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搞钱的方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18喜欢:129

今天,跟大家聊聊工作。

邱国鹭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中,有过很精彩的论述。他说,我国每年会拍700多部电影,但只有200多部能上映,其中票房过5亿的屈指可数。而且,还要扣除分给院线的一半,再扣除发行费宣传费,还有导演、制片和演员的薪酬等。一部5亿票房的电影,制片方最后剩下的净利润可能只有几千万。

更重要的是,在电影开拍前,就得找编剧写剧本,请导演和演员,这些费用都是要提前支付。等一年半载后,影片准备上映,又要支付宣传费。最后,等公映几个月后,才能从票房中分到钱。

正因如此,很多电影公司不管多牛,只要有一些大制造成了票房毒药,就难逃破产和被并购的命运。

为什么明星能拿到天价片酬?

因为话语权在明星手里,观众来买票看电影,是去看明星的,是冲着徐峥、刘德华、沈腾去的,不是看电影公司。比如去年你最喜欢的电影,能叫出电影公司名字吗?

当你不掌握话语权时,就得承受别人的漫天要价。

这对我们工作的启示是,做任何事都要掌握话语权,不要做那种可有可无的人。比如在公司,客户是冲着你来的,还是冲着公司来的?如果客户是冲着公司来的,你就没多大价值,工资自然低;如果客户是冲着你来的,你走客户跟着走,你就有极大价值,到处抢着要,工资自然很高。

现在的学校教育,就像机器一样,每年成批生产很多毕业生。他们具有高度的同质化,就像一模一样的螺丝钉,很容易找到替代品。每颗螺丝钉的议价能力都很弱,竞争残酷。

在公司中,你的价值不是由你的努力决定,也不是由你掌握的技能决定,而是由替代掉你的成本来决定。

要想提高收入,就必须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不可或缺。只有另辟蹊径,才能避开竞争。走一样的路,做一样的事,自然竞争残酷。

现在很多人挤破头想去体制内工作,殊不知,体制也是有代价的。比如国企中,职位高度细分,职位间协同合作,人人都是螺丝钉。螺丝钉离不开国企这台机器,多年工作锻炼出的技能,在别的地方难有用武之地。

国企相当于货基,无风险,稳定,但一眼能看到头;体制外相当于股基,有风险,波动大,做好了暴富,做错了大亏。

能力差,不愿吃苦打拼,就选稳定的国企。也别气馁,外面能混出头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羡慕你有稳定的工作。每年收益看上去不多,但长时间积攒,还是能过上滋润的小日子。

能力强,有野心,肯打拼,不怕失败的,就跳出来干。外面天大地大,机会无限,抓住一波红利,就能赚到了上班族一辈子的工资。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选择。

塔勒布说:“作家如果白天能从事一个与写作活动无关的闲职,那么他的作品会写得更好。”

作家就像现在的自媒体,能以此为生的很少,这份职业充满着不稳定感,不知道下一本小说能不能大卖,下一个月的收入在哪里。

欧洲的作家有个传统,找一份闲职,那种不需要动什么脑筋,不用加班,朝九晚五,工作稳定的。这样先保障有口饭吃,然后利用业余时间专心写作,上班时间还可以发呆构思。而且有份稳定的工作,就不用考虑商业化问题,只写自己想写的,反而能写出好作品。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法国小说家司汤达是外交官;英国作家卡夫卡受雇于保险公司;哲学家斯宾诺莎是镜头制造商;爱因斯坦在专利局上班的同时,研究相对论;还有《三体》作者刘慈欣,在电厂做工程师的同时,完成了他所有的科幻作品。

这种组合配置,先胜后战的思路,更值得普通人参考,因为不少人都拖家带口,有房贷车贷要还,直接离职的风险太大。

话说回来,如何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呢?如何让自己拥有议价能力?

比如做销售,初见客户时,客户只能看到你背后的公司实力和品牌。这是公司多年积累出来的,你可以借助和使用,但带不走。只有辛苦建立起个人品牌和口碑,才能走遍天下,让客户产生依赖。

若做成一笔业务,主要靠的是公司实力,你对公司来说,就只有苦劳,没有功劳;若主要靠你的主观能力,功劳就很大,前程无限。

你的一切努力,要围绕一个目标:个人品牌。

如果一个人只专注眼前的工作,偏安在某个公司岗位上长期默默无闻,对个人品牌的创建和传播没有思考和投入,是极其短视的行为。试想一下,如果你四十多岁找工作,还要一次次口干舌燥地解释证明自己,是不是很可悲?

有品牌的公司和个人,无需任何解释,因为功夫在平时已经做足了。而做出个人品牌,最有效的方式是,做出业绩。你最容易被看到的,就是业绩。

现在有了社交媒体后,在网络上输入干货的文字,也是一种建立品牌的手段。当你有个人品牌后,哪里还要到处可怜巴巴的投简历呢?机会总是从四面八方来找你。

比如每天都有人关注我的工众号,也有人加我的星球,这些都是积累的结果。

个人品牌的特点就是,有积累性。

有个普遍的错误认知:以为只要花大力气,埋头苦干,就是努力工作。所以,有人天天把砖从一楼搬到十楼,再搬回一楼,就很有成就感。实际上,搬几年砖,把身体搞坏了,赚的钱还不够医药费。

如果你的工作是搬砖,大学毕业生培训几个月就能做,你必然会面临中年危机。人到35,上有老下有小,对老板低声下气,生怕失去这份工作,因为出去很难再找到工作了。

究其本质,有中年危机的人,都是用前面25年的知识在支撑后面35年的日子。真正好的工作,应该是资历越深,越吃香。而搬砖,是年纪越大,越搬不动,越被嫌弃。

真正好的工作,是越老越吃香,因为越老越有经验,也能创造更多价值。而搬砖,是越老越被嫌弃,因为体力越来越差,干不过年轻人,还容易被机器取代。

未来,最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就是那些无需动脑,只需要大量重复劳动,让人身心俱疲的工作。

比如,流水线的工人,高速公路收费员,银行柜员,客服,翻译,导游等,都已经因为技术的变革,而使工作价值快速贬值,未来甚至有失业的风险。

AI也不是洪水猛兽。积极的看,它会把人类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把精力集中于需要创造力、判断力、社交力的部分工作。消极的看,它会带来一大批“无用之人”。未来社会温饱不成问题,学习和思考又挺累,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看无脑的综艺和短视频来度过一生。

一个工作10年的人,与10年前的自己相比,体力和精力肯定是不如的,所长者无非就是一些积累。

积累分两种:一是积累金钱;二是积累技术经验和资源人脉。

尽量做一些有积累的事,能持续产生效用的事。少做低价值,无法重复利用的事。

比如,有的歌手只有一首成名曲,一辈子就靠这首歌活着,70岁还在唱20多岁的成名曲。从价值来看,他这首歌的价值极高。

其实,我坚持更新《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解读,也是这个目的。虽然阅读量远不如股评内容,但十年后,这些内容还能看,而股评的内容大多已过时。可能现在看不出来对我有什么价值,但这颗种子种下了,谁知道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呢?

以上这些,都是理念性的东西,下面我们聊下最贴合实际的,未来搞钱的方向是什么?有哪些好的赛道?

我国的现状是:

1、新能源、半导体、大飞机、造船等高端制造都在突飞猛进。

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高端领域被我们攻克了,国外品牌被打得节节败退。

2、阶层固化,寒门出贵子的概率变小。

80年代,哪怕你是农村的,只要你能考个大专,出来就有不错的工作,而且升迁也比较快。那时候到处缺人,需求大于供给。现在则不同,大学生太多了。

比如银行,以前是扩张阶段,到处开网点,很多人就有机会去网点当支行长。而扩张饱和,甚至开始缩减网点后,你除非特别优秀,不然怎么会让你当支行长呢?原来的支行长都还在位,离退休还早着呢,你前面也还有很多经验更丰富的员工。

3、生育率下降+老龄化。

看到一组数据,2006年教师编14.6万人,2022年教师编1440多万人,而学生越来越少,甚至数量腰斩。教师的供给早就过剩了,你还要考教编吗?

4、城市化接近尾声。

从数据看,我国城市化率只有66%,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有80%,看上去还有15%左右的空间。但实际上,现在还生活在农村的大多数老人,是不会搬到城市来住了。往后的城市化,是等这批守村老人慢慢凋零,农村彻底衰败后,城市化率自然达到80%以上。

5、买房情结减弱。

房子已经过剩,特别是刚需房。

6、物质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有些人用货币来衡量消费的多寡,这是不准确的。我国大多数工业品,服装,农产品,交通出行,水电气的价格低于国外,从人均消费数量来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

比如,我去抖音搜了下,洛杉矶的华人餐厅吃工作餐,四菜一汤大概要90元人民币,国内可能要20元。同样是一顿饭,用货币来衡量,美国就是消费多,但实际效果是一样的。

现在出国的话,应该很少有人会羡慕国外的物质条件了吧,这已经不是八九十年代了。

基于这些现状,未来有前景的工作,好的赛道是:

1、健康养生。

不光是老年人,现在80后也开始养生了。健康养生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比如中医,气功武术,瑜伽等;另一种是科普现代医学。或者,也可以两者结合,传统+现代。

2、爱美。

社会的发展程度,从着装来看,一般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家都很穷,不注重打扮,比如建国后的三十年;第二阶段是,有钱人家的女孩子开始打扮得花枝招展;第三阶段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也开始打扮;第四阶段是,有钱的公子哥开始打扮;第五阶段是,普通人家的男孩子也打扮起来;第六个阶段是,社会中最刻板严肃的群体——老男人和高级官员,也开始打扮。

如果看明代历史的话,在明中后期,男人流行穿女人衣服,涂口红,擦胭脂,张居正吃顿饭要换四次衣服,这些都说明,明代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最终达到了第六个阶段。

我国现在应该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度时期,有少数男生已经开始学着打扮,小鲜肉受到少数人追捧,但还没形成普遍的风气。英国和日本被称“腐国”,男孩子开始打扮得妖艳,说明进入第五阶段。北欧一些国家,由于太过富足和无事可做,国家高级官员都有奇装异服爱好者和同性恋,奥地利原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当选时就是个31岁的小鲜肉,政圈都快选成娱乐圈了。

总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居民收入上涨,人们在爱美上的花费将越来越多。未来不光是女生,男生也会开始注重打扮。

美甲美睫、美容美发、化妆健身、穿搭护肤,医美等,都是很有潜力的赛道。

3、出海。

国内很卷,这没错,但能在国内市场拼杀出来的企业,再去出就大杀四方了。中国制造的用户体验,生产成本,都可以秒杀国外商品。

除了亲自出去做生意外,做跨境电商也不错。

4、相亲交友。

别说婚姻不好,你先去谈恋爱,遇到对的人,自然就结婚了。很多人不是不想结婚,是没有认识异性的渠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就是最好的工作。

$沪电股份(SZ002463)$ $中国神华(SH601088)$ $洛阳钼业(03993)$

全部讨论

05-21 23:09

四菜一汤20元?你说的是美元吗

05-21 22:00

提升自己,做好自己的个人品牌

05-21 22:02

明朝最后垮了,腐国也快了,谁也别逃

05-22 07:26

积累分两种:一是积累金钱;二是积累技术经验和资源人脉。
尽量做一些有积累的事,能持续产生效用的事。少做低价值,无法重复利用的事。

05-22 05:32

05-22 13:22

写的又好又多!排版也好,也没错字,这是以后要出书吧 厉害

05-22 09:48

大家都知道,老人,小孩和女人的钱好赚,教育,医美和医疗会出大行情。短期我们还是在先卷制造业,等产业升级成功了,我们就会考虑这三大行业了,前途光明,道路漫长

👌

05-22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