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趣,问了一下AI,总结来说就是太阳质量占比大、轨道共振等因素。
ChatGPT 4:
质量分布: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据了系统总质量的大约99.86%,这意味着太阳的引力主导了整个系统的动力学。行星和其他较小的天体对彼此的相互作用远远小于它们与太阳的相互作用,这使得系统整体更稳定。
轨道共振与稳定性:太阳系中的行星之间存在一系列的轨道共振关系,这些关系有助于保持行星的稳定轨道。例如,木星和土星之间存在一个5:2的轨道共振,这有助于维持它们轨道的长期稳定性。
轨道特性:大多数行星都有近似圆形的轨道,这减少了行星间的近距离遭遇的可能性,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此外,行星轨道的平面大致相同(即都在黄道面附近),这也减少了轨道交叉的风险。
动力学演化:太阳系已经存在了45亿年左右,它的稳定性是一个长时间演化的结果。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可能有许多不稳定的元素,比如多余的小行星和行星胚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了一些天体的轨道改变甚至被逐出太阳系。通过这种动力学筛选,剩下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混沌行为的时间尺度:虽然太阳系内部的动力学是混沌的,但混沌行为的时间尺度通常非常长,可能需要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年才能显现出重大的变化。因此,在人类的时间尺度内,太阳系看起来是相对稳定的。
相对孤立:太阳系目前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相对孤立,没有与其他恒星系统的近距离遭遇,这样的遭遇有可能扰动太阳系的稳定性。
Claude3-opus:
太阳的主导地位太阳的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引力对太阳系内的行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之下,行星间的引力作用要小得多。这使得太阳系更接近于一个"1体问题",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N体问题。太阳的引力主导使得行星围绕太阳做近似的开普勒运动。
行星轨道的近圆性和共面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都近似为圆形,偏心率都很小。同时,它们的轨道面也基本共面,彼此倾角很小。这种近圆、共面的轨道构型有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了行星间的频繁交会。
行星质量相对较小除了木星和土星,其他行星的质量与太阳相比都非常小。这使得行星间的引力扰动不足以显著改变彼此的轨道,从而维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
轨道共振现象太阳系内的一些天体之间存在轨道共振。比如木星和土星接近 5:2 的轨道共振,海王星和冥王星接近 3:2 的轨道共振。轨道共振可以避免行星轨道的世纪性漂移,增强系统稳定性。
宜居区的位置地球所在的宜居区,距离太阳适中,引力环境相对稳定。内行星受到太阳的潮汐力锁定自转,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受扰动小。这也有利于太阳系的稳定性。
综上,虽然太阳系是一个N体系统,但由于太阳的主导地位,以及行星系统的特殊构型,它远比三体问题中的三星系统稳定得多。不过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太阳系终究会因为各种扰动而走向不稳定。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太阳系相对稳定的一个阶段。
引用:
2024-04-29 21:02
你们看《三体》有没有想过,三体世界仅有三个天体就产生了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混沌系统,那么我们的太阳系是个N体问题,极为不稳定,为什么没有散架呢?(又是人择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