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智能——全球锂电设备龙头,显著低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4

今天暴涨是因为午后,先导智能公众号发了一片文章,签约了美国电池大厂ABF的大单。

3月18日,先导智能与美国电池制造商American Battery Factory公司(ABF)正式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先导智能将为ABF公司提供总目标为20GWh的锂电池智慧产线服务。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最大锂电池设备订单。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ABF公司CEO Jimmy Ge出席签约仪式。

另外,公众号中还提到:先导智能将成为ABF超级工厂网络工程首条产线唯一一家设备供应商,为ABF提供一整套量身定制的智能全自动整线解决方案。目前业内唯一具备100%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整线方案服务商。“先导智能在为企业客户提高运营效率和成本竞争力方面有着良好的口碑,这是双方得以达成合作的重要基础。

先导午后大涨,收盘12%。

先导目前动态市盈率只有13倍,对于一个平台化技术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的龙头,实在是罕见。市场担心的点是锂电产能过程和竞争激烈带来设备需求下降,还有出海预期不明朗尤其是美股市场很难打开被迫国内卷。今天的ABF大订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意味着美国大市场的打开,而锂电设备相比于其他锂电产业链比如材料电池等,出海阻力最小,兑现度最高。

由于美国ABF的大订单兑现,出海预期得以重新展望,再加上锂电周期从去库存过渡到稳库存和补库存,先导已经迎来明确的基本面拐点,再加上平台化的技术布局和产业链延伸,以及全球出海的加速,先导的估值和业绩具备弹性,市值在目前的基础上位置翻倍是合理的,目前是显著低估的状态。

设备行业,从一开始的订单交付到验收再到确认收入,差不多需要半年以上到一年多的时间。前瞻跟踪指标为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等的产能利用率,排产计划。比如22年下半年到23年的情况就是市场在消化过剩产能,电池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会减少新招标,验收进度也会变慢,会影响到新签订单和在手订单的进度。所以虽然先导的业绩23年前三季度不错但市场已经开始反应这个逻辑了,股价也跟着产业链下跌。根据高工锂电数据,动力电池领域由 2022 年的超 75%的利用率下降到 2023 年的平均利用率不足 65%,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也从 2022 年的超 85%跌至 2023 年的不足55%。

进入24年,首先大家确认了碳酸锂的价格底部,整个产业链的预期开始稳定下来。然后尾部企业加速出清,电池经历两年时间去库后,库存对于行业需求的压制得到缓解,叠加3月行业排产改善,3月整体环比增加50%左右,4月排产环比继续提升10%左右,产业内预计今年2季度就是盈利底部,这对整个锂电产业链都是拐点。

另外就是关于产能过剩的认识,被淘汰的产能还算不算有效产能,因为电池技术和产品形态一直在迭代演进,不能把各种历史产能和规划产能简单加总在一起去和需求做对比,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因此电池厂还要实是挺苦逼的,必须不断持续投入才能跟上技术进步不被淘汰,被淘汰的产能是无效产能,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对应着大规模的设备更新。

以上是锂电库存和盈利周期拐点逻辑,适用于全产业链,事实上这也是这一波新能源反弹的主要逻辑。

然后再看非锂电业务和出海预期。这两项决定了他在贝塔的基础上有出色的阿尔法,是优质股权。

非锂电业务上,严格来说是国内动力电池以外的业务,通过自动化设备平台化又是,将锂电优势拓展到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先导23年225亿中订单中,国内动力电池仅仅占20%,另外20%是储能,海外订单30%,20%是光伏,剩下10%是氢能、3C等。所以非国内动力电池业务占到80%,和其他锂电产业链相比,抗周期性极强。先导24年的订单目标是在去年基础上增长30%,大约290亿(不含税),其中海外订单占比35%达到百亿级别;光伏订单占比20%以上。

以下是先导在各种技术路线和领域的布局,可以保证订单的持续性。

先导智能自主研发生产的钙钛矿GW线激光划线设备顺利出货,发往国内行业Top级客户现场。该设备为国内首台钙钛矿GW线激光划线设备,标志着中国钙钛矿行业步入GW级量产时代。

先导与QuantumScape固态电池有相应合作。

2023年12月06日,先导智能近日向某国际知名电池生产商成功交付了其自主研发的 150PPM 46 系大圆柱整线装备。这不仅是该头部客户首条 46 系大圆柱整线,同时也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条大圆柱整线。

先导光伏团队率先实现了 XBC 电池的 GW 级工艺设备研发验证,在其全工序环节都实现了全新突破XBC全工序设备在行业头部客户现场顺利实现满产,获得客户认可并追加订单。至今先导已累计获得超过20亿+设备(主要是爱旭订单)订单,隆基、晶科、东方盛虹集团等都是客户。

复合集流体设备,先导三年前就开始布局,先导推出了“磁控溅射+水电镀”创新型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箔材良率与设备稼动率,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有力节约。

激光领域,自主研发的 MicroLED 激光巨量转移设备已实现顺利出货。

氢能方面,做碳槽,海外项目,5亿订单,去年拿到全球第一的公司的设备订单。

3C业务跟苹果的VISION PRO有一些合作。

出海业务盘点

欧洲:

2023年四季度德国大众的招标已落地,订单将计入公司2024年新订单统计,公司中标份额超过65%。

23年三季度宝马订单,大约10亿元规模

23年7月份中标的法国ACC的25亿元订单

瑞典 northfolt也是公司客户

亚洲:

韩国:2023年上半年,公司以直销的方式和LG签订了4,000万元订单,和韩系的合作开端。

在东南亚设立了13家分子公司,并积极跟进东南亚的订单

印度本身对新能源推广有很大需求,已经获得一个价值超过10亿的订单

美国:

ABF大订单之前,市场关注不多,之前安普瑞斯应该有一些订单。

先导的优势在哪里?在于非标+整线。非标就是非标准件生产,要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先做技术对接再订单落地。也就是量身定制,海外客户会提出定制化要求,比国内的定制化要求更高。非标意味着意味着不能和锂电材料和电池那样大规模同侧化生产,溢价能力高,毛利率接近40%也说明了这一点,海外毛利率会更高,因此市场给先导一个和“缺乏议价权、同质化竞争大幅跌价的锂电材料”一样的跌幅和估值是错误的。

整线方面好理解,海外客户更喜欢先导这样具有整线能力的设备商,因为在国外,如果不同环节单机拼接,调试及耦合成本过高。所以今天公司公众号中也提到,公司是业内唯一具备100%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整线方案服务商。

在中国锂电产业出海和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趋势下,最收益的是设备板块,

北美制造业回流,海外电池厂加速赴美建厂,设备现行。IRA法案明确了FEOC界定,24年后符合免税条件的美国清洁汽车不能包含由“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所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刺激美国电动车产业链本土化,另外整车厂自建电池产能是趋势,大众、福特等整车厂逐渐向上游电池环节布局扩产,也需要加大设备采购。所以锂电本土化和整车厂自建电池这两点逻辑,都决定了锂电设备比起锂电池本身,有更顺畅的出海逻辑之前大家认为先导出海要靠宁德首先取得和客户的合作,然后顺便把先导的设备带出去,经过这次ABF订单,想必大家对先导的出海预期更好了。

后面的海外订单可以占到一半左右,再加上平台化战略下非锂电业务的大力拓展,先导的抗周期属性越来越强,估值也应该稳定在20倍以上,现在是行业基本面拐点,个股出海优势体现,显著低估。

$先导智能(SZ300450)$

全部讨论

04-10 23:40

加仓干

有见地

03-21 21:08

智能物流装备这块营收不小,且前景很大,在文中表述的哪部分?

03-21 18:21

分析的很全面$先导智能(SZ30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