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下,微盘股再次暴跌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下周投资指南】

1、【上周市场数据及估值】

巴菲特指标(首富比例)=68.15%

(就是用沪深股市总市值除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它是目前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最好的指标。是巴菲特常用的一个判断市场整体估值的指标。根据过去十年回测数据来看,A股的首富比例正常波动数值范围在0.4-0.8之间。)

2、入场条件:

沪深300温度:22.20℃;适合

中证500温度:16.80℃;适合

综合判断:可以入场

(筛选条件:中证500沪深300温度低于30℃时可以入场;大于50℃时卖50%;大于100%时清仓。)

3、仓位配置

中证全指温度:16.30度 股债投资比例:股票/债券=84/16

4、主要指标:

上证 50 温度: 34.40 停止买入 沪深300温度: 22.20 买 入 中证500温度: 16.80 买 入 创业板指温度: 5.30 买 入 中证红利温度: 29.50 停止买入 恒生指数温度: 23.60 买 入

【投资常识】

价值投资做不做波段?有些人认为,股市的涨跌很难预测,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做波段。其实不然,以日、周、月、季甚至一年为限的短周期是不可预测、不好把握的,但把投资期限延长到三五年,甚至十几年,则完全可以测量、定位并加以利用。所以,这个问题,不是波段可不可以做的问题,而是投资者如何理解波段的问题。我们赞成做大波段操作,反对做小波段操作。

【本周市场分析】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本周股市在“新国九条”以及配套的“退市新规”的影响下,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尤其是面临退市风险的微盘股,不少出现了暴跌的场景。

据证券时报网消息,6月5日,A股3只进入退市整理期的个股遭遇暴跌,退市园城最高一度暴跌98.68%,股价从近10元跌至0.1元左右。近期ST板块整体承压,多只个股连续超过20个交易日跌停。

市场人士表示,“新国九条”以及配套的“退市新规”充分体现了监管打造有进有退的资本市场的坚定态度,资金因此对于潜在退市风险更高的个股采取回避态度,短期可能部分个股存在“错杀”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新规显示:

主板A股(含A+B股)的市值退市标准将从今年10月30日开始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B股、创业板及科创板的退市标准维持3亿元不变;在“过渡期”4月30日至10月30日期间,主板市值退市标准依然为3亿元。

据财联社记者发现,目前已有多只A股主板公司市值低于5亿元。

据证监会网站显示,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今年以来,微盘股已经出现了三次暴跌,第一次是2月初随着A股不断下跌,量化受限,流动性崩盘;第二次是4月初国九条“出来后股市形成分化,大盘股暴涨,微盘股暴跌;而今天是第三次,主要是受到ST政策和退市相关政策的影响,微盘股再次暴跌。整个A股的生态在今年发生了巨变。

要知道,中国股市的特点,中小投资者喜欢借着热点题材炒垃圾股,场外投资者眼红量化这两年卓绝的收益率,加码投资,量化私募在踩踏危机后继续模型信仰。这样的投机心态是不可能有利于A股的长期健康发展的。所以政策干预是早晚的事,骂没有用,路都是自己选的。

给A股好公司一个合理的估值,至少达到市场均值水平而非折价,这不正是一个正确的价值投资观么?

还记得20年底到21年年中这段时间,白马蓝筹股也是有极大的估值泡沫,但是估值泡沫破灭后,除了小部分蓝筹股标签被证伪,当股价真的跌下来,同时伴随业绩持续增长估值大幅下降后,还是会有大量公私募、外资、国家队以及普通投资者等安心的去当“接盘者”,但小微盘股退市风险越来越高后,谁还来当“接盘侠”?

今年以来,已有73家公司被立案调查、187家收到监管函,99家被ST,289家收到问询函,141家收到关注函,并且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加快退市力度,出清A股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了趋势,证监会的一系列举措加快了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选择。

对标美股市场,过去15年美股上市5823家公司,退市4395家公司,几乎保持平衡状态,现在每年美股退市占总上市公司的5%。如果对应到A股上,5%的比例意味着每年起码要退市250家。

近期证监会表态,将会在本月19号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宣布重要的改革政策,结合上海市政府表态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这是不是意味着,或有可能是推动上交所、科创板实施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比如试行T+0,做空机制门槛降低、放宽涨跌幅限制、改革指数形成机制、放宽外国投资者准入,甚至同股不同权、特殊股权架构上市等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呢?

本周(6月3日-6月7日)是今年第21个交易周。本周中证全指下跌2.22%,上证指数下跌1.15%;深证成指下跌1.16%;创业板指下跌1.33%;本周三大指数继续延续前期回调趋势,但量能没有明显放大,属于缩量调整。

规模指数中,上证50下跌0.20%;沪深300下跌0.16%;中证500下跌1.88%;中证1000下跌3.76%;中证2000下跌7.06%,科创50下跌0.71%。本周规模指数中大盘股表现稳健,跌幅不大,而表现最差的要数小盘、微盘股。

本周(5月27日-5月31日),标普500指数上涨1.3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38%;日经225指数上涨0.51%,英国富时100下跌0.36%,德国DAX30指数上涨0.32%,法国CAC40指数上涨0.11%,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59%。

本周美股出现大幅反弹,而其他欧美市场表现比较平稳。

【重要消息】

国资委: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认为,要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立足出资人定位,修改完善中央企业金融业务监管制度,突出严的基调,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持续督促企业针对风险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守住风险底线;

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做好风险防控,更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对因违规或失职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进行追责问责,对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相关纪检监察机构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