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布局全流程碳核算体系 助力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回复:3喜欢:2

10月19日,上海市政府网站发布《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上海到2025年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的总体目标。作为绿色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上海将推动建立金融市场“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机制,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推进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

建设碳监测评估体系是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基础,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聚光科技基于其在环境监测领域十余年的技术与市场积累,形成全流程碳核算体系,积极开拓碳监测市场,有望率先受益于市场的快速增长。

碳排放信息披露需求推动碳监测评估体系建设

《实施意见》中指出,为建立ESG信息披露机制,上海将通过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公告、绿色金融年度报告等形式,鼓励上市公司加强绿色信息披露,同时提高投资人ESG投资意识,并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更多基于ESG投资理念的金融产品。

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指导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政策文件,企业碳信息披露仍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表示,目前大部分企业通过回复碳信息披露项目(CDP)问卷,或通过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董事会报告等途径披露碳信息,存在“不主动、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推动企业加强碳信息披露,可以有效督促企业提高碳管理水平,并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实时、可靠的碳监测数据是碳信息有效披露的基础。业内人士介绍称,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核算法进行碳排放量的统计,即基于排放因子、原材料和燃料使用等数据计算排放量。但这种方式面临数据实时性、准确性不足的问题。碳监测法通过在线监测系统获取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数据,进而计算排放量,与核算结果相结合,可实现精准测量。行业专家表示,碳监测评估体系是完善碳排放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碳监测面临多个技术难点,如监测精度要求高、温室气体排放形式复杂、排放浓度范围大等。目前该技术体系的建设处于早期阶段。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9月,生态环境部进一步提出,在上海、唐山等16个试点城市,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废弃物处理五类重点行业,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目标到2022年底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

行业专家预计,在碳排放信息披露等需求的推动下,基于现有技术,碳监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东北证券认为,在碳监测系统加速放量的过程中,技术成熟、市场拓展较早的企业有望率先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快速占领市场。

聚光科技布局“计量、监测、评估”全流程核算体系

聚光科技成立于2002年,并于2006年进入环境监测领域。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在碳监测仪器方面已有较丰富的技术储备,并积极整合碳核算、碳监测、碳管理相关应用技术,实现了数字赋能的一体化碳排放管理。

聚光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碳监测仪器方面,公司已有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法(CRDS)、高精度非分散红外法(NDIR)、以及气象色谱技术的相关设备。其中,CRDS技术平台在微弱或痕量吸收检测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技术门槛高,自主品牌极少。目前,公司正在拓展基于涡度技术的监测产品,并积极探索相关产品同遥感监测产品的联动。

基于碳监测体系及其提供的底层数据,聚光积极布局综合性碳排放管理方案。2019年起,公司与江苏省计量鉴定测试中心合作开发针对企业的基于监测数据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软硬件系统。今年10月,公司发布了“数智双碳”平台,整合碳排放核算及清单编制业务、数智双碳管控平台、地天空监测体系三大板块,形成了集摸底核算、达峰预估、路径管控、成效评估于一体的碳排放管理体系。该平台可适用于城市和企业、有组织排放与无组织排放等多种应用场景。

据介绍,聚光目前在钢铁工业降碳过程检测等工业应用场景中已积累多个案例。在城市、园区等的环境监测及综合管控等方面,公司正在某镇运营试点项目,并积极跟进多个碳监测试点城市的潜在项目。

全部讨论

2021-10-25 11:10

碳中和也是未来国家发展大方向

2021-10-25 11:07

ESG越来越多的被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