家王羽佳在全网出圈爆火,巡演场场售罄,抢不到门票。

古典音乐在流媒体平台掀起的复兴潮背后,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来自消费端的规模化优势和用户价值被平台重视。此前,2019年,索尼音乐在日本推出高分辨率音乐流媒体服务Mora Qualitas;2022年11月,环球音乐集团旗下的德意志唱片公司(DG)宣布推出高清音质的古典音乐流媒体服务STAGE+。

索尼音乐和环球音乐都是推出自有古典音乐流媒体服务的唱片公司,而苹果的入局则代表了新兴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力量。

从消费习惯来看,许多高黏性的长期古典音乐消费者仍然偏好使用实体唱片(如CD或黑胶、甚至SACD及蓝光CD等)这一略显保守的聆听媒介。从古典音乐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例如,传统音乐会观众的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年轻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减弱;音乐版权保护困难,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以及古典音乐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这些问题都为古典音乐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也意味着产业链整合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年轻一代群体中,古典音乐正重焕生机,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现象。

从小红书和B站古典音乐的一些运营项目和消费数据来看,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如评论、短视频、直播等,不仅向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充满创意的古典音乐体验,也在年轻群体中引发了古典音乐消费的热潮。

全球也呈现出同样的消费趋势。根据Epidemic Sound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互联网之声报告》,过去一年,全球古典音乐的使用量增长了90%,古典音乐在YouTube上正在得到内容创作者的青睐,到2022年,古典音乐已成为内容创作者使用量增长最快的音乐流派。在TikTok上,Epidemic Sound表示,古典音乐每月收听量115亿次。

当下,古典音乐的授权场景无处不在,不仅限于音乐会、录音室等传统场合,还拓展到了咖啡馆、商场、户外音乐节等日常空间。这种变化使得古典音乐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提高了用户黏性。

在这些平台的推动下,古典音乐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加贴近消费者。

古典音乐与科技结合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会。AI技术可以为古典音乐创作、演奏、教学等方面提供智能辅助,使音乐制作更加高效和专业;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音乐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典音乐的韵味。例如,Mynd VR与Stage Access合作,将古典音乐和表演带入老年人的VR治疗。

在商业模式方面,古典音乐与AI、虚拟现实融合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玩法,音乐会直播、线上教育、音乐制作与发行等。其中,线上教育市场尤为值得关注,借助AI技术,古典音乐教育可以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古典音乐第一股: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从引进世界古典音乐版权,到开展古典音乐订阅服务,再到开发智能音乐软件及硬件,库客音乐一直扎根在古典音乐领域,深挖业务的多种可能性。

2021年1月12日晚,库客音乐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发行定价确定为每股10美元(ADS),库客发行本次绿鞋前为5000万美元,绿鞋后5750万美元。然而,随后中概股遭遇暴击,库客音乐也受到较大的冲击。

上市后首年交出的第一份财报显示,库客2021年全年总收入人民币3.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4%;全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3750万元,第四季度净利润人民币1680万元,实现国际报告准则下的盈利;值得注意的是,版权音乐授权与订阅收入同比增长39.1%至1.065亿元,在当时创下历史新高。

紧接着到了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库客音乐收入1.15亿元,同比减少61.1%。对此,公司提到受疫情的负面影响和客户需求疲软等。

尽管受到内外部市场环境的负面影响,库客音乐的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还是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业务修复的同时,股价也在稳步上升。从2022年一度接近纽交所最低标准红线1500万美元到2023年迄今不断努力修复股价,截止今日发稿,库客音乐市值近1亿美元。分析师认为,这与库客音乐在古典音乐领域的深耕和经营恢复正常不无关系。

随着人们对古典音乐需求的不断增长,库客音乐有望借助其在古典音乐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同时,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以及音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也为库客音乐提供了新的机遇。当然,现在国内古典音乐的天花板明显,在音乐行业出海潮的背景下,短期内最快的方式或许是通过并购实现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库客音乐的招股说明书中,库客音乐创始人、董事长余赫持有全球最大的古典音乐厂牌拿索斯75%的股权。这意味着,库客音乐与拿索斯集团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如果余赫未来选择把拿索斯并入到上市公司库客音乐的资产中,这将极大地提升库客音乐在古典音乐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也将提升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以及对库客音乐商业模式的理解。

资料显示,古典乐巨头拿索斯音乐集团由克劳斯·海曼(Klaus Heymann)先生于1987年创立,集团现包括Naxos、Capriccio、Grand Piano、Ondine、Orfeo、Opus Arte、ARC和Prophone等在内的多个知名古典音乐、世界音乐厂牌。拿索斯音乐集团在过去35年内迅速发展,为超过9万部作品提供全球分销。2024年国际古典音乐大奖(ICMA)最终提名中,来自拿索斯音乐集团及合作厂牌就有13部作品入围。

在音乐行业,2018年以来,腾讯音乐、环球音乐、华纳音乐以及Spotify等音乐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深受投资人的青睐。库客音乐登陆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当时资本市场对古典音乐发展潜力和内容价值的认可。实际上,与腾讯音乐、Spotify、Deezer的To C端的商业模式不同,库客音乐经营模式主要为TO B端授权模式,与环球音乐和华纳音乐更为类似,但市值却有天壤之别,资本市场也需要重新认识库客音乐。

在全球音乐产业格局调整的背景下,库客音乐可以借助资本力量,通过海外并购等手段寻求业务增长,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往国内引进更多优质音乐资源。

总的来看,互联网新场景和国际市场正为古典音乐焕发新生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在未来,期待看到更多来自企业的创新实践,推动古典音乐产业的繁荣发展。

排版:河清 / 审核:容容

阅读往期热文

【音乐版权】版权估值暴跌;索尼音乐收购迈克尔·杰克逊曲库50%的股份;曲库生意降温;从22倍到30倍的NPS,战略性曲库依然值钱;Spotify版税支付模式;2023年,Spotify付给独立厂牌和版权代理商45亿美元;增长焦虑和零和游戏;IMPF报告:独立音乐公司占全球音乐版权市场的27.1%;霉霉为什么会回归TikTok?TikTok与环球音乐的“宿命对决”;华纳音乐正式提交对Believe的竞购;曲库买卖中的私募浪潮

【音乐平台】TME转型的关键之年;让音乐成为情绪价值核心驱动力;2023年网易云音乐终于盈利了;套现1.188亿美元股票后,Spotify的裁员比预期更具破坏性;独立音乐在Spotify上创造了近45亿美元的收入;平台播放量为0的歌曲量十年涨了11倍

【现场音乐】“老钱之城”利好演出经济;大IP竞争从城市升级到国家层面;五一档期23个音乐节观察:谁接住了这“泼天富贵”?延期与火热并行,斑马音乐节的IP之争;票房竞争最残酷的一年;小鹿角智库《2020-2024年中国音乐节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浙江、山东、广东,谁是年度TOP十大音乐节之省?《揭秘全世界最赚钱的音乐节IP:科切拉案例研究》;秋冬演唱会流量观察:港台歌手疯狂下沉、内地顶流崛起、流量爱豆走向衰落

【音乐营销】音乐传播不靠刷量,而应追求真实的影响力;抛弃泛流量,品牌主涌入音乐行业造场景寻求“长效卡位”;品牌型音乐节如何打造“在场营销”?疗愈消费快速增长:音乐疗愈与音乐治疗主题观察;回归线下,释放营销新增量;音乐氛围感和心智种草;小鹿角智库《中国音乐营销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音乐科技】从物理学到AIGC,Suno出现后做音乐还有前途吗?从临时权利到AIGC衍生权利,音乐行业正临近转折点;大语言模型成本高昂,技术“共情力”如何改善平台收入和用户体验?这份可能是迄今最全的AI研究报告揭示了什么?谷歌发布音乐生成式AI模型MusicLM既令人印象深刻,又令人恐惧;超过200名艺术家联名敦促科技平台:停止贬低音乐价值

【音乐财经】 入驻第三方平台

腾讯新闻丨网易财经|36Kr|新浪财经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搜狐

知乎 | 虎嗅网 | 文旅中国|界面

《音乐周报》-《音乐财经》专版

微博(4.7万订阅) | 抖音(18万订阅)|小红书(2000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