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的估值难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83喜欢:29

以岭药业是一家创新力极强的中药企业,目前拥有专利新药 13 个,其中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领域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我认知范围内,只有紫金矿业曾经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且是很早以前),另外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及省部级科技奖励 20 余项,获中药发明专利三百余项。看好中药,投资中药,不研究以岭药业是不太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是3年疫情期间(2020-2022),连花清瘟胶囊一盒难求,非常规地大卖特卖,造成了以岭药业这3年主营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失真和扰动。现在疫情已经过去,我们肯定不能用过去3年的报表数据进行线性外推。当然,最好是等到明年中报以后,那时疫情造成的影响已经完全过去,我们可以看到正常情况下公司的经营数据。但是投资讲究的就是预期,等真实情况完全显现时,可能投资机会也就没有了。正如老巴所说的:“等听到知更鸟的叫声时,春天已经过去了。”

那么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我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估出以岭药业未来的业绩吗?我试着做了做这个工作,我梳理了以岭药业上市以来历年的经营数据。

以岭药业是2011年上市的,当年主营业务收入19.53亿元,同比增长+18.43%,扣非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34.72%。但是随后在2012年4月发生了毒胶囊事件,而公司因主要产品为胶囊制剂而受到较大冲击,导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2012年的主营收入为16.49亿元,同比下降-15.59%,扣非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下降-61.12%。

从2012年的低基数至2019年,这7年时间里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公司的主营收入从16.49亿元增长到58.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76%;扣非净利润从1.62亿元增长到5.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6%。如果单看心脑血管类产品的收入,则从12.31亿元增长到30.9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08%;单看感冒呼吸类产品的收入,则从2.99亿元增长到17.0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8.21%。

我们再计算一下从2011年至2022年的数据,其中包含了“毒胶囊”和3年疫情这两个一正一反的扰动。公司的主营收入从19.53亿元增长到125.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41%;扣非净利润从4.18亿元增长到23.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87%。如果单看心脑血管类产品的收入,则从15.76亿元增长到41.7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9.27%;单看感冒呼吸类产品的收入,则从3.04亿元增长到30.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2.77%。

可以看出,如果没有3年疫情的扰动,公司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基本上按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其中心脑血管类产品收入增长的慢一点,而感冒呼吸类产品收入增长的快一点。据此我提出一种估算思路:假设没有出现过3年疫情,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在2019年5.56亿元的基础上,仍然按照每年+20%的增长速度,连续增长4年,一直增长到2023年,则仅为11.53亿元,而不是2022年的23.23亿元和2023年三季报的16.4亿元。

以2023年扣非净利润11.53亿元为基数,增长速度分别取+15%和+20%,派息比例分别取35%和40%,计算公司后面3年的业绩。3年后的估值分别给予20倍和30倍PE,折现率设定为15%,我最后得到的公司保守估值为15.02元/股,乐观估值为25.03元/股。目前股价为21.92元,距离我扣扳机的点位还很远,但我认为随着后面3个季度经营数据的公布,收入和利润同比继续下滑,不排除股价下跌到15元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挑货的才是买货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以岭药业(SZ002603)$

精彩讨论

本立道生-本分本手2023-12-01 11:31

疫情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大笔收入和美誉度。更重要的是,络病学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得到了验证,之前在心血管系统。
以岭最被低估的是:络病学理论是中医理论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创新,是历史性突破,以岭依托此理论,推出了心血管、呼吸、精神、治未病等不同体系的中成药。
更进一步讲,以岭充分发挥西药体系的新药临床试验,来验证上述药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个人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以岭的络病学理论、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但这都不会降低其药品的临床疗效,最终推动eps大约20-25%年化增长。对投资者而已,这就足够了。

川流不语2023-11-10 15:08

有人说你各种假设一顿乱说,我觉得说得不错,我正想自己这么算算,你到先弄了,我就白嫖了,谢谢!

桂圆是貔貅啊2023-11-06 08:33

认知浅薄的人总是乐于炫耀自己的非理性认识并夸夸其谈

黄家同花顺2023-11-04 18:53

有一点你没分析到的是 疫情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莲花清瘟的品牌效应溢价已经产生了, 就像以前的可口可乐 不出名的时候 也没什么人买 一出名了,那些免费的广告营销就是以岭药业的优势

全部讨论

看到莲花清瘟 回避还来不及 这是品牌类典型负资产吧;这种公司搞研发花多少精力 搞公关找人站台花多少精力?买莲花清瘟既然是智商税 那买以岭药业又是啥 无论低估多少都应远离 不值得花精力算这些有的没的

2023-11-04 18:53

有一点你没分析到的是 疫情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莲花清瘟的品牌效应溢价已经产生了, 就像以前的可口可乐 不出名的时候 也没什么人买 一出名了,那些免费的广告营销就是以岭药业的优势

2023-11-05 09:55

以岭药业心血管药物还是占据头部位置的,莲花清瘟导致过去几年以岭药业被过度炒作了。但是老龄化对以岭药业绝对是大利好啊,我是觉得现在价位可以试水买点底仓了

2023-11-10 15:08

有人说你各种假设一顿乱说,我觉得说得不错,我正想自己这么算算,你到先弄了,我就白嫖了,谢谢!

2023-11-04 08:12

这是秀你的低智商吗,全程各种假设,然后得出结论,摩根都没你牛,笑死了

2023-11-03 22:34

你没估算到市场的变化,前十年和以后二十年中药消费趋势的增长是非常不一样的

2023-11-03 22:29

呵呵,这个宏观环境,用15%的折现率未免太过分了!你不妨用10%折现率试试!

2023-11-03 23:03

我只考虑的是连花清瘟带来的品牌效应,类似三九感冒灵的大单品,对后续OTC药物起到很好的联动效应,连花清咳 连花清感 !这个后续是多少钱买不来的

2023-11-24 00:52

15等不到了

2023-11-24 12:57

看来估值有时候是门艺术,看似分析的很认真,结论却南辕北辙。
估值最重要的是分析未来的收益。
简单以20%线性外推能准吗?自己真信?多数时候企业经营者都看不透搞不定近一两年的业绩。
好企业的经营规划一般都会五年以上,看布局,跟踪验证落地情况,这是长期投资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