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的第三只箭:东软控股旗下东软教育赴港IPO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7月4日,东软教育递交了上市申请,这家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东软集团一样,创始人都是刘积仁。刘积仁旗下东软控股涉足广泛,包括主营软件的东软集团、主营医疗的东软医疗以及主营IT高校教育的东软教育等。此前,刘积仁已经筹划东软医疗上市工作。此次东软教育赴港IPO,或为刘积仁射出的第三只“资本化之箭”。

7月4日,民办IT高等教育服务提供商东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里昂证券。

招股书显示,东软教育是一家民办IT高等教育服务提供商,目前东软教育旗下拥有3所学校,分别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以及广东东软学院。公司主要提供提供三大教育服务,分别为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

事实上,这所民办高等教育集团,不仅有着浓厚的高校基因,更是与1996年上市的东软集团颇有渊源,公司的核心创始人皆为刘积仁,业务均与IT相关。此人曾是东北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东软集团的创办者,东软教育起初就是东软集团的教育分支。

1996年,刘积仁带领东软集团上交所上市;2018年,东软集团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东软医疗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上市前的各项工作,待时机合适将启动上市程序;近日,刘积仁又筹划东软教育赴港IPO,三大平台的资本化布局似乎已经跃然纸上。


//民办高教东软教育//

虽然东软教育旗下仅有三所学校,东软教育近些年营收和利润却都在持续增长。根据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东软教育分别实现营收6.47亿元、7.31亿元、8.5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02%、16.65%;净利润分别为8013.1万元、1.43亿元、1.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8.73%、14.29%。

这其中,2018年来自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的收入为6.73亿元,来自继续教育服务的收入为5864万元,来自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服务的收入为1.21亿元。东软教育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学费和住宿费,而今增设了“产教融合”业务。

不过,2018年东软教育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东软教育称此系数字工厂的推出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来源组合的转变,其中“数字工场”实质上即为东软教育开展的“产教融合”业务,通过有效整合学校资源与在职培训,为学生提供技能锻炼和IT研发项目的实际工作经验。

值得注意,东软教育现在重点发展的数字工厂业务,实际是由上海芮想(大连东软教育100%控股)经营。上海芮想透过为第三方外包给思芮实际IT开发项目指派工程师,向上海思芮(东软教育控股股东的全资附属公司)提供人力资源以及技术专业知识,并向其收取费用,最终这成为了东软教育的部分收入。


而维持与上海思芮的关系,成了影响这部分收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2016-2018年,东软教育通过提供教育资源以及数字工厂获得2470万、5640万、1.215亿元。分别占到总收入的3.8%、7.7%、14.2%,该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数字工厂。


这意味着,即便在校生人数无增长或者下降的背景下,东软教育还可以通过数字工厂这部分收入来控制风险。从长期看,数字工厂业务或将对东软教育的盈利产生正向影响。

来源:招股书

虽然校生人数无增长,不过,在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有强烈需求的风口下,东软教育的校区扩建还在继续。

根据招股书,东软教育上市后获得的融资将用于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收购中国其他大学。目前,东软教育已在中国取得38块土地的使用权,总面积约112.31万平方米。此外,其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收购的用以建设新校园的土地,位于旅顺口区,该行政区也是大连市区内高校向城市周边扩张的首选区域。

//东软教育的股权结构//

东软教育的股权背景颇为复杂,除核心人物刘积仁之外,股东还包括东北大学,保险公司以及国企。

天眼查信息显示,股权上,此次赴港股IPO的东软教育的第一大股东为东软睿新,持有80.82%;第二大股东为人保系,持有13.25%(其中人保寿险持有8.4%、人保健康持有4.85%);第三大股东为东北大学集团,持有5.93%。

(图片来源:招股书)

其第一大股东东软睿新的股权架构中主要有六位股东,分别是Kang Ruidao(30.05%)、Century Bliss(13.00%)、阿尔派(5.62%)、Apex Venture(1.84%)、Dongkong First(25.49%)和Dongkong Second。

而刘积仁为Kang Ruidao实控人,东软控股为Dongkong First与Dongkong Second的实控人(通过Dongkong First持有25.49%,通过Dongkong Second持有24%)。

所以,东软教育的控股股东即为刘积仁与东软控股。刘积仁手中握有72家公司,业务也已经最初的软件外包服务延伸至IT教育、大医疗、人工智能。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股东中的Century Bliss和阿尔派也大有来头。其中阿尔派指阿尔派株式会社,是日本一家以生产汽车音响及汽车通信系统产品为主的专业汽车电子企业,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拥有三十多个海外企业。

援引蓝鲸财经信息,Century Bliss则与亿达控股有相同的最终实益拥有人孙荫环,其人现任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亿达集团发家于大连,如今“亿达系”企业中已有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亿达中国(03639.HK)。

阿尔派和Century Bliss两方共持有将近19%的东软教育股权,不过,刘积仁可以通过不可撤销的投票代理权控制控制它们的投票权。刘积仁不仅拉来外资阿尔派、老乡(亿达系)、更有国企(人保系)也加盟了东软教育,可见其实力雄厚。

//刘积仁的资本版图//

东软教育起初是东软集团的教育分支,2011年大连东软控股成立后,东软教育成为大连东软控股旗下的教育分支。而作为东软集团的教育分支,东软教育能够利用东软集团在软件及IT服务方面的支持,进行广泛的校企合作。

软件公司为何创办起教育?这或同其创始人的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有很大的渊源。

1991年刘积仁在一片“教授应不应该下海”的争议声中创办了东软,当时租用了东北大学工学院一间半教室作为研究室,全部家当只有3台电脑3个人和3万块钱。

如今其一手创办的东软集团,已于1996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从当初的3万元到2019年市值150亿元的上市公司,资本增长了万倍。创立之初,东软集团业务主要是以软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服务结合,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本着自己培养人才,可以更好执行公司的战略的刘积仁,以及在行业急速发展和专业人才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2000年起,东软集团启动了教育业务。成立之初,学校名为“东方信息技术研修学院”,随后于2012年并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于2008年成为独立的本科院校,据悉,该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转身为独立高等院校的四所民办学院之一。

成立之初,东软教育并无盈利目,如今已成为刘积仁的重要资本平台。东软教育在招股书中称,除了扩建新校区,2019/2020学年已获批准扩招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学生及提供新专业,新专业将发力于医疗领域。2019/2020学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获准在智能医疗工程和医疗产品管理方面额外提供两个新专业;另外,成都东软学院和广东东软学院各自计划从2020年开始在健康医疗技术领域设立新专业。

除了软件、高等教育外,医疗也是东软控股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据东软集团的年报显示,在其核心业务中,“企业和其他”板块营收最高,为21.32亿元,但从毛利率来看,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业务以39.74%的份额领先,由此可见布局医疗颇有成效。

而除了递交招股书的东软教育,属于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慧聚、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望海也将筹划上市,且已经受到了资本的投资。其中君联资本入股东软慧聚,高盛、弘毅等入股东软医疗与东软熙康,平安人寿与泰康人寿入股东软望海。


@今日话题

$东软集团(SH600718)$ $亿达中国(03639)$ $上证指数(SH000001)$

全部讨论

2021-01-28 22:08

不可能批的,批他的子公司上市鼓励掏空上市公司资产?

2019-07-10 09:57

这股怎么都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