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城市燃气价格体系及计量、计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城市燃气价格体系及计量、计费

作者:田攀

时间:2022年9月8日

天然气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勘探生产、中游运输以及下游分销。

中国天然气定价体系

中国天然气价格从出厂环节到零售环节分为出厂价、门站价、零售价。其中,门站价为国产陆上或进口管道天然气的供应商与下游购买方在天然气所有权交接点的价格,主要由出厂价和管输费组成;站价考虑配气价后决定。出厂价和门站价的定价机制目前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核准,门站价格以下销售价格则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准。

成本加成法

在现有的定价机制下,国家和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天然气价格时,不管是出厂价、管输价还是终端用户价格,均采用成本加成法,即依据天然气成本加合理利润并兼顾用户承受能力来确定天然气价格。这种定价方法虽然考虑到成本因素和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却忽视了市场因素,导致我国天然气价格无论是同国内其他能源价格相比,还是同世界天然气价格相比都要低很多。

由于天然气上下游产业链均涉及到垄断性质,国家发改委对上下游价格均进行严格监管。

天然气门站及以上价格(管道运输价格和各省天然气门站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管理。

天然气门站价格以下销售价格(管道燃气配气价格和销售价格)由地方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地方可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并对机制进行听证。

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油气行业改革背景下,天然气门站价格在2011 年开始了不断市场化改革之路。

市场净回值法

注:所谓“市场净回值定价法”,是以商品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确定上游供货价格,而商品的市场价值按照竞争性替代商品的当量价格决定,最终用户价格按市场价值确定。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试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拉开了天然气价格向市场化进一步迈进的新一轮试点。此次发改委推出的天然气价改试点采用的是市场净回值法。市场净回值的实质就是以天然气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确定上游供气价格的方法。

市场净回值法的定价机制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2019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中央定价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在这次的修订稿中,最劲爆的内容便是将天然气门站价格彻底从中央定价目录中移出。

不出意外,天然气门站政府定价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一个时代就此终结!

门站价格不再中央定价,均由市场形成。

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始于1987年,至2022年进口LNG接收站气化服务定价机制改革,已有35年。下边这篇文章系统梳理了35年来改革的关键节点和政策要点。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政策梳理(1987-2022)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二十年(上)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二十年(下)

用户端价格体系

2014年之前,各城市燃气的计费方式差异度很大,有单一气价、也有阶梯气价。2014年之后,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气城市均应建立起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阶梯气价制度即居民用气不再实行一档气价,而是将居民用气量分为三档, 各档气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

《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计量

常规燃气表计量参见 《浅谈智能燃气表的“前世今生”》

能量计量是发展方向

能量计量,即以天然气热值(发热量)作为计量计价依据,这种计量方式更能体现不同天然气品质差别,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在天然气贸易中采用的计量方式。但我国当前仍使用简单的体积计量计价方式。随着油气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管网设施将成立专门的公司,负责天然气的运输,混输的天然气热值品质不同,采用热值计量方式将更有利于准确计量、体现公平,进而减少结算纠纷。因此,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推行热值计量已迫在眉睫,否则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高效推进。

据了解,不同气源的天然气由于成分不同,热值差别较大。比如,我国新疆塔里木气田的天然气热值在8500大卡左右,川渝地区的一些老油气田的天然气热值在7500大卡左右,煤制天然气热值约8000大卡,而沿海进来的LNG(液化天然气)由于含有大量的重烃,热值有时可达1万大卡。而这些不同热值的天然气对用户来说,产生的价值是不同的。

另外,“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实现全国互联互通一张网后,来自不同地区的天然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等,将来都要统一进入天然气管网。如果不采取热值计量方式的话,计量就乱套了。”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在2018年8月3日印发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改革。2019年5月《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国家推行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24个月内建立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我国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改革由此正式启动。

一、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必要性

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天然气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天然气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居民用气实行低价政策,一方面,由于居民气价明显低于工商业等其他用户价格,交叉补贴现象严重,导致用气量越大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多,没有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另一方面,造成部分居民用户过度消费天然气,特别是加大了冬季用气高峰时调峰保供的压力。

近年来,部分城市率先实施了阶梯气价政策,在保障居民基本用气需求、引导节约用气、缓解供气压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政策效果。为进一步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居民基本用气需求,同时引导居民合理用气、节约用气,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二、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

实行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保障基本与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相结合。对于居民基本生活用气需求,实行相对较低价格;对超出基本生活用气需求的部分,要适当提高价格,以反映天然气资源稀缺程度。二是补偿成本与公平负担相结合。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总体上要逐步反映用气成本,减少交叉补贴。同时,公平用气负担,用气多的居民多负担。三是统一政策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国家制定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政策的总体框架和指导性意见,各地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居民用气特点,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1、分档气量的确定。按照满足不同用气需求,将居民用气量分为三档,其中:

第一档用气量,按覆盖区域内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气需求;

第二档用气量,按覆盖区域内95%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体现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合理用气需求;

第三档用气量,为超出第二档的用气部分。

2、分档气价的安排。各档气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其中:

第一档气价,按照基本补偿供气成本的原则确定,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档气价,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取得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价格水平原则上与第一档气保持1.2倍左右的比价;

第三档气价,按照充分体现天然气资源稀缺程度、抑制过度消费的原则制定,价格水平原则上与第一档气保持1.5倍左右的比价。

计费

燃气费计费

计费公式

单一气价计费公式:费用=单价*气量

阶梯气价计费公式:费用=Σ阶梯单价*阶梯气量

计费维度

城市燃气的计费公式很简单,但实际要考虑因素却也不少。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维度:

水费计费

水费计费和燃气计费很接近。

电力计费体系

电力计费要远比水、气的计费要复杂得多。

民用户电力计费

居民电费计算方式

参见:居民电费是如何计算的呢?

工业户计费方式

工业户电费计费那是极为复杂,售电达人必须要懂的大工业用户电费计算方法。

再次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留存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