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创35年新高,历史会否在A股重演?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下周投资指南】

1、【上周市场数据及估值】

a、格雷厄姆指数(中证全指EPV)=2.56%

(这个数值是用来看沪深A股整体收益率相对于无风险收益率的性价比的。比值越小,代表股市的风险越大;比值越大,代表股市相对债券的性价比越高。本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37%;通常大于2时,代表股市出现系统性投资机会,小于或接近1时,代表股市已出现系统性风险。)

b、巴菲特指标(首富比例)=68.23%

(就是用沪深股市总市值除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它是目前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最好的指标。是巴菲特常用的一个判断市场整体估值的指标。根据过去十年回测数据来看,A股的首富比例正常波动数值范围在0.4-0.8之间。)

2、入场条件:

沪深300温度:14.50℃;适合

中证500温度:13.50℃;适合

综合判断:可以入场 (筛选条件:中证500沪深300温度低于30℃时可以入场;大于50℃时卖50%;大于100%时清仓。)

3、仓位配置:

中证全指温度:13.00度

股债投资比例:股票/债券=87/13

4、主要指标:

上证 50 温度:29.60 买 入

沪深300温度:14.50 买 入

中证500温度: 13.50 买 入

创业板指温度: 3.60 买 入

红利指数温度: 30.30 停止买入

恒生指数温度: 4.70 买 入

【投资常识】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指出,有思想的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与人交往; 二、看书; 三、心怀热情。

少了一条都不行,就无法进行思考。

【本周市场分析】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自春节前A股迎来大幅反弹以来,已累计持续上涨了三周。截止本周五收盘,从本次行情最低点算起,中证全指累计上涨了16.91%,这样的反弹不可谓不猛烈,赚钱效应不可谓不强。只是,能抓住这样机会的人少之又少。

上周,我跟大家一样,也十分关心接下来股市的走向。于是乎依据我这蹩脚的水平,以及牵强附会的理由,贸然大胆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股市走势。我的结论是:“市场大概率将进入横盘震荡调整期”。

还好,本周股市的走势基本应证了我的说法。正所谓半仙算命,总有一次会掐上嘛!本周三,股市出现了放量下跌,而且,本周市场的交易量也出现较大变化,即下跌放量,上涨缩量无力,从这可以看出,近期有强烈的回调要求。

不知道大家是否关心时事政治,要知道下周将是全国两会就要召开的时间了,在这期间,如果因股市的暴跌而引起不必要的舆论潮,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也多少有些挂不住面吧?

根据历史经验,一般两会期间,中国股市都表现都比较平稳,很少出现大的波动。再加上过去三年A股连续下跌,目前A股在全世界排名垫底。所以,即使两会后面出现回调,也不会回调得太多,而再次跌破前期低点的概率也将更小。如果真要那样的话,这将是绝好的“收尸”机会哟!

本周(2月26日-3月1日)是今年第8个交易周。本周,中证全指上涨2.36%,上证指数上涨0.74%;深证成指大涨4.03%;创业板指大涨3.74%;与上周相比,本周三大指数中,代表中小创的深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涨势不错,A股出现了大小盘轮动上涨的行情。

规模指数中,上证50下跌0.76%;沪深300上涨1.38%;中证500大涨3.49%;中证1000大涨3.37%;中证2000大涨3.16%,科创50大涨6.67%。

与上周相比,规模指数中,代表大盘股的上证50沪深300出现了横盘调整,而代表中小股的中证500中证1000本周继续大幅上涨。这再次应证了我前期的判断,幸好没有听取某私募大佬的建议,卖出不涨的行业基金和个股,买入高收益、高分红的大盘蓝筹股。

本周标普500指数上涨0.9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74%;日经225指数上涨2.08%,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31%,德国DAX30指数上涨1.81%,法国CAC40指数下跌0.41%。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82%。

近期海外市场涨跌互现,跟中国经济高度相关的港股恒生指数出现了回调,由于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国际资本流动不受限制,当欧美市场出现上涨,而港股出现回调时,就是一个好的入市时机。毕竟公司的真实价值不会改变,变的只是市场参与投资的心态。

这里我一再要强调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投资框架,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不被宏大叙事所牵引、分神,持续关注各种数据和指标,实时了解资本市场在底部和顶部的情绪,大胆的买入卖出,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重要信息】

日股创35年新高,历史会否在A股重演?

2024年初,A股遭遇了短期的大幅回撤。不过,到1月底沪深300指数基金获得了千亿级别的申购资金,从而使沪深300指数企稳。到2月初,中证500中证1000的指数基金也获得了大额资金流入。

2024年开年仅几周时间,指数基金的流入资金量就达到了数千亿。要知道,在中国指数基金诞生的十几年里,直到2022年前后才有2万亿规模。2024年以来,指数基金在A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这个增长跟当年日本指数基金市场遇到的情况很相似:日本指数基金也是在2008-2012年熊市时,得到了来自日本央行的大资金流入,对帮助日本股市从熊市中涨起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股市还处于熊市。当时日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不到10倍。这就吸引了包括全球投资大师邓普顿、保险股投资大师戴维斯等的买入。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股上市公司的盈利高速增长,同时也伴随着估值大幅提升的双重推动下,日经225指数在20世纪60-80年代,走出了数百倍的涨幅。

日经225指数最高曾涨到38957点。这段时间里,日股的涨幅冠绝全球。要知道当时的美股,刚好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的大熊市,几乎十年不涨。同期日股却上涨百倍,差距不可谓不大。不过也因为上涨实在太多,日股在20世纪80年代末估值已达到泡沫阶段。

在随后的19年时间里,日经225指数持续下跌。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跌到谷底,最低的时候只有6994点。 从38957点到6994点,下跌超过80%,下跌时间长达19年,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在2008年随后的几年里,日股也一直在熊市底部震荡。日股的估值也再次回到20世纪60年代的不到10倍市盈率,出现了长达4年多的熊市。

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投资者对日股已经是失望透顶。 对日本的50后、60后、70后投资者来说,几乎一代人的时间里,看到的都是股市跌跌不休。

全世界的散户投资者都有追涨杀跌的习惯。在2008年日股到了底部之后,反而没有多少散户愿意投资日股了。 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开始出手买入日本指数基金,为市场注入资金。

其实这个做法在全球都是非常罕见的。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央行,都不会直接投资指数基金,日本央行也是没有办法。

从2012年开始,日本央行做了一个按年的定投指数基金的计划。每年定投4500亿日元的日股指数基金。后来又多次提高金额,到2020年达到12万亿日元。

到最近几年,日本指数基金有约80%的规模被日本央行所持有,总持有规模达到50万亿日元以上。在2017年之后,日本央行成为日本股票市场最大的“买入方”。

日本央行也不是傻傻地只持有,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也会顺势“高估止盈”。这样也平滑了日本股市的波动。 所以看日经225指数,在2012年之后的走势,跟之前的二三十年,截然不同。

日经225在2012年之后逐渐走出了慢牛行情,一改之前的暴涨暴跌。从最低的7000点,逐渐返回到39000点以上。时隔35年后,今天的日经225指数,重新又回到了1989年的巅峰位置。

指数基金对股票市场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2024年的A股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国内跟日本不同,并不是央行直接下场。

而是通过中央汇金等GJD买入指数基金。但仍然有异曲同工之效。并且越是在熊市底部,机构买入指数基金金额也会越多。在上涨后,买入的金额也会减少。

通过对日本央行直接投资日本指数基金,以及今年来A股GJD的大手笔入市抄底,买入各类指数基金的行为来看,作为散户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是一条正确的投资之路,还有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做到低估买入,逆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