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柳文摘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4

“掌握知识有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两种,有的领域困而知之会深刻点,也就是通过体验和不断参与尝试来体会,但价值投资这个领域有复杂的不确定性和难验证性、困悟的时间与金钱成本是任何人都付不起的,只有学而知之才是唯一快捷的方法……”


 "虽然估值在投资中的作用可以很不重要,因为就个体而言,总会有一些极好的企业能打破一切估值意义,我之前常说,如果能在20年前买华为、娃哈哈,即便是1万倍的PE买入你依然可以获得傲人的投资回报,对伟大企业来说,定量远不如定性来的重要。但问题是,优秀可以在过程中判断,伟大却只是事后的结论,它的形成是需要机缘和太多意外因素的,事后总结出的确定性在事前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很难在那么久远的事前来确定这些,你只能通过进程中的不断观察来确认你的判断,这就存在一个维持和修正的过程,而一开始的过高价格实际上就剥夺了你修正的权利。所以我认为,即便你碰到的是真正伟大的企业,但你所能支付的极限也只能到优秀为止,而优秀在估值上是有边界的,虽然可以有多因素叠加所带来较宽的乘数空间,但它仍然应该在我们的可理解范围之内。" 


我们要养成结合股价看增速的惯,不能单纯地贴上增速多少才牛逼的标签。也许这个增长逻辑在目前零售的环境下不完全充分,但在低位时,如果你不能证明它无那它就是有,在高位时,如果你不能证明它有,那它就是无,这是基本的赔率思考模式与事实无关。而很多人却恰恰相反,在高位时花大量精力去论证它有,像赌徒一样坚定自己在低位时却为可能的没有担忧不已,像懦夫一样被恐惧控制不敢伸手触碰机遇。其实企业的发展变数很多,许多我们看上去的确定或不确定也只是事后的总结与学,过程中即便是企业家本人亦无从完全肯定,这个世界如此庞大复杂,我们要怀着敬畏的心去探索它,要承认自己的渺小、谦卑的面对市场,要排除定见成见用赔率思维来引导投资选择,这不是要大家消极,而是正确的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后采取的更积极主动的应对和态度。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对自己的能力圈有了解相应的提升或降低处理过程中的策略标准,比如在白酒里我能把收益挣完才走、能在多个过程高位中大仓位坚守实现长期收益,在医药里我只能用更严格的标准,只做我最确定的阶段而不是与内行人士比高低,在大族里我则是在短期实现较好利润后采取调整部分仓位把成本降低的方式来迎接可能的辉煌与失落,而上月进鄂武商时则是用不过大初始仓的方式来面对可能的时间拖延,同样的买入背后是不一样的策略应对和时间安排。总之世界究竟如何发展我们很难把握也不应有能完全把握的想法,那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惑,不做庸人自扰不搞后验思维以安己心为重,不用太计较事实会如何只管过程中的应对就可以了,让一个又一个逻辑去推动自己的行为,这和很多搞技术的不去妄下判断仅让市场推动自己交易有一定相似之处,万事相通嘛。


老巴有句话,最好的投资是永远不用卖的,这个比较容易误导人,其实是指一直让你找不到卖出理由的才是最好的投资,因为有的企业可能在你整个投资生涯中都可以保持持续的成长,当然,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世界级的伟大企业,只是这一般都属于事后的总结而非预判,所以我们只能心里祈祷它是个永远不用卖的家伙,然后经常审视它现在是不是该卖了,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保持跟踪以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阶段预期。我们的世界是复杂多因素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思考,在多元思维后简化、择选出易感知的方面,再做出不见得最正确但肯定更容易把握的决定。因为理论上只要你能确定会有下跌就可以算卖出条件成立,难点是你如何在多因素矛盾作用的情况下来确定,这取决于能力圈和赔率。我对自己的要求是,避免永久性资本损失,但对可逆的下跌不强求回避,也就是说会被中长期因素修复的波动可以不理会,除非是有绝对理由和充分信心。很多人看老巴说保本重要又说跌50%不怕的话太矛盾,我认为不冲突,他指的应该是永久不可逆的损失,我曾把它分解成三个层面,一是估值倍数的不可逆,也就是说基本面看对了,但现在的倍数以后不再会出现了。二是业绩的不可逆,就是和你预想完全不同,且不是短暂偶发因素导致的。三是时间的不可逆。这不是追求买入就挣,而是要求企业的内在价值必须有增长,允许延后进行集中体现,否则就算在倍数上和业绩上是可逆的,但时间已经损失了。我认为好的估值目标应该是有换位思想,从市场多生态多偏好的角度去解释对手双方和现在与未来,它必须是合理非偶发的,从结果上能达到需求平衡的区域,如果是寄托在失控和错误中,那么就算达到,也不能否认当初设想的侥幸。另外,到倍数的理解上,我在以前的贴中也有谈到,认为我们对成长股需要担心的是错判而不是高估,也就是把不能成长的当作成长来估,因为真正的成长给再离谱的价格都问题不大。只是,这个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先前确定的之后未必真会如此,所以我们在买入的时候要把不确定考虑进去,在理论估值和不确定率中间找到一个能接受的区域,这就是我对安全边际的理解。并且,由于对事物的熟悉和认识程度因人而异、事物的可见性也随时间进展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所以我非常赞成个性化和动态化的弹性价值评估,在一个微妙位置上的不同选择都可以理解为正确的,是不同的人针对自己能力圈和承受力做出的不同判断,只有抛开后验的思想才能够平心去想怎么做才是适合自己的,这本身也是市场多层次多流动的基础。总之认清估值倍数的高弹性大跨度可修正的变化特点,再结合业绩增减的双重乘数效应,我们就更能接受和理解市场的大幅起落并参与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