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所见非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如果一个人只生活在很小的世界,没有见过多少世面,自然谈不上见识。但是,如果我们见到了一些事情,看到了世界,怎么知道自己所见非虚呢?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东方的孔子还是西方的柏拉图,都有过深刻的思考。

《吕氏春秋》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臭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所以知人难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都吃不上饭,只能喝些野菜汤。白天,孔子正在休息,弟子颜回出去讨米,讨到米回来就煮饭。米饭快煮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米饭吃。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刚才抓饭吃的事情,他坐起来说:“刚刚我梦见了我父亲,这锅米饭还没动过,我们先拿来供奉一下先人,然后再吃吧。”颜回答道:“不行。刚刚煮饭时有煤灰掉进了锅里,我把弄脏的饭抓了出来,但是丢掉粮食不吉利,我就自己吃了。”孔子感叹道:“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不一定为实;都说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内心作出判断,但内心往往也会欺骗自己。弟子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而了解人性的本质就更难了。

无独有偶,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很长的洞穴里,有一群人面壁而坐,他们的双腿和脖子都被捆住,不能移动也不能扭头。他们的背后是一条马路,马路上车水马龙,喧嚣热闹。马路的另一边是燃烧的大火,火光把马路上的情景和这一排人的影子投到了岩石墙壁上。这些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以及马路上来往穿行的人、车和骡马的影子,也能听到各种声音,因此感觉非常真实。这就是他们理解的世界——墙上黑色的影子和嘈杂的声音。如果问他们人长什么样,我想他们肯定会说,所有人都是黑色的,因为他们理解的人都是一些黑影。

后来,有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挣脱了束缚,沿着路走出了洞穴。他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见到了阳光,听到了鸟语,闻到了花香,在湖水中看到了自己的样子,这才知道原来人不是黑色的。他赶快跑回去把这个情况告诉大家。当他从光亮处再次进入黑暗的洞穴,他什么都看不清,只能大声说出自己看到的一切。但是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对洞穴里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影像就是最真实、最鲜活的,有声音,有动感;这个从洞穴外回来的人说的东西反而像是幻象。

柏拉图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误区。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很多人会觉得它是《庄子·秋水》中那个井底之蛙故事的希腊版,但其实他们讲的完全是两回事。庄子讲的故事涉及的是大和小、局部和整体等辩证关系。他想告诉我们,当你没有感知到一个世界的时候,你是想象不到它的样子的。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涉及的则是真实与影像的区别,是求真过程中的误区。他是要告诉我们,我们的感知可能在欺骗我们,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只是幻象—既然洞穴里的人不能证明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是幻象,那跑出洞穴的人又如何证明自己的所见所闻就一定是真实的呢?

要解决庄子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行万里路,多了解外部世界,积累经验。要解决柏拉图提出的问题则要困难许多。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柏拉图其实是给出了答案的,那就是去上学,接受教育,跟别人讨论,通过别人的经验和感受来帮我们验证自己的感受是否准确,自己所了解的世界是否真实。事实上,柏拉图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回答人为什么要上学接受教育。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学的效果通常比不上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的效果?根据我的经验以及我对别人学习的观察,自学一个知识点尚可,自学一门全新的课程则很难。但这又是为什么呢?教科书都是一样的,老师讲的内容和教科书上写的也是相同的,为什么自学的效果不好呢?柏拉图给了我答案。原来,自学很难验证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而上学的优势不在于讲台上站了一个人,而在于周围有一群人帮我们验证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正确。学校有一整套方式检验我们是否把该学的内容学懂了。无论是做练习还是参加考试,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书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研究生的哪门课程看书也能学会,通常选这门课的人就很少,因为大家可以自己学;学生们喜欢选的课程,通常都有很多课堂讨论,需要同学们在一起解决问题,因为只有经过讨论,才能得到所谓的真知。

我每次在得到App的专栏《硅谷来信》中讲到有关教育的话题,都会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因为对中国的家长、学生和老师来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如果问大家教育的目的何在,不管他们在公开场合谈论多么高尚的理由,私下里其实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现实一点的人会说无非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有野心的人还会加上一条——实现阶层跃迁。当然,还有人会说是家长、老师逼着他们学,或者教育法规定他们必须去学校,等等。在所有的答案中,我必须讲,柏拉图给出的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个,因为检验自己经验的真实性真的很重要,而教育教会了我们这一点。不仅在学习知识时我们需要检验知识的真实性,以及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必须有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感知和认识是真是假。而验证的方法,既可以是一些客观的标准,也可以是他人的感受,毕竟很多感受并不能用客观标准来检验。

谈过恋爱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感受——不知道怎样判断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你可能会说,谈恋爱是一种体验,我感觉到她(他)爱我,因为我们在一起时很快乐,不在一起时又会彼此思念,等等。但是,某天对方跟一个异性朋友去吃了顿饭,你可能就没那么淡定了,你开始忐忑,甚至开始担心别人会横刀夺爱。这说明你其实并不完全相信靠自己感受所得到的答案就是准确的。根据自己的体验所获得的感受都是如此,对方说的甜言蜜语,你就更难判断真假了。

此外,你是否爱对方,也是一个无法靠感受回答的问题。你可能一方面在享受两人世界的美好感觉,另一方面也为失去了一些自由而苦恼,因此你有时可能会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对方的感受。这样一来,即便你觉得自己真的很爱对方,而且确实爱得非常上心,在旁人看来也并非如此。

在现实中,绝大部分人最终都解决了这几个问题。那究竟是怎么解决的?他们不是靠自己苦思冥想作出理性判断,也不是靠感情打动对方,让对方言行一致,更不是靠偷看对方的手机去了解其更多信息或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通过他人和其他事情来验证自己的经验以得到答案。比如,你去问对方的闺蜜、自己的好友,或者对方的亲人,如果得到的回答都是对方爱你,你就踏实多了。再比如,你也可以去看对方如何对待他人,在遇到矛盾,特别是当你和他(她)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就能验证你的经验是否可信了。

在西方,无论是求职还是求学,那种客观且能够量化的衡量标准,比如考试成绩或者名次,通常只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合格的诸多标准之一。它不仅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推荐信则重要得多。而学校和单位看重推荐信,跟我们从朋友、闺蜜口中了解一个人是同样的道理。

柏拉图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哲学问题的哲学家。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虽然所生活的时间更早,但是其理论缺乏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苏格拉底本人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思想大多是通过柏拉图转述的,因此很难判断有多少想法是苏格拉底自己的,有多少是柏拉图借老师之口说的。古希腊的哲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就与早期的哲学分道扬镳了。人类早期的哲学,都是从人所面对的世界,从自然现象和宇宙运动出发,思考世界变化的基础,通常以朴素的神话方式表达出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则不同,他们不在意自然现象和自然的问题,而是探讨人最在乎的是什么事情,比如人是如何感知世界、获得知识的。

柏拉图发现,人在认识世界时,会表现出一种在哲学上被称为矛盾(ambivalence)的现象。虽然通常被译为“矛盾”,但它的含义其实更广一些。但凡没有明确是与非的答案,伴随着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内涵的感觉和想法,都属于它的范畴。比如,恋爱中的人对于爱与不爱的感受,对于对方甜言蜜语的将信将疑,都属于它的范畴。我们想要消除自己对世界含糊不清,甚至矛盾的看法,就需要和别人讨论,因为别人会有与我们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在讨论、对比之后,我们要用理性来思考,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作判断。

讨论问题有两个前提:第一,大家都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第二,大家都愿意在共同的基础上谈论同一件事。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前提,讨论就没有意义。或者说,那样的讨论不成其为讨论。

先来看第一点。让大家说出真实的感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常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曾国藩曾经跟他弟弟讲,人需要至诚,对方才会说实话。生活中的事大抵如此。在讨论时,很多人讲的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自己猜测的可能正确的想法。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会产生系统性偏差。结果是,即使我们的认知是错的,也发现不了。更可怕的是,我们还会以为自己的认知得到了验证。

再来看第二点。如果缺乏讨论的基础,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看似各种意见都收集到了,但它们却只是对不同问题的阐述,起不到彼此验证的作用。

任何人要想增长见识,除了不断获得新的经验,不断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去验证,别无他法。苏格拉底讲,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柏拉图则主张,没有经过验证的经验是靠不住的。他们说的其实是同样的道理。验证真理离不开讨论,苏格拉底一生的治学方式就是启发和讨论。不独古希腊先贤是这么做的,东方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教育弟子的方式也是类似的。《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和学生的对话,他也是以讨论的方式传授知识。很多人问我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其实这些先哲已经告诉了我们,那就是通过讨论验证真理。

本文摘自《境界:从此看得远、看得透、看得开》

全部讨论

07-07 12:15

我一直好奇,苏格拉底写过啥书;苏格拉底与耶稣基督一样的存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