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联储加息,真把日本拉爆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下周投资指南】

1、【上周市场数据及估值】

巴菲特指标(首富比例)=67.76%

(就是用沪深股市总市值除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它是目前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最好的指标。是巴菲特常用的一个判断市场整体估值的指标。根据过去十年回测数据来看,A股的首富比例正常波动数值范围在0.4-0.8之间。)

2、入场条件:

沪深300温度:18.50℃;适合

中证500温度:12.10℃;适合

综合判断:可以入场

(筛选条件:中证500沪深300温度低于30℃时可以入场;大于50℃时卖50%;大于100%时清仓。)

3、仓位配置

中证全指温度:12.40度

股债投资比例:股票/债券=88/12

4、主要指标:

上证 50 温度: 31.30 停止买入

沪深300温度: 18.50 买 入

中证500温度: 12.10 买 入

创业板指温度: 3.80 买 入

中证红利温度: 29.70 买 入

恒生指数温度: 24.20 买 入

【投资常识】

什么是"鞋童理论"?

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父亲是华尔街投资大师,在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前,看到鞋童一边擦鞋,一边对股票侃侃而谈。

老肯尼迪发现连鞋童都对股市这么热衷了,正是市场过热的信号。于是他第一时间卖出手中的全部股票,从而躲过了那场世纪股灾。

此后,"鞋童定律"被奉为经典,意思是当人人都高谈阔论买股票之时,正是沽货离场之日;而当人人都对市场没有信心的时候,恰恰是入场布局之时。

【本周市场分析】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上一周,我们还在讨论以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暴跌对市场神经的刺激作用。而本周股市,就在刚刚公布的五月份经济数据面前,再次选择了继续大跌。上证指数再次失守3000点整数关口,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弱,全市场股票普跌。

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新增贷款9500亿元,比最差的预测都低了3000亿,是何原因呢?首先是住户部门没太多贷款欲望,活着不错,不吃大肉。5月份住户部门新增贷款仅757亿元,和去年比少了2915亿。在这757亿里,短期贷款有243亿元、和2023年比少增1745亿元;中长期贷款514亿元,同比少增1170亿元。

2024年5月份,也就是517新政落地的这一个月,和买房关系最紧密的中长期贷款,是最近几年来最低的,能感受到楼市愁云未散。M1的情况更严峻。据央行数据,2024年5月,M1是-4.2%,这是有史以来最弱。下面这张图显示,从1999年至今M1为负的情况,除了现在,只有2022年1月份疫情特殊情况下出现过。如图所示:

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央行把“钱”分为几个层次,MO、M1、M2(还有M3)等等,MO是流通中的现金,M1则是M0+活性最强的货币形式,比如企业活期存款。2023年11月,国信证券王剑撰文指出,消失的M1不是空转,是不转。

王剑分析当时的形势,这些钱注入实体,最终总存在某人的存款账户、投资账户或手持现金中的,不能凭空消失。最后这些的存放位置,主要是个人存款。1-4月注入实体的14万亿元资金,其中8.7万亿是形成个人存款的。其中,9.9万亿元还是定期存款,说明活期存款是下降的。

对于近期股市走势,不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申港证券分析称,近期市场持续回落,创新低的股票数量亦在增加,市场交投整体上维持平淡走势,虽然盘面上依然有一些个股偶尔能有较强表现,但是市场持续性机会相对匮乏。短期配置或许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建议耐心等待市场自身的走势更进一步的明朗。

平安证券认为,展望后续,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壮大耐心资本的相关政策细则有望逐步出台,下半年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在改革政策预期中抬升,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有望继续增加,大盘风格有望持续受益。

本周(6月17日-6月21日)是今年第23个交易周。本周中证全指下跌1.66%,上证指数下跌1.144%;深证成指下跌2.03%;创业板指上涨1.98%;本周A股三大指数在重大利空因素影响下,再次出现明显下跌,市场恐慌情绪再次蔓延。

规模指数中,上证50下跌1.14%;沪深300下跌1.30%;中证500下跌2.12%;中证1000下跌2.42%;中证2000下跌1.94%,科创50上涨0.54%。本周规模指数中,大中小盘都出现下跌,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的科创板则出现量能反转。

本周(6月17日-6月21日),标普500指数上涨0.6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00%;日经225指数下跌0.56%,英国富时100上涨1.12%,德国DAX30指数上涨0.90%,法国CAC40指数上涨1.67%,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48%。

本周海外指数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而美股终于停止了多日的连续创新高,并出现了回调。

据悉,本周日本第五大银行“暴雷”了,全球金融危机又要上演了?这两天日本第五大银行农林中央金库宣布,未来的9个月里,出售规模超过10万亿日元(大概是63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欧洲债券,用来弥补巨额未实现的损失。原因是美国的利率太高,导致持有的美债亏得一塌糊涂。

而债券出售后,这次净亏损将提升到1.5万亿日元,这次亏损将近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的3倍,当时亏损金额也就5700亿日元,挺一挺就过去了,但现在估计很难。日本银行也是第一次出现,因为持有的美债出现浮亏,被迫抛售大量美债,把浮亏变成实亏的。其实这就是美国硅谷银行的另一个缩影,只是风险不再只是美国国内,而是外溢到了其他国家。

当时美联储推出无限量QE,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一年增长了85.5%,而且大多数存款期限是在1年以内的,然后硅谷银行就把这些钱都买入了低息的长期国债,后来美联储突然加息,美债收益快速上涨,最后崩了。那日本这家农林中央银行,其实也是一样的,都是因为之前超配的美债太多了,日本存款金融机构持有的外债规模117万亿日元,这家银行占了20%的份额。

很多人搞不明白,为什么美联储的加息会把日本的银行搞崩。一方面是因为债券的收益率与价格是成反比的,加息意味着美债价格要下跌,无论你之前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买入的美债,按理说,只要你没卖出,就都会出现账面亏损。

另一方面,如果想卖掉旧的低利率债券,就需要用更低的价格出售,来弥补新旧债券的利差,不然谁接手呢?否则还不如直接买新发行的高利率债券,所以低利率的债券,只能折价卖出。正是这样的原因,才导致债券卖出时变成了实际亏损。

如果银行死撑到债券到期或者等到美联储降息,那也没问题。但问题是,储户不愿意继续把钱放在银行吃着1%-2%的存款利率,他们也想取出来自己投资新出售的高利率国债嘛!所以现在的银行面临着一边投资亏损,一边又在发生挤兑的情况,自然就受不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是决不能容忍日本随意抛售美债的。然而日本这家银行因巨亏面临倒闭,被迫宣布出售美债,结果新闻出来一小时,立刻引来了老美的反击,“日本众议院大量的资金丑闻,正面临被解散的风险”的新闻就在网上传播。

这还没完,前几个月还说日本将迎来永久性牛市的老美,转眼就指使美国花旗银行发出一份做空报告,说“日本股市正在面临重大回调风险”。 现在最担心的是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到日本的其他银行,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日本的农林中央金库的动作会不会在日本引发一场美债抛售潮,最后殃及整个金融行业,那日本就真被割了。

【重要消息】

1、今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遭遇“补税”问题。其中,博汇股份因一则停产公告引发市场热议。维维股份子公司多年前的税款遭追缴,也颇受市场关注。

税务政策变化后升级产品甚至停产、多年前税费遭追缴、关联交易价格偏低需补缴税……今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遭遇“补税”问题。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外,今年以来存在补缴税费情况的公司还有顺灏股份北大医药藏格矿业华林证券联建光电等。

虽然事后国家税务总局出来澄清事实,但事实并非空穴来风,土地卖不出去,地方没钱了,总得找个来钱的地方吧?这才是事件的关键。

2、中央再次痛下杀手,地方上关于钱的事又遭暴击

根据权威媒体证券时报的披露,近期多家信托公司收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完全停止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一切新增贷款。

相关债务只减不增、降低高息非标融资,并且还拟定了融资平台的监管名单。我们认为:

1、信托是地方平台的最主要的非标融资通道之一,此次完全斩断,有两重目的,一是严控债务风险,二是隐性债务透明化。

2、未来的大方向是:信托、金租、农村中小银行、资管、地方金交所、私募基金、民间借贷等渠道均不得新增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地方融资平台的新增债务只能通过大型银行贷款、债券这两个公开渠道获得,且要面临严格的条件要求。

3、中央下定决心,地方在诸多融资渠道上将被严格限制,各地城投估计会进一步出现兑付困难、现金流枯竭甚至违约的情况,为了避免大规模暴雷,中央大概率会“堵偏门、开正门”,即在银行融资和债券这两个渠道上定向或阶段性宽松。

4、近日山东、重庆、湖南等省份多个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收到监管下发的通知,要求在2026年底前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

山东省某银行人士表示,2026年底前需将理财业务规模压降至2021年以前水平。另有其他省份银行人士表示,根据监管部门的口头通知,要求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在2026年底前逐步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相较之前的文件,这份通知确定了整改时间。部分省份的中小银行则表示,还未收到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