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股再度“崛起”,公募、险资成最大赢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2024年的煤炭板块可谓是市场中最靓的“崽”,强劲的走势使其吸金效应更为明显,而这也让埋伏已久的资金们迎来收获期。

属于煤炭股的狂欢时刻终于来了!

5月27日,申万一级煤炭指数上涨2.05%,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8.56%,位居申万一级各行业指数第二。个股方面,晋控煤业平煤股份涨超5%,恒源煤电昊华能源亦走强。而回看最近20个交易日发现,昊华能源、晋控煤业、华阳股份山煤国际新集能源等股已悄然上升10%至30%不等。

煤炭股再度“复活”,使得市场上众多基于分红逻辑加持煤炭股的各路机构跟随“吃肉”。比如,万家基金的黄海就是煤炭股的忠实追随者。

并且,还使得众多投资者对于其后续行情演变的讨论愈发响亮。

短期来看,动力煤、焦煤、无烟煤价格的回暖是推动煤炭股走强的重要源泉。而至于“煤炭行情还能延续多久”的宏观推论,既取决于中短期的季节因素,亦取决于中长期的行业供需格局。

煤炭板块亮眼

5月27日,煤炭板块盘中走强。截至收盘,申万一级煤炭报收3298.5点,上涨2.05%,成为近五日仅有的、三个上涨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8.56%,位居申万一级各行业指数第二。

个股方面,以无烟煤、动力煤、焦煤为首的煤炭资源股相比焦炭相关的煤炭炼制股更为强势;其中,晋控煤业大涨7.36%,平煤股份涨5.38%、恒源煤电涨3.86%、昊华能源涨3.72%。而纵观近20日涨幅发现,昊华能源、晋控煤业已均上升超30%,华阳股份山煤国际新集能源亦上升超10%。

那么,为何近期煤炭资源股能得以再度强势?梳理相关数据发现,产品价格回暖或是重要原因。

5月,秦皇岛动力煤前四周市场均价分别报837元、858.6元、851.4元、877.1元,环比上涨0.51%、2.56%、-0.83%、3.02%,震荡上行格局突出;同时,京唐港山西主焦煤报价也曾在5月前两周分别快速上攻至2170元/吨、2240元/吨,而后虽然回落至2060元/吨一线,但是相较于四月中旬1716元/吨仍有明显涨价;此外,山西无烟煤均价亦从4月第一周的980元/吨上升至最新一期的1113/吨。

进一步观测可得,近期动力煤回暖或源于“供给收缩”,而焦煤和无烟煤价格升温除了受供给端影响外,还得益于其相对稳定的需求端。

据了解,4月下旬以来的煤矿安全检查趋严,再叠加内蒙环保检查影响,致使动力煤在供应收紧下实现价格抬升;焦煤方面,下游焦企开工维持高位,同时焦化厂焦煤库存仍处相对低位,在“补库”预期下,一度实现涨价;而在煤矿安检力度加大及下游化工品开工率相对稳定的共同催化下,无烟煤价格也跟随动力煤、焦煤一道进入上行趋势。

有意思的是,此波动力煤、焦煤、无烟煤的上涨可被誉为“急转直上”。毕竟,在一个多月前,前述三大产品表现疲软;并且,三者“跌跌不休”的状态还一度影响煤炭股业绩。

数据显示,除焦煤长协价外,一季度各煤炭细分价格数据皆有不同程度下滑。动力煤方面,一季度秦皇岛动力煤长协季度均价为709元/吨,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3%;现货平仓季度均价913元/吨,同比下降19.9%,环比下降5.7%。焦煤方面,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季度均价2437元/吨,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4.0%。无烟煤方面,一季度全国市场均价1035元/吨,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19%。

在此基础上,一季度煤炭业绩表现欠佳,板块合计营收3607.9亿元,同比下滑12.0%;归母净利润417.2亿元,同比下滑35.1%。成份股中,四家千亿巨头——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煤业、中煤能源同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8.8亿元、46.52亿元、37.57亿元、同比下滑14.66%、32.69%、41.85%、30.55%,环比增速39.03%、-8.06%、-18.58%、74.61%。其余中小市值公司经营亮色亦偏少,仅淮河能源电投能源昊华能源新集能源等少数企业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实现增长。

险资、公募共享盛宴

煤炭股再度“复活”,使得市场上众多基于分红逻辑加持煤炭股的各路机构跟随“吃肉”。

Wind统计,截至一季度末,申万一级煤炭指数股息率高达7.03%,处于历史95.88%的分位。在较高的红利回报事实面前,众机构选择对煤炭板块予以加持。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在2024Q1可统计范围内,公募基金持仓煤炭板块市值达353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增加56亿元,环比增速高达18.8%。需要注意的是,自2023第三季度以来,这批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增加了对煤炭板块的持仓。

拆分来看,动力煤板块在公募基金持仓市值中占比为1.13%,环比增加0.18个百分点,焦煤板块占公募基金持仓市值比为0.26%,环比小幅减少0.02个百分点,焦炭板块持仓市值占公募基金总持仓比例为0.01%,环比缩水0.01个百分点。

个股方面,三大动力煤企业——陕西煤业中国神华兖矿能源占公募基金持有煤炭板块总市值的57%,分别实现持仓总市值分别87.76亿元、85.36亿元、28亿元,季度分别环比增长1%、29%、66%。

明星公募基金经理中,管理规模65.95亿元、2023年收益率超20%并打破“公募冠军魔咒”的黄海对于煤炭板块“情有独钟”。据悉,一季度其下属全部产品持仓前十的个股中有八只为煤炭股,分别为淮北矿业华阳股份中煤能源山煤国际潞安环能陕西煤业山西焦煤新集能源,累计手握36.02亿元的市值。

除此之外,包括QFII、保险、社保为首的内外资也在一季度积极布局兖矿能源潞安环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华阳股份平煤股份晋控煤业山煤国际冀中能源等煤炭股。例如,兖矿能源就获得“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七组合”加仓8.25万股,新华人寿保险新进该股前十大股东之列,澳门金融管理局也对其增持304.55万股;此外,“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加仓潞安环能498.99万股,太平人寿保险持有1927.79万股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队”的国新投资亦增持并现身兖矿能源山西焦煤山煤国际前十大股东名单;截至一季度末,该机构分别持有前述三大上市公司1276.18万股、8743.21万股、2871.9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0.28%、1.88%、1.45%。

煤炭还能“烧”多久

煤炭股还能涨多久?

开年以来的一至二月份,A股面临巨大波动;彼时,具有高股息作为依仗的煤炭股成为市场当仁不让的“宠儿”。而后,动力煤、焦煤、无烟煤的“萎靡”再叠加此前快速聚集的拥挤度,使得煤炭股一度在三四月份表现承压。如今,伴随着三大煤炭产品再度回暖,市场对于煤炭板块行情再起的期盼似乎再度燃起。

中短期维度看,季节因素或对动力煤价格较为有利。

在高温酷暑的作用下,发电侧“迎峰度夏”的传统时刻或无法避免,国内动力煤价格有望随之迎来上涨。此外,北半球多数国家地区亦将受到天气因素影响,致使其对动力煤的需求大幅增长;所以从此方面看,这一结果可能会导致海外动力煤价走强,进而带动国内价格;同时,从另一方面看,若海外价格有所上升,那么也将对煤炭进口产生一定收缩,进而带动供给端边际减少。

不过虽然旺季到来在即,但是亦有券商对动力煤价格流露出“乐观但需谨慎”的观点。国盛证券认为,“迎峰度夏”前煤价如期上涨,但考虑到当前水电出力较好,外加整体库存并非绝对低位,动力煤价难以持续“飙涨”;涨价或以“进三稳二退一”方式呈现,最终高度取决于需求弹性。

焦煤层面,作为其下游核心因素的地产侧仍是重中之重。近期,房地产重磅政策频发,而前四月房地产开工、竣工、销售数据依然偏弱。对此,国盛证券表示,待三季度地产带来实物工作量企稳回升后,焦煤价格或酝酿向上突出,对焦煤价格仍要多一些乐观;并且,该券商还提示,目前焦煤现货供需矛盾并不突出,一旦钢材需求二次启动,焦煤价格将续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能源安全”的核心框架下,近年来国内煤炭“保供增产”的号角越发响亮。

然而回溯历史发现,自2021年保供增产以来,原煤产量增速曾在2021年、2022年录得4.7%及9%的高速增长,但2023年增速下降至2.9%,且产能利用率始终无法逾越75%,供给瓶颈凸显。而在定位方面,目前煤炭仍为能源系统中的主力,2030年前的中国煤炭总需求依然有望维持在35-40亿吨。

所以,当下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供给放缓但需求不减”的情形。因此从中长期维度看,行业供需格局逆转所形成的“公用事业化”或将决定煤炭行情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