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歌尔股份(SZ002241)$ 苹果砍单,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11月4日周五沪指大涨2.43%,在3070左右的位置减仓了,准备在3040左右的位置再接回来,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深怕股价涨上去了,买不回来,结果就在7、8号的时候高价位把筹码又接了回来,如果是能等到10号再接回来,成本能低一大截。

所以在股票市场里面,成功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性格——大多数人总是按奈不住,或者总是担心过度。

成功意味着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够在你知道该采取行动时主动出击。而且要从广泛的来源吸取教训,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糟糕经验中吸取教训,你就能变得越来越好。

培养毫不焦躁地持有股票的性情,光靠性格不行,还需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拥有大量的求知欲望。

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会失败。

比如最近踩雷的歌尔股份,在8日发布警示性公告,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歌尔股份目前已经2个一字跌停板,前天还是800多亿市值,今天就剩600亿市值了,在里面的投资者心在淌血。而且从量能上来看,还是缩量,没有放大量,估计至少还有一板。

市场慌不择路,是害怕歌尔复制2年前欧菲光的老路,欧菲光自从被苹果踢出供应链,至今还未缓过来,21年营收228.4亿元只有19年519.7亿元的一半不到,净利润更是从19年的5.1亿元降为21年的-26.25亿元;股价从21年的23.62元到目前仅有5.35元。其中欧菲光旧的产能和库存以及对大客户的严重依赖是造成其巨大业绩压力主要原因之一。

知情人士表示,歌尔股份这次丢掉的订单为苹果耳机AirPods Pro2。歌尔股份于2010年成为苹果供应链之一,2018年公司拿下苹果AirPods30%代工份额,成为该产品全球第二大代工厂(第一为立讯精密)。

网上流传一份国海电子的会议纪要显示,歌尔股份丢掉订单主要因为良品率和合规检查问题;也有消息表示,是苹果让供应商降价,立讯比较配合,歌尔降价一般,所以被暂停。订单能否回来要看明年1月份歌尔股份的2023年业绩规划。

公告显示,本次业务变动预计影响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人民币33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2%;中信证券预计,对应影响利润约为2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4.7%,但是后续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的计提减值等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歌尔表示,目前与该客户的其他产品项目合作仍在正常开展。短期挑战不改公司中长期在虚拟现实等主要赛道的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公司增持承诺也会合规履行。

早在2012年开始,歌尔股份开始布局AR/VR业务,并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国外音频技术公司等。这两年,歌尔股份则加速转向VR市场,或是为了摆脱对“苹果的依赖症”。

2020年,歌尔股份拿下VR龙头Meta Quests 2的独供大单,到目前歌尔股份已是Mate和Pico等厂商VR业务的核心代工商,VR代工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

在消费电子市场走软的背景下,今年以来,一些行业巨头纷纷拓展AR/VR板块。根据IDC数据,2021年VR头显设备全球出货量达1095万台;2022Q1VR头显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41.6%,其中,中国VR市场零售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81%;预计2022-2026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量将呈大幅增长态势。可见,AR/VR近年来在中国快速发展,也被市场称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风口。

AR/VR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与之相关的精密光学器件及模组、精密声学零组件、MEMS传感器和微系统模组、触觉器件、精密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产品的需求增长,打开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空间。

歌尔2021年的智能硬件营业收入由去年的176亿提升至328亿,同比上涨85.87%,占比总营业收入的41.94%,同比增长11.37个百分点。歌尔股份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VR(虚拟现实)、智能游戏主机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05%至34.91亿元。且智能硬件和精密零组件拥有更高的毛利率,分别为13.91%和23.11%。

歌尔积极跟踪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持续深化在先进精密零组件和新一代智能硬件产品领域内的布局,是有利于公司业绩长期稳定、健康成长。

毕竟依赖苹果的下场,已有前车之鉴,且在20大提出要高质量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用廉价劳动力去替换技术的想法不现实,老美的科技封锁不会轻易解封,且用8个月廉价劳动力工资换一部苹果手机的情况不可持续也不能让我们实现科技进步和革新,所以苹果订单丢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一只安逸的井底之蛙,画地为牢。庆幸我们的虚拟现实龙头一直有在进步和探索。

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