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怀旧时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让一个社会集体进入一种普遍状态,接受一种沉思或者感受,需要持久、广泛、具有深刻影响力的现实变化,这种变化,足以引起多数人的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思潮,一种社会行为潮流,甚至新的文化和社会思想诉求。

比如,二战后,世界范围出现三大浪潮:民族主权独立,妇女平权,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二战期间,各国人民、妇女、黑人广泛参与战争或后勤保障工作,参与是自身价值的发现过程,唤醒了自身价值认知与认同。在战争期间,同样流血牺牲,同样在工厂工作,为何同命不同价?所以二战后,受压迫的民族纷纷要求独立,受歧视的妇女和黑人要求平权,这是二战这种持续期长、影响普遍而深刻的重大事件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化。

再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越南战争,这场战争从成本上看,并不比朝鲜战争大多少,例如,越南战争美国死亡4.7万人,比朝鲜战争多40%;每年战争成本大约是当期GDP的1%,远低于朝鲜战争的4%(参见Paul Poast《战争经济学》)。但是,越南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催生出具体时代特色的音乐、文化、年轻人的价值观念等等,而朝鲜战争并未产生如此影响。两场战争的巨大差异在于,越南战争打了十年,朝鲜战争只打了三年。谎言可以粉释、遮盖三年,但不可能遮盖十年。当人民长期遭受战争带来的死亡刺激和痛苦,如果战争没有足够的正义性,人民最终掀起了反战运动。

最后一个例子,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国家搞彻底私有化,背后的原因,则是人民忍受太久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短缺和压抑,在旧政局解体后,全社会根本没有时间和兴趣重新思索规划,激进式私有化成为被接受的共识和潮流。事后证明,当时的很多做法并不科学,存在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制造了大批新的权贵,妨害国民经济正常化。因此,作为共识的社会思潮并不一定正确。

社会思潮并不天然具有更高的智慧,它正确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它所反对的事物的性质。社会思潮是现实变化对多数人产生普遍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的共识和共同行动。这些共识与行动,体现着时代的信号,构成了典型的时代特征。

这些新的时代思潮,是重大的文化现象,也是重大的公共管理和社会命题,不管是否伟光正,都是现实的、真实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疫情三年,特别是2022年,疫情与防控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多年来未曾经历过的伤害,经济、心理、信心等各方面亟待修复。在经济尚未恢复的紧要关头,2023年,我们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财政紧缩,地产下滑,房价、股市下跌,居民财富大幅缩水,以房价下跌15%计算,住房财富缩水相当于全国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

持续的疫情冲击以及连续多年经济低迷,对多数人产生了深刻影响,新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正在形成——怀旧。

情绪怀旧,包含着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悲观。别人的股市屡创新高,给社会带来长期收入效应,A股却跌跌不休,根源就在全市场对基本面的深深的悲观,这种悲观,是自身的体验,是现实的结果,不是唱唱歌就能逆转。

经济怀旧,不再追求消费升级,而是更注重性价比。淄博、哈尔滨城市旅游的火爆,便是经济怀旧的表现之一。

文化怀旧,人们眼光变得更加挑剔,不再追求新鲜感。小鲜肉渐渐失宠,老歌手、老戏骨重回大众视野,许多老牌歌手演唱会一票难求,频频登上热搜。

国内这种怀旧状态,会持续多久,取决于现实能否尽快好转。如果经济长期低迷,怀旧情绪持续多年,那中国可能进入一个怀旧时代。这将对国人的信心、文化、精神面貌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不需要“怀旧的一代”,也不能接受“失去的十年(或二十年)”,要振作经济,让多数人重新向前看,而不是总在怀念过去的经济时光。

要尽快、尽可能地发展经济,避免社会情绪由怀旧演变为更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