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均胜电子收到监管函?

发布于: iPhone转发:5回复:26喜欢:5

刚看到均胜电子吃了一张监管函的公告,也是一惊,仔细看了下。

先说结论:

1、 均胜电子收到监管函原因是“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是募集资金使用操作问题,违规程度相对较轻

2、 与经营生产没关系,不会影响经营,不用担心

3、 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所有上市公司都需要更加注意合规性,哪怕以前有模糊的地带,现在都是从严认定。均胜这次收到的监管函属于严重程度最轻的一种。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公告很长,整理下来,大致下面三点:

1、 财务人员将募集资金专户误划转到公司一般户了,自己发现后立马转回,但这资金划转这件事按道理要做内部审议和及时披露,公司到年报时披露,不够及时;

2、 因为募集资金划到一般户,被用作发募投项目人员工资等日常费用(工资只能用一般户发)。

3、 有个募投产能扩建项目取消,均胜立马用自有资金提前还了募集资金,又是流程不对,公司手里有钱也不能这样干。

一句话归纳就是:募集资金用在了募投项目上,但流程不合规,另确实加犯了操作问题。

不是大问题,不影响基本面

其实,我在均胜年报发布的时候看了他所有的披露材料,在2023年年报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中已经说了(如图),估计那么多材料大家看得不会那么仔细。

当时我以为公司既然都主动发现纠正并披露,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应该没啥事。没想到监管还是给了一个监管措施函,看来确实监管现在趋势越来越严。今年有多少公司吃了监管函,大家也能看到。

尤其是像均胜这种体量大、公司内部各种主体又多,区域又多的公司,在合规上需要更加注意。在类似公司工作过的球友估计也知道,这在操作中非常难。但现在再难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来。

最最关键的,这次监管说的主要是流程合规问题,钱也确实都是用在项目上了,这点决定了事件性质。

个人认为,监管去详细调查上市公司,严格要求上市公司流程合规,对我们小散是好事。如果均胜有其他问题,肯定也是包不住,这说明,整体还是挺规范的。

所以,均胜电子这次吃监管函这件事,我的结论就是:问题不大且知错就改,跟业务没关系,不会影响基本面。

不过,均胜电子这次也要长长心,希望不要再搞这种事情来吓我们。

以及,更重要的,多帮我们股东挣点钱。$均胜电子(SH600699)$

精彩讨论

特斯拉家常06-23 19:52

均胜电子吃监管函这件事,本来没想凑这个热闹,但看到一些球友评论,也来说两句,向大家讨教。我比较相信这是人为操作失误和流程合规管理问题,不必过度解读。
1、第一个看均胜年报就很容易知道,23年均胜电子经营性净现金流有39.3亿元,非常充沛,根本没必要为这一两个亿这样操作,冒着明显要被监管点名的风险。
2、第二个看转到一般账户的1.4亿元,第二天就转回去了,从操作上看,不到一天时间根本没啥用的,说是操作失误非常合理。
3、至于一些球友说,还有600万到几个月后才发现。我只能说,一家这么大的公司,费用确认、怎么记账,可能都会有一个时间滞后。在规模比较大的公司里工作过的球友应该能理解。再说,这600万转出来,对均胜来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1.4亿元都能转回去,还差这600万?
4、公告上说的600多万资金是3月25日转回的,我特地查了下,均胜年报是3月28日发的,我推测这笔资金大概率是年度审计时发现需要转回募集账户的。
5、后面关于上海项目取消,均胜先用自有资金归还募集资金这件事,妥妥是流程上问题,确实内部管理要再提升提升。不过,这也说明,均胜不是一般的有钱,2个亿说提前还就还了。
均胜电子这次错犯的确实没必要,收个监管函不冤枉。
不过,咱也实事求是,也不要人云亦云。

东均投资06-23 13:42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股价由买卖双方决定的。既然有警示函,肯定有避险资金的撤退,对应的有抄底资金承接。如果没有诱惑性的低价,承接资金会来?

全部讨论

均胜电子吃监管函这件事,本来没想凑这个热闹,但看到一些球友评论,也来说两句,向大家讨教。我比较相信这是人为操作失误和流程合规管理问题,不必过度解读。
1、第一个看均胜年报就很容易知道,23年均胜电子经营性净现金流有39.3亿元,非常充沛,根本没必要为这一两个亿这样操作,冒着明显要被监管点名的风险。
2、第二个看转到一般账户的1.4亿元,第二天就转回去了,从操作上看,不到一天时间根本没啥用的,说是操作失误非常合理。
3、至于一些球友说,还有600万到几个月后才发现。我只能说,一家这么大的公司,费用确认、怎么记账,可能都会有一个时间滞后。在规模比较大的公司里工作过的球友应该能理解。再说,这600万转出来,对均胜来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1.4亿元都能转回去,还差这600万?
4、公告上说的600多万资金是3月25日转回的,我特地查了下,均胜年报是3月28日发的,我推测这笔资金大概率是年度审计时发现需要转回募集账户的。
5、后面关于上海项目取消,均胜先用自有资金归还募集资金这件事,妥妥是流程上问题,确实内部管理要再提升提升。不过,这也说明,均胜不是一般的有钱,2个亿说提前还就还了。
均胜电子这次错犯的确实没必要,收个监管函不冤枉。
不过,咱也实事求是,也不要人云亦云。

06-23 13:42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股价由买卖双方决定的。既然有警示函,肯定有避险资金的撤退,对应的有抄底资金承接。如果没有诱惑性的低价,承接资金会来?

06-23 11:37

跟业务影响不大吧,蹲蹲半年报

06-23 12:36

这个错误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这么大的公司犯如此低级的错,是难以理解的?只要不是故意,就不怕,如果是故意,那问题大了,要怀疑他们的现金流。

06-23 12:14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解读,东方财富吧里一群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唱空者几个跌停的在叫喊,明显在误导散户。这些年散户够悲惨了,但小散之间还在互相伤害,真不知道他们这样兴高采烈,落井下石,歇斯底里究竟为了什么?雪球里还是理性很多,大家为自己的投资买单。看了索菱股份的龙虎榜,明显有大佬参与进来,应该还有空间。索菱股份假如能打开更大空间,无疑均胜电子这些中军会有补涨可能。

06-23 11:26

$均胜电子(SH600699)$ 乌龙一场,好在资金及时转到专项账户,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知错就改咱还是好孩子。

06-23 10:58

好专业的解读,学习了$均胜电子(SH600699)$

06-25 10:29

现在政策趋严,对我们小散户来说是好事 均普上次的函也是一样 不会影响基本面 回复得清晰明了 反倒让股民更加了解公司了
$均胜电子(SH600699)$
$均普智能(SH688306)$

06-23 19:45

确实没啥实质性的影响,但是1.46亿转回的过程真是让人很不放心,发现问题第二天就应该干净清爽的直接转回,谁也不会说啥,都能理解。但是却是分三批转回,第一天转了一亿,第二天4000,最后一笔600多万却是隔了几个月,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隔这么久?这怎么可能是疏漏?到底是不是资金链出了问题??

为什么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显然是一般户无法满足日常支出,为什么无法满足呢?大概现在很多公司都经历过延迟发薪吧?结果是什么呢?一家企业宁可违规,也要搞,只能说明他没有别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