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闯关港股,起底“白酒教父”吴向东的“酒帝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2016年金徽酒敲响A股大门后,资本市场再无酒业上市。如今“白酒教父”吴向东控制的珍酒李渡另谋出路,转战港股舞台,如若成功上市,这也意味着其资本版图再添“新兵”。珍酒李渡之外,吴向东还手握多家酒企,其中便包括上市公司华致酒行

吴向东带着珍酒李渡闯关港股。

3月26日晚,珍酒李渡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距离其1月13日正式“递表”港交所仅两个多月的时间。若成功上市,珍酒李渡或将获得港股首只白酒股的头衔。

珍酒李渡欲登上资本舞台的背后,离不开“白酒教父”吴向东的助推。

珍酒李渡或成“港股白酒第一股”

时隔7年之久,酒业重燃上市希望。

3月26日晚,珍酒李渡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早在1月13日,其便正式“递表”港交所。若成功上市,珍酒李渡有望拿下“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称号。

事实上,实控人吴向东早已为珍酒李渡上市做足准备。2021年其加快旗下资产整合的脚步,在金东酱酒同年6月注入珍酒酿酒后,时隔3个多月后李渡酒业、湘窖酒业也注入珍酒酿酒;紧接着作为酱酒资产整合平台的珍酒控股在10月成立,随后珍酒酿酒便退出大中华网讯,注入珍酒控股。

由吴向东全资持有的珍酒控股持股珍酒李渡的比例达81.3%,投资公司KKR控制的ZestHoldings持股16.2%,大中华网讯持股2.5%。

从目前珍酒李渡的公司架构来看,其是典型的红筹架构。按照之前相关规定,倘若境内主体机构通过红筹或VIE架构赴境外上市,则一定程度上可规避证监部门的审核。珍酒李渡也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其内地上市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因此境外发行无需证监会批复。

不过,如今境外上市新规正式落地,H股与红筹均将面临境内备案管理要求,同样纳入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范围。

2月1日,据媒体报道,一份来自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白酒将被纳入A股的“红灯”上市受限行业。换言之,酒企奔赴港股舞台是另寻出路。

确实,与自2009年以来酒企迎来“上市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年金徽酒上市后,资本市场再无酒企的身影。

直接上市、借壳上市、资产重组等多种途径均未促成酒企登上资本市场。习酒自2012年便提出,公司将在2013年2月登陆港交所;2019年,由于同业竞争问题,公司上市计划被叫停;时至今日IPO仍处于进程之中。除习酒之外,国台酒业、郎酒等酒企IPO纷纷折戟。

上市前夕突击分红,“分光”账面现金

虽然珍酒李渡有望打破酒企七年无上市的僵局,但在众星云集的白酒行业中其并不“出彩”。

首当其冲的便是业绩明显“后劲不足”。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23.99亿元、51亿元以及58.56亿元。虽营收呈现逐年递增之势,但2022年同比增幅仅14.8%,相较于2021年的同比增幅112.6%相差甚远。归母净利润也是如此。从2020年的5.2亿元飙至2021年的10.32亿元后,2022年徘徊在10.3亿元。

业绩增幅放缓的诱因之一是公司“王牌”产品珍酒以及后来居上的产品李渡酒销量“乏力”。

珍酒的销量在2021年翻了一倍多后,2022年销量下滑至1.29万吨;2020年销量不及“开口笑”的李渡酒在2021年超越其达2750吨。直至2022年同比下滑24.5%至2076吨。

在销量下滑的同时,公司面临存货压力。2020-2022年,公司存货分别为17.37亿元、36.49亿元及51.38亿元。其中2022年存货金额逼近全年营收。

有意思的是,存货激将之下,珍酒李渡却意图扩产。此次IPO其计划拿出部分募资用于扩建3个现有生产设施及建设一个新生产设施。该计划项目预期将于2024年前使基酒年产能增加2.6万吨,其中1.66万吨为酱香型基酒。

除此之外,重金砸向营销也是拖累业绩的因素之一,三年广告开支高达近16亿元。从2020年的2.42亿元激增至2021年的6.69亿元,2022年仍有6.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珍酒李渡上市前大额分红多半进入实控人“口袋”。2021年,珍酒李渡宣派股息18.86亿元,而当年公司的账面现金仅15.45亿元。其中吴向东一个人就可分得15.3亿元。

此番若珍酒李渡上市成功,吴向东将斩获第二家上市公司。

“白酒教父”吴向东

相比于珍酒李渡,“白酒教父”吴向东的故事更传奇。

在姐夫傅军的相助下,其在1996年拿下五浪液旗下川酒王的代理权,仅一年就将川酒王销量做到湖南第一。进军白酒行业后,令其名声大噪的是金六福品牌。1998年,吴向东牵手五粮液,双方签订OEM代工协议后,“金六福”应运而生。

为发展壮大“金六福”,吴向东不惜在广告投放上砸1亿元。一举成名后,直至2022年金六福品牌价值高达665.89亿元,多年蝉联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吴向东的野心不止于此。其踪迹贯穿白酒领域上下游。在上游,其相继收购湖南湘窖酒业、陕西太白酒业、贵州珍酒等超10家白酒生产企业;在下游,他则将目光转向华致酒行

2005年,吴向东创立华致酒行;直至2019年华致酒行敲响A股大门,成为A股酒类流通第一股。

据企查查显示,云南融睿高新技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藏融睿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华泽集团的实控人均是吴向东,也就是说,吴向东间接持股华致酒行的比例高近70%。

除吴向东的扶持下,在两大靠山茅台五粮液的加持下,华致酒行的营收节节攀升。从2019年的37.38亿元步步增长至2021年的74.6亿元。

风光之下,华致酒行也面临过度依赖“茅五”的困境。公司董事长吴向东曾在2021年4月的财报说明会上表示,公司7成收入来自茅台五粮液

从先前公司的招股书就可看出蛛丝马迹。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前6月,茅台系列和五粮液系列产品贡献销售收入合计占比均超85%。但如今两大龙头正加速将销售渠道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无疑是向华致酒行“浇了一盆冷水”。

此外,吴向东掌舵的金东投资还先后投资醴陵瓷谷、魅力文旅、魅力湘西、芙蓉兴盛、恒茂电子等逾20个企业和项目,累计投资额逾百亿。

时至今日,吴向东的百亿帝国“浮出水面”,由华致酒行、包括金六福、今缘春等7家酒企的华泽酒业集团、金东投资三大板块形成金东集团,总资产逾300亿元。

吴向东的身价也随之暴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其财富达260亿元,取代傅军新晋成为株洲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