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薪潮”下股价大跌,券商还能投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下周投资指南】

1、【上周市场数据及估值】

巴菲特指标(首富比例)=66.54%

(就是用沪深股市总市值除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它是目前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最好的指标。是巴菲特常用的一个判断市场整体估值的指标。根据过去十年回测数据来看,A股的首富比例正常波动数值范围在0.4-0.8之间。)

2、入场条件:

沪深300温度:20.30℃;适合

中证500温度: 7.40℃;适合

综合判断:可以入场

(筛选条件:中证500沪深300温度低于30℃时可以入场;大于50℃时卖50%;大于100%时清仓。)

3、仓位配置

中证全指温度: 9.20度 股债投资比例:股票/债券=91/9

4、主要指标:

上证 50 温度: 37.80 停止买入 沪深300温度: 20.30 买 入 中证500温度: 7.40 买 入 创业板指温度: 0.70 买 入 中证红利温度: 34.60 买 入 恒生指数温度: 21.90 买 入

【投资常识】

获得财富的方式

简单来说,普通人获得财富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①劳动所得,主要形式是用包含一定劳动和时间到市场中换取劳动报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资。

②资产所得,就是不需要自己往里面投入额外的时间精力就可以自己产生货币财富。

③经营所得,可以简单地看作经营生产资料并获得劳动之外的所得。

④资产转移,可以看成是将一个人口袋的钱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口袋里。

【本周市场分析】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由于利空消息不断,再加上只在乎流量的自媒体传播,近期A股再次迎来3000点保卫战,A股三大指数持续震荡走弱,市场情绪跌入冰点。然而,就在大家投资信心跌入低谷之际,时隔三个月后国家队开始了新一轮的下场抄底,大笔购买ETF指数基金。

截止上周末,国家队买入总额已经上升到了5500亿元以上,其交易行为尤其是标的选择是和其已定的基调“长期耐心资本、指数化投资、摒弃快进快出挣快钱”完全契合。

本周四,又有大资金出手大举抄底!ETF净流入超103亿元。7月4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收跌,股票ETF市场上,资金仍在持续抄底、越跌越买,继7月3日实现超30亿元净流入后,昨日ETF又净流入超103亿元。多家头部公司旗下ETF也持续受到资金青睐,如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旗下沪深300ETF均跻身净流入榜单前三。

具体来看,有13只ETF昨日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其中,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旗下沪深300ETF分别以 30.14亿元、19.18亿元、14.33亿元净流入位列前三,嘉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 以8.37亿元排在第五位。这四只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超72亿元,占当日总净流入金额近七成。

多只中证1000ETF也获得超1亿元净流入,并跻身榜单前二十。除宽基ETF外,还有半导体、医疗、人工智能等行业主题ETF净流入居前。

展望后市,宏利基金表示,预计国内宏观总需求边际改善,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发力,A股企业盈利持续爬坡,海外流动性也可能迎来重要拐点,市场有望重拾上行动力,当下位置中国权益资产估值性价比具备一定吸引力。其中,在利率下行阶段高股息的投资价值或将延续。

本周(7月1日-7月5日)是今年第25个交易周。本周中证全指下跌1.25%,上证指数下跌0.59%;深证成指下跌1.73%;创业板指下跌1.65%;本周A股三大指数虽然继续下跌,但在救市资金的入场下,三大指数跌幅均有所收窄。

规模指数中,上证50下跌0.37%;沪深300下跌0.88%;中证500下跌1.55%;中证1000下跌1.74%;中证2000下跌2.04%,科创50下跌1.86%。本周规模指数继续上周的走势,大盘股护盘,跌幅较小,中小盘股跌幅较大,但跌幅有所收窄。

本周(7月1日-7月5日),标普500指数上涨1.54%;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77%;日经225指数上涨3.36%,英国富时100上涨0.49%,德国DAX30指数上涨1.32%,法国CAC40指数上涨2.62%,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74%。

本周海外市场美日股市大涨,欧洲股市表现比较平稳,在如此怪异下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我在想,高息下的美国美国企业真能支撑起如此高的美股估值吗?一个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的股价,早晚都将面临均值回归的尴尬,或许伯克希尔.哈撒韦今年囤积天量的现金流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重要消息】

“退薪潮”下股价大跌,券商还能投吗?

最近金融行业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前有央企公募基金经理“退薪”,现在又要启动券商从业人员炒股账户倒查。

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炒股,这是业内明令禁止的行为,也是监管严查和券商自查的重点项目。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随着金融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从业人员快速增加,总会有打擦边球的。有些用亲朋好友的账户炒股,有些则是借用与本人毫无关系的账户。

随着今年证监会监管力度增强,被查处人数增加,证券公司也感受到了这次并不是说说而已,纷纷启动自查模式。最近就有报道称,某头部证券公司近期针对内部人员及其亲属的股票账户启动倒查,目的是揭露违规交易行为,这件事也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确认。

由此还引发券商板块短期的下跌。那么券商是怎么自查的?今年以来管理又有多严格呢?

在证券从业人员入职前,都要上报自己和亲属的账户,并且每年也要更新账户情况,所以用亲属账户炒股的现象很少,证券公司检查的难度也很大。

但据内部消息,这次之所以检查亲属账户,其真实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通过锁定亲属账户的交易设备、IP等信息,再去查和这个账户交易过的其他账务,最后追查其他账户的实际控制人。通过这样的关联方式,就能查到有没有违纪行为,这也是本次自查的核心所在。

其实从年初开始,证监会的监管力度不断收紧,已经查办了多个券商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出了如罚款、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移送司法机关等处罚。比如,4月底以来,就有两家券商因为从业人员违规炒股被点名:

4月26日,北京证监局向中金公司出具的一则罚单显示,多名员工曾存在买卖股票、出借个人证券账户的行为。5月28日,重庆证监局更是对西南证券前员工进行行政处罚,该员工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并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针对其作为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行为,监管对其处以10万元罚款。

这些措施让证券公司、从业者以及投资者都看到了金融行业正在激浊扬清,规范金融市场,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着力构筑“不敢、不能、不想”违规炒股的长效机制。

要说金融行业整顿,并不会直接影响投资人的收益,可是这两年资本市场难,投资者更难,但券商明明是为投资者服务的机构,却依然过得滋润。所以,这次对金融行业的肃清,对投资者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比如:

细化交易机制,明确规定了交易窗口期,避免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对投资者更加公平,减少“内幕消息”。

强化信息披露,要求从业人员上报个人及直系亲属的证券交易情况,增加透明度。杜绝老鼠仓这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加大处罚力度,对违规炒股的行为实施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市场禁入乃至刑事责任追究。让从业者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券商从业人员炒股倒查工作的深化,不仅仅是对个别人违规行为的查处,更是一场行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历程。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演进和监管技术的持续创新,券商从业人员面临的监管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

在此背景下,保持高度的职业自律,坚守合规底线,不仅是个体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整个行业持续繁荣发展的基石。唯有如此,券商行业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与尊重,共创金融市场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