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的隐秘心事:就是想搞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隐秘的角落》用克制、老道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完整、缜密的好看的故事。

这部国产悬疑剧刚一开播,豆瓣评分便一路冲到9分以上。它的原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坏小孩》。

“隐秘”二字让你联想到什么?

阴影、黑暗、沉默,还有秘密。

南方沿海城市,潮湿的夏天,一切图景看上去都像是不着墨的、淡淡的,生老病死在这里似乎都不是大事。

《隐秘的角落》里,则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它们缀连在一起,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像潮水,像热浪,静静咆哮着,压抑着铺展开来。

01

《隐秘的角落》开场,就是一出惊悚的谋杀案。

秦昊饰演的张东升是个“上门女婿”,婚前做过财产公证,结果现在妻子出轨要离婚,为了防止自己净身出户,他在一次爬山时,把岳父母推下了悬崖。

朱朝阳、普普、严良,三个十来岁的孩子,在暑假相约去爬山拍照,却无意间用相机记录下了一桩谋杀案。三个孩子却选择用相机里的证据,反过来敲诈了杀人犯30万。

张东升犯下的罪行,在高阔的山巅上,他以为自己处在“隐秘的角落”。

女孩在少年宫坠楼的真相,朱朝阳再不敢提起,这是“隐秘的角落”。

从福利院逃跑的严良和普普,四处寻觅住处,对外面的许多 人而言,他们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们活在看不见的“隐秘的角落”。

该剧十分善用“隐”字,隐形的犯人,隐形的罪恶,还有在无数个巧妙时刻推动剧情发展的,隐秘的感情。

这部剧善用“隐情”,造成人物内心于甚微之处的冲突,并将这种内在冲突与外在压抑对抗碰撞到极致。

亲情,爱情,友情,包括仇恨——也是私情的一种,犹如南方小镇潮湿闷热的空气,挟持着每个人物。

结合黯淡湿沉的画面基调,很容易让人想起去年另一部电影《少年的你》,在一个充满犯罪和人心诡测的地方,孩子的天真和善良,竟也能被表现得如此纯澈,不可不谓尽见拍摄功底。

原著最发人深省的,是十多岁的朱朝阳,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杀人”犯罪的?

无论是剧还是小说,都没有叙述一个人完整一生的成长志,我们只能看见戏剧呈现出来的一个面向,一截人生。现在为止,诸种细思极恐的猜测,勾勒出朱朝阳这个初中少年的城府之深。

相比起小说,剧版为了增强剧情的层次性,主要人物似乎是在置身于一定绝境之后,才一步步滋生“恶”念、被“逼上梁山”的。

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隐秘的角落。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有许多公益项目致力于帮助少年、服刑人员子女,有一个项目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父亲入狱后,小勇就变成《隐秘的角落》中的严良一样的服刑人员子女。原来的同学也疏远他,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妈妈改嫁,爷爷患有癌症,一家人租在学校附近的老房子里,靠腿脚不便的奶奶偶尔做做清洁工维持日子。

这样的家庭变故,让他对未来感到迷茫。

隐秘的角落里,藏着原生家庭里千万种的不幸。

02

严良在剧中一副小混混模样,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还教朱朝阳骂脏话,发展到后来的合伙敲诈勒索。明面上被赋予了阳光的形象,可实质上却是个易燃易爆的隐藏炸弹。

但严良的这种“坏”和他的成长环境分不开。

严良的父亲是一个地痞流氓式的人物,经常跟人打架斗殴进局子。在他年纪尚小时,就因吸毒被抓了起来,再也没有出来。

父亲虽然不在了,可严良却沿着他的轨迹在不断长大。不爱读书,喜欢打架,偷鸡摸狗,满嘴谎话。每次遇到矛盾,首先想到的是用暴力解决,深信用拳头可以摆平一切。

严良背负着这种身份,无论走到哪里都常常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唯一能当作朋友的只有普普和朱朝阳。最初提出跟张东升做交易的,正是严良。

开口就是三十万,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是在敲诈勒索,反而自觉正义感爆棚。而这样的价值观,全都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一句话:早年不被善待的孩子,长大后你别指望他会善待这个社会。任何人碰到他们,都是灾难。周小宽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里说:“给孩子的保护,不是给他伪装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是陪他一起去面对他接触到的不完美。当他被否定、被攻击、被伤害时,支持他,接纳他,让他因为有后盾而变得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保护。”

想要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先解决大人的问题。先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再去解决大人的问题,是让孩子远离恶的最好方法。

03

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多的是缺少爱的孩子。除了原生家庭的缺陷,更重要的社会命题是,别让大人犯的错,反噬孩子的人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在数据和案卷里发现了一股暗流——侵财事件,正超过打架斗殴类犯罪,成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

贫穷带来的不只是无知,贫穷便是困境。尤其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贫穷家庭的焦虑,正在通过家长性格问题、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缺陷等因素,传递给未成年孩子。

启航公益服务中心曾参与过400多个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这些案例里,大多数人的生活底色都是贫穷。在深圳市福田区,第一例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例,也是侵财类。

在焦虑成为社会常态的背景下,家庭教育不当、法律意识淡薄、学校教育缺陷,共同构成让孩子们走上歧途的陷阱。困境里的少年们,即便提起了刀,也会觉得当时的自己,没得选择。直到进了看守所,他依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和社工交流的时候,嘴里还在不停念叨:“怎么现在都是骗人的”。

有一个无意识协助电信诈骗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当事人因为听信朋友给的招工信息,背着发射诈骗信息的基站走上街头,当场被警方抓获。

在深圳福田区,滨河大道旁老旧的写字楼里,是涉罪青少年服务机构启航公益服务中心的办公所在地。2020年6月18日,由腾讯公益发起的探访纪实项目——“星火计划”第二期来到了这里,这期探访的主题是“问题少年”和他们背后的公益组织。

深圳市福田区启航公益服务中心是协助公、检、法、司等国家机关、致力于边缘青少年服务的公益机构。

成立五年来,启航一共接触了472名涉罪涉法的孩子,对其中202个孩子进行了系统帮教,平均跟进九个月左右,提供了专业帮教服务5000多人次。

李姐介绍道,启航与公检法有专门的微信对接群,有需要服务的对象,他们会随时沟通对接。公检法面对青少年的人情味、启航的积极配合,加上他们用爱心与耐心积极陪伴,科学心理程序设置,使孩子们迷途知返,人生再次转折。

腾讯公益一直致力于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星火计划”是腾讯公益发起的探访纪实项目。据了解,今年“星火计划”将从腾讯公益平台筛选10余个小而美的公益项目,通过组织实地探访,帮助有潜质、小而美的草根项目和公益人发光,获得社会更多认可与支持。

小杰是启航服务对象中的第一个大学生,李姐和彭飞认识小杰已经有七年,彼此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

眼前的小杰开朗、健谈,已经工作3年,有着自己的生活小目标,如果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他曾经是一名“涉罪青少年”。

公益机构在幕后默默提供着心理辅导、回访跟踪、生活救助、紧急医疗救助,帮助涉罪青少年重返社会,启航就是其中一个。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类似启航这样的平台还有更多。

类似“罪错青少年临时救助”、“关爱服刑人员子女”的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有数十个,这些项目所关注的对象是容易被社会忽视的群体,却是急需得到关爱的群体,而这些小而美的机构和来自腾讯公益的支持,让受益的青少年群体不断扩大。

从福利院逃跑的严良和普普,四处寻觅住处,对外面的许多    人而言,他们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们活在看不见的“隐秘的角落”。  启航公益服务中心曾参与过400多个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这些案例里,大多数人的生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