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绿色金融发展历程及给“一带一路”国家的经验启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01086 · 华宝MSCI中国A股国际通ESG通用指数基金】聚力碳中和·一指投资可持续!

据MSCI官网,截至2021.5.31,   ESG基金LOF(SH501086) 标的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中免五粮液兴业银行平安银行迈瑞医疗洋河股份。  

[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21年5月19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绿色金融行业工作组(GFIT)提出多项举措,旨在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推广绿色解决方案来加速新加坡绿色金融发展。各项举措包括出台金融机构气候相关披露指导文件、绿色贸易融资及流动资产指导框架、扩大房地产及基础设施等行业绿色金融规模的白皮书。除此之外,绿色金融行业工作组也即将举办一系列绿色金融研讨会来推动金融机构的相关能力建设。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其绿色金融促进举措可能也会在本国之外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因此,为了了解该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新加坡当局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所做的各项努力及其对“一带一路”和其他国家绿色金融、绿色投资和绿色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 一、 新加坡的地区金融枢纽定位 //

新加坡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有利的商业环境、金融专业知识以及全球资本联通。其中,银行业、资产管理行业及资本市场三个部门对国外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来说最具吸引力,也是其金融中心地位的实力代表。

(一)银行业

新加坡银行协会共有128家外资银行成员,其中包括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等7家中资银行。银行业总资产近2万亿美元,对本国及地区经济增长提供着贸易促进、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重要金融服务。2019年间,东南亚范围内约有60%的项目金融交易都由位于新加坡的银行牵头或管理。

(二)资产管理行业

2020年,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3.4万亿美元。新加坡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共投资者和资产所有者进入亚洲和东盟投资市场的门户。2019年的资产管理调查显示,新加坡76%的在管资产来自于国外,而69%的在管资产投资目的地区为亚太地区。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步被纳入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决策,新加坡也不例外:截止2019年,ESG因素已被纳入新加坡40%的在管资产考虑范围内。

(三)资本市场

2020年末,新加坡本币债券市场值达到5029亿新加坡美元(3804亿美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积极支持公司获得融资,并通过本地债券市场大力引导国际资本支持亚洲经济发展。2020年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启动了“全球-亚洲债券资助计划(G-ABGS)”,相较于其他债券资助计划,该计划涉及范围有所扩大,几乎涵盖了所有与亚洲地区有联系的债券发行人,同时还将发行大型债券的最高融资额度翻倍,提高到了80万新元。

新加坡的股票市场也有着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在新交所(SGX)上市的公司中有40%来自新加坡境外,并且有超过80%的债券发行机构来自国外;除了国际化水平外,证券交易规模也较大,截止2021年6月,在新交所交易的所有证券总市值达到了6849.6亿美元。

新加坡还是亚洲区域内外汇兑换的重要地点。2020年10月,新加坡日平均外汇交易量达到5640亿美元,整月交易量达到12万亿美元。作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2013年4月签订了人民币业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也签署了清算协议,正式将离岸人民币结算纳入工作安排,这使得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成为人民币结算系统中的一员,能为客户提供人民币清算服务。


// 二、新加坡的绿色金融发展历程及参考解决方案 //

由于绿色金融发展初始阶段挑战多、难度大,在过去几年间,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新加坡政府和各有关机构提出了各类激励措施,力图解决资金缺乏、标准缺乏、能力建设不足和技术障碍等问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是本国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9年1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启动了绿色金融行动计划(Green Finance Action Plan),该计划详细说明了新加坡的绿色金融愿景与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四个主要支柱:增强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发展绿色金融解决方案和市场、有效利用科技、增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 在该计划出台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又在四个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其中包括通过可持续债券资助等举措为绿色项目调动资金,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分类法等绿色金融框架的方式加速绿色金融发展,提供能力建设,促进金融科技融入绿金发展等。

(一)调动资金

新加坡政府近年通过三项主要举措为绿色项目调动所需资金。

早在2017年,为了刺激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发布了有效期至2023年5月31日的可持续债券资助计划。可持续债券的发行人可以使用债券资助赠款来支付外部审查的早期费用,赠款最多可达到10万美元。自此资助计划实施以来,新加坡已发行了价值80多亿美元的绿色,社会及可持续债券,支持了一系列有影响的项目如可再生能源项目、提高建筑能效项目。

此外,在2019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还宣布设立了总额2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计划(GIP),旨在投资绿色公共市场。这些资金交由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他们致力于推动新加坡及以外的区域绿色发展、协助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绿色市场发展及环境风险管理等其他绿色金融举措。该计划帮助发展环境可持续项目,减轻新加坡及区域气候变化风险。

新加坡还出台了绿色和可持续性挂钩贷款津贴计划(GSLS),该计划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是世界范围内此类计划的首次尝试。该计划帮助为寻求绿色贷款的各种大小和行业的企业支付第三方绿色贷款认证费用;它还鼓励银行制定与绿色、可持续挂钩的贷款框架,使得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绿色融资。

(二)绿色金融框架

在绿色金融框架方面,新加坡制定了环境风险管理准则、绿色分类法、环境风险管理手册、金融机构气候相关披露文件及其他各类绿色金融文件,通过这些举措贯彻落实绿色行动计划、完善绿色金融框架。

新加坡绿色金融行动计划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加强金融业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为此,2020年1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了一套针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及保险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准则(ENRM Guidelines) ,其中指明了金管局在治理和战略、风险管理及环境风险信息披露三个关键领域的期望。自2021年第二季度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推动金融机构实施环境风险管理准则,并计划在2022年6月前完成准则的实施。

此外,作为绿色金融行动计划所概述的绿色金融战略的一部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召集了一个绿色金融行业工作组(GFIT),它是由金融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金融行业协会代表所组成的行业主导小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定绿色分类法、加强金融机构环境风险管理实践、改进环境相关风险披露、促进绿色金融解决方案实施等四项关键举措加速新加坡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1月,该工作组为设立在新加坡的金融机构提出了一则绿色分类法,以鉴别哪些是绿色或向绿色转型的活动。与其他分类法相比,新加坡本次提出的该项分类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向绿色转型的活动也囊括在内。该分类法参考了国际优秀实践,并将其改善、使之更适应亚洲环境。金融行业工作组将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根据所获的相关反馈为各类活动制定原则标准及量化阈值。

除绿色分类法外,特别工作组还同时发布了环境风险管理手册,以作为金管局环境风险管理准则(ENRM)的补充。该管理手册适用于各类规模的金融机构,旨在促进环境风险管理准则(ENRM)在治理和战略、风险管理实践和环境风险信息披露三个关键领域的实施与运作。手册涵盖了管理准则中提到的各个主题,并为行业协会将展开的深层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该手册还提供了具体应用环境风险管理准则(ENRM)的指南,以及环境风险管理的一些优秀实践,并给出了最佳信息披露实践的做法案例。

2021年5月,为了加快绿色金融发展,金融行业工作组发布了《金融机构气候金融相关信息披露指导文件》(FCDD)。该文件采纳了金融稳定理事会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强调了一些优秀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以帮助金融机构加大气候披露的力度。该文件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分别服务于银行业、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部门,同时考虑到各个部门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每个部门,该文件都依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框架给出了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大方面的建议以及11条信息披露方法建议,同时每一项信息披露建议都分为三个报告成熟度等级,为金融行业气候披露提供了有效途径。

除了该气候相关披露指导文件外,工作组还发布了帮助银行评估绿色贸易的指导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汇丰银行和大华银行已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回收再利用、农业及农业活动等方面的四项试点绿色金融贸易交易,以支持企业绿化其供应链。另一项绿色金融文件是有关房地产、基础设施、基金管理和转型部门的绿色金融规模升级的白皮书,该文件为这些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指导建议,并规划了发展绿色金融的方向,如建立绿色证券化平台以扩大区域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扩大转型债券和贷款在航运及油气和汽车部门的使用等。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工作组将与各个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及企业合作,优化及实施文件中所提出的各项建议。

(三)能力建设

2020年10月,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设立了新加坡绿色金融中心(SGFC)。该机构受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支持,同时有中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富勒顿基金管理公司、高盛汇丰银行、施罗德银行、渣打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瑞银集团九个合作创始伙伴,是新加坡第一个致力于绿色金融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机构。其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和培训将提高金融机构、企业及决策者环境风险管理的能力,使其能够制定环境可持续的金融解决方案及政策。

此外,绿色金融行业工作组也提供了多项能力建设活动。自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工作组将为各金融机构和企业推出一系列研讨会与线上学习活动,旨在加强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提高其环境相关信息披露水平,加深其对绿色金融工具的了解,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够为转型部门提供绿色融资解决方案。

(四)绿色金融科技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技术解决方案,并在绿色金融行动计划下推出了多项重点利用金融技术的举措。

2020年1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实施Greenprint项目,这是一个旨在通过绿色金融技术促进绿色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科技平台。该平台可在供应链的不同阶段部署不同技术,以更好地监测各阶段是否满足绿色标准及要求。例如,可在项目现场使用物联网设备,以便直接捕获及评估能源及水消耗等相关实时数据。该平台还可以探索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在第三方数据源上的应用,以便于量化潜在投资和贷款组合在ESG方面的影响。

在私营部门,也有一些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开始将ESG标准纳入其业务流程。例如,为金融业服务的区块链开发及技术解决方案公司Hashstacs在2021年与德意志银行合作开展了一个与数字资产相关的项目,探索数码资产的流动性和跨境连接性的技术实践可行性,探索智能合约模板的开发,支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数字债券。另一个例子是穆迪ESG解决方案事业部(Moody’s ESG Solutions Group)在新加坡设立新的办事处,新办事处将利用该事业部的ESG和气候风险解决方案综合套件及深入的专业知识,支持区域可持续债券和贷款创新,推动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其中主要举措包括设立聚焦ESG的创新实验室和科技加速器,和当地金融科技公司一起制定ESG分析解决方案和评估工具。


// 三、新加坡的绿色金融前景展望 //

(一)新加坡2030绿色计划

2021年2月,为强化新加坡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下做出的承诺、实现长期净零排放的目标,新加坡政府出台了《新加坡2030绿色发展蓝图》,旨在通过发起更大胆和集体性的行动应对未来10年间的气候变化。绿色发展蓝图分为五个主要方面,分别是自然之城、能源重置、可持续生活、绿色经济和高强适应力的未来。

绿色经济方面,新加坡政府概述了其绿色金融发展的雄心:2019年新加坡政府通过了碳定价法案,对每吨温室气体排放征收5美元的碳税,政府将利用征收碳税获得的资金投资有价值的绿色项目,帮助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新加坡政府将推出一项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帮助以中小企业为首的各类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加坡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碳交易和服务中心:星展银行、新交所、渣打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于2021年5月在新建立了气候影响交易所(CIX),该交易所将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碳抵消信用;新加坡还将在《2025年研究、创新和企业计划》的框架下促进本土企业创新,吸引外资企业在新加坡开展研发活动,为亚洲地区和全世界发展新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如碳捕捉、利用和存储,低碳氢能的脱碳技术,以及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方案。

(二)绿色发展蓝图行动案例:绿色国债

2021年2月,新加坡财政部长在发布预算时宣布,政府将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行绿债,目前已确定的项目价值高达190亿美元。绿色国债的标准、框架及收益率等指标都将作为新加坡绿色债券市场的标杆,同时它还能够加强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充当绿色金融枢纽的地位。


// 四、新加坡案例给“一带一路”及其他国家绿色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 //

(一) 加强中国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国家绿色金融领域的能力建设

新加坡的绿色金融实践对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的中国金融机构来说极具借鉴意义。2020年1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加强新加坡与中国的金融合作,将与中国中央及省级对口单位合作、加深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实践。此次合作将提高中国金融机构制定绿色金融标准、为带路项目筹集绿色资金的能力。

中国金融机构的新加坡分支机构也可以从新加坡的绿色金融发展中收益:一方面是能够加强本机构的环境风险管理等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是能参与新加坡的绿色资本市场,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或参与绿色投资计划等方式为“一带一路”项目筹集绿色资金。此外,也可以在新加坡境内寻求国际合作伙伴的帮助,共同支持“一带一路”项目。

(二) 新加坡绿色金融发展给“一带一路”及世界其他国家带来的启示

对“一带一路”国家和世界其他正在发展绿色资本市场的国家来说,新加坡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都能提供很好的经验。

各国应保持清晰的战略远见、执行相关金融战略和指导方针,全面建立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同时应学习新加坡利用自身地理位置建立金融中心的做法,充分利用自身战略地位和独特地位,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政府作为绿色金融规划及政策制定的骨干力量,需要制定自上而下的计划,协调各级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实;各国也应努力为绿色发展筹集资金、制定气候相关风险披露和管理准则等金融框架、提供能力建设、支持绿色金融技术发展;最后,还需要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密切合作,政府也需要尽可能地与金融机构、企业及非政府组织等其他相关者合作,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的结合促进绿色金融成功发展。


[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

【作为国内ESG投资领域的引领者,华宝基金系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在中国的首批公募基金签约成员,亦较早与全球领先的ESG研究机构和数据提供商——MSCI、富时和标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今日话题     #宁德时代再创新高总市值居深市第一#    #隆基股份大涨股价创历史新高#   

 $宁德时代(SZ300750)$      $平安银行(SZ000001)$     $隆基股份(SH6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