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2回复:60喜欢:14
$英伟达(NVDA)$
干嘛 nv以太网spectrum系列今年目标20亿美金
明年目标直接激进到40亿美金销售额(包括芯片)
十万卡集群可能会优先选择以太网
推荐搭配的LPO的定价超预期的高
连你这快变成老四都吓到了是吗$Coherent(COHR)$[哭泣][哭泣][哭泣]

精彩讨论

失业小股民06-03 22:20

边际变化:英伟达“积极拥抱”以太网。英伟达早先于3月推出SpectrumX-800以太网,适用于各种数据中心的AI优化网络,随后在5月的财报中指引下一年度Specturm以太网平台(包括DPU卡和交换机等)将贡献几十亿美元营收体量,均表现英伟达正在积极推进其网络连接向以太网方向蔓延的进程。
  历史沿革:以太网和IB网络“之争”。
  通用VS专用:以太网(Ethernet)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使用标准的以太网设备、线缆和接口卡,借助交换机或路由器实现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IB网(InfiniBand)是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和AI场景的网络,通过专用设备、线缆和接口卡,以交换机实现直接连接和高效通信。
  设计初衷导致性能侧重不同:以太网和IB网络“纷争”由来已久,最初各自的设计目标和应用场景不同,直接导致两者在性能侧重上存在差异,整体来看,以太网兼容性较高、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IB网性能更优秀,具备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等优点。
  以太网群众基础强、IB网背靠英伟达话语权强:总体来看,以太网作为过去数十年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协议,其受众群体众多,用户接受程度高,成本更低,兼容性强,但因为过去在高性能AI计算场景使用较少,且供应商分散,导致AI发展初期,以太网的综合效果相较于封闭的英伟达方案有所欠缺。英伟达凭借其领先的显卡性能和用户粘性,使得IB协议在目前的AI连接领域拔得头筹,但IB由于溢价较高,用户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隐形组网成本,相同预算下,采购到的显卡,光模块、交换机硬件数量就会较少。
  展望终局:Ethernet is the answer。
  英伟达≠IB网络:全球跨服务器AI连接主力军为IB协议与以太网协议,IB网络协议主导方为英伟达,但不意味着英伟达仅接受IB方案,从英伟达收购InfiniBand后,也收购了Mellanox(以太网交换机以及网络接口卡供应商)的举措来看,就可见其长远布局是考虑了以太网方案的。
  以太网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逐渐明显:Meta的测试中,以太网组网价格是IB一半不到,且性能高出10%,证实以太网是buy more savemore。
  AI以太网较传统以太网,更考验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带宽、低抖动等AI场景痛点,目前初步形成超以太网联盟和英伟达Spectrum-X平台两大主流阵营:
  (1)超以太网联盟UEC:集结了AMD、Arista、博通、思科等设备商和Meta、微软等云厂商,在RoCE的基础上更多考虑了结合以太网的优势,在开放的生态下做非无损网络以满足AI和HPC的要求。
  (2)英伟达Spectrum-X平台:包含软件硬件为的综合系统网络架构,与传统以太网相比,具备高出两倍的AI集群性能,硬件层面的产品为Spectrum-4以太网交换机(Spectrum-X网络的关键组件),同时Spectrum-4以太网交换机还跟BlueField-3DPU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节点数据传输能力。
  我们认为,以太网拥有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大规模集群能力,以及更为核心的开放性,伴随后续AIGC发展进程加快,对集群能力和算力的需求更为庞大,以太网有望逐步成为主流的网络互联方案。IB和以太之争或逐步淡出,届时比拼将存在于超以太网联盟和英伟达的AI以太网方案之间,无论哪一种方案占据主流,都将促进交换机市场空间的拓宽和行业整体发展的加速。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交换机行业,从芯片、制造、品牌商均有望受益于以太网方案在AI应用场景中渗透率的逐步提升。
  【光模块】
  我们认为LPO方案或成为英伟达AI以太网的最佳选项。LPO(linear drivepluggable optics,线性驱动可插拨光模块),主要运用于高速光模块领域,就是通过线性直驱技术替换传统的DSP,具有低功耗、低延迟、低成本、和可热插拔等优势。但也由于去掉了传统的DSP芯片,LPO方案更需要和交换机进行配合。我们认为,英伟达/UEC的AI以太网方案较IB方案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成本低,为了继续贯彻系统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在光模块的选择上也倾向于采用低成本的LPO方案,因此后续LPO渗透率有望加速,但由于该方案需要和交换机进行配合,对光模块厂商在产业内上下游合作协同要求更高,龙头公司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将更加具备优势。
@roboroborobo ROBO老师,看了这个研报对应的还是新易盛?

qfy30011806-05 00:37

也很容易前瞻,组网方案无外乎就是在多模态负载下,在降功耗(LPO)与传输质量(硅光、DSP)之间做取舍,最新的1.6T的LPO方案其实效果并不理想,3.2T不用想了,一定是硅光占据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至于说高速率下1.6T下以太网组网份额怎么看,个人认为:如果要适配英伟达的GPU,高速率下大概率还是要用nvda的组网方案,最终解耦的性价比最高。说白了,nvda开始推自己的以太网方案,是在全方位构建自己的强大护城河,看似是最近传统以太网厂家组建联盟反击nvda的IB网络架构,其实本质是nvda开始从IB进攻本就属于博通、arista原有的以太网组网厂家控制的更广泛传统领域,nvda是攻,传统以太网厂家是守。至于高速率组网后加速计算效果,最关键的还是看GPU掌握在谁手里。

roboroborobo06-03 22:03

现在市场是不满意他扩产的进度 之后继续验证看咯 机会还是在这里

全部讨论

边际变化:英伟达“积极拥抱”以太网。英伟达早先于3月推出SpectrumX-800以太网,适用于各种数据中心的AI优化网络,随后在5月的财报中指引下一年度Specturm以太网平台(包括DPU卡和交换机等)将贡献几十亿美元营收体量,均表现英伟达正在积极推进其网络连接向以太网方向蔓延的进程。
  历史沿革:以太网和IB网络“之争”。
  通用VS专用:以太网(Ethernet)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使用标准的以太网设备、线缆和接口卡,借助交换机或路由器实现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IB网(InfiniBand)是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和AI场景的网络,通过专用设备、线缆和接口卡,以交换机实现直接连接和高效通信。
  设计初衷导致性能侧重不同:以太网和IB网络“纷争”由来已久,最初各自的设计目标和应用场景不同,直接导致两者在性能侧重上存在差异,整体来看,以太网兼容性较高、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好,IB网性能更优秀,具备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等优点。
  以太网群众基础强、IB网背靠英伟达话语权强:总体来看,以太网作为过去数十年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协议,其受众群体众多,用户接受程度高,成本更低,兼容性强,但因为过去在高性能AI计算场景使用较少,且供应商分散,导致AI发展初期,以太网的综合效果相较于封闭的英伟达方案有所欠缺。英伟达凭借其领先的显卡性能和用户粘性,使得IB协议在目前的AI连接领域拔得头筹,但IB由于溢价较高,用户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隐形组网成本,相同预算下,采购到的显卡,光模块、交换机硬件数量就会较少。
  展望终局:Ethernet is the answer。
  英伟达≠IB网络:全球跨服务器AI连接主力军为IB协议与以太网协议,IB网络协议主导方为英伟达,但不意味着英伟达仅接受IB方案,从英伟达收购InfiniBand后,也收购了Mellanox(以太网交换机以及网络接口卡供应商)的举措来看,就可见其长远布局是考虑了以太网方案的。
  以太网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逐渐明显:Meta的测试中,以太网组网价格是IB一半不到,且性能高出10%,证实以太网是buy more savemore。
  AI以太网较传统以太网,更考验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带宽、低抖动等AI场景痛点,目前初步形成超以太网联盟和英伟达Spectrum-X平台两大主流阵营:
  (1)超以太网联盟UEC:集结了AMD、Arista、博通、思科等设备商和Meta、微软等云厂商,在RoCE的基础上更多考虑了结合以太网的优势,在开放的生态下做非无损网络以满足AI和HPC的要求。
  (2)英伟达Spectrum-X平台:包含软件硬件为的综合系统网络架构,与传统以太网相比,具备高出两倍的AI集群性能,硬件层面的产品为Spectrum-4以太网交换机(Spectrum-X网络的关键组件),同时Spectrum-4以太网交换机还跟BlueField-3DPU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节点数据传输能力。
  我们认为,以太网拥有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大规模集群能力,以及更为核心的开放性,伴随后续AIGC发展进程加快,对集群能力和算力的需求更为庞大,以太网有望逐步成为主流的网络互联方案。IB和以太之争或逐步淡出,届时比拼将存在于超以太网联盟和英伟达的AI以太网方案之间,无论哪一种方案占据主流,都将促进交换机市场空间的拓宽和行业整体发展的加速。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交换机行业,从芯片、制造、品牌商均有望受益于以太网方案在AI应用场景中渗透率的逐步提升。
  【光模块】
  我们认为LPO方案或成为英伟达AI以太网的最佳选项。LPO(linear drivepluggable optics,线性驱动可插拨光模块),主要运用于高速光模块领域,就是通过线性直驱技术替换传统的DSP,具有低功耗、低延迟、低成本、和可热插拔等优势。但也由于去掉了传统的DSP芯片,LPO方案更需要和交换机进行配合。我们认为,英伟达/UEC的AI以太网方案较IB方案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成本低,为了继续贯彻系统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在光模块的选择上也倾向于采用低成本的LPO方案,因此后续LPO渗透率有望加速,但由于该方案需要和交换机进行配合,对光模块厂商在产业内上下游合作协同要求更高,龙头公司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将更加具备优势。
@roboroborobo ROBO老师,看了这个研报对应的还是新易盛?

06-03 22:01

Robo老师,网上都在说现在的情况对于tf是大利空,后续没有成长性了。老师怎么看tf的未来?

神宇跟鼎通哪个机会大?

Robo老师,如果华为也用上铜连接,倾向是神宇or沃尔?

06-05 11:47

不会是上次有个哥们说的鼎通订单丢了是真的把

06-03 22:49

满屏都是xys,能不能说说dt

老4有LPO?

06-04 20:43

800G用LPO,1.6T可能还是不行,最多也是TRO,不然缺少DSP信号衰减太大,1.6T最大份额还是硅光。

06-04 08:15

jq这种很早把LPO做出来的,一点份额都吃不到啊,也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