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之道丨如何利用ESG打造美好企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丨郭楠 实习生 杨玉琪
编辑丨杨秀红


8月26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和北大国发院联合发起的“ESG前沿论坛”第三期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众多ESG领域的专家们就上市公司ESG分析与评估展开讨论,《财经》杂志为论坛的战略合作媒体。

富达国际全球企业治理与可持续投资主管陈振辉(Jenn-Hui Tan)表示:“我们希望将ESG和可持续性纳入到我们的投资流程当中,改变执行会议的形式,对公司研究的方式、对组合及选择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陈振辉详细介绍了富达国际如何进行可持续投资,如何把ESG付诸于实践。

首先,陈振辉认为,有效的管控ESG风险将会使企业变得更好,也将使投资者受益。ESG评分高的公司,其管理团队更好,他们会从长远利益来进行企业管理,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股东利益。随着ESG基金越来越多,大家会去追求ESG表现更好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未来将更具竞争力。

如何在实践中应用?陈振辉介绍,无论是什么方式去做,涉及到投资流程,需要与我们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相契合,确保把ESG相关考量因素纳入到投资风格当中去。具体有三种方式,一是富达国际内部分析师在研究当中所做的ESG评分;二是进行主动尽责管理,即与公司沟通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努力提升公众的认知;三是加大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促进ESG的发展。

陈振辉还表示,在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同的投资经理会有不同的投资风格,可能有些更关注质量,有些更关注价格,也会涉及不同的资产类别,富达国际的做法是从第三方获取数据通过内部模型得到一个评分,在投资决策前给到投资经理。

对于中国在ESG方面的发展,陈振辉认为,目前中国对ESG的采纳非常快,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正在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能够在ESG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力。

华泰保险董事长兼CEO王梓木也从保险机构管理者的视角分享了对ESG的看法。他认为,美好企业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应当以新视角、新思维来看待公司与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以及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平衡。在关注企业经济收益的同时,追求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以为社会带来美好为己任。

如何成为美好企业,王梓木结合自身管理经历总结了五个方向:一是美好企业和客户的关系,把顾客当做一种目标,而不是获利的手段。持续满足并超越客户的预期,从而建立起客户的信任。关注点不在于获得客户,而在于不断跟上客户的需求。

二是美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要获得公平的待遇和良好的福利,员工创造的多就必须得到的也多,员工要有一种使命感。培养员工是公司头等大事,要像对待客户那样对待员工。要将员工视为能量源,而不是资源。

三是美好企业与股东的关系。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长期价值的最佳方式是有意识地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而不是厚此薄彼。股东价值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提法,股东价值是结果,不是战略。真正拥有人文主义文化的公司,股东将会获得长期更大的回报。

四是美好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真诚、互惠互利的关系,带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适应公司的需求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

五是美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企业终极利益相关者,在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过程中,政府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时间是不可逆行前进的,大的企业如果不能使社会进步会带动历史倒退,比如作假企业就是社会的破坏者。

对于如何量化上述美好企业的衡量指标,王梓木表示,还需要一个过程并借助一些工具,有些东西可以量化,例如福利待遇,与科技企业合作推出新的产品以解决社会保险中的棘手问题,有些很难量化,如员工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