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平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如果说今年有一只股给你巨大的惊喜,一定少不了中国平安

从2020年12月,到今年9月份,眼瞅就一年,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就要跌。

这一年却出现个神奇的现象,机构纷纷减持,中国平安的铁粉、私募大佬李驰清仓离场,然而中国平安的股东数量从2020年底的70万人,截止到今年三季度结束,变成130万人,增加了60万人,看到这个变化,不得不感叹,“越跌越买”这个观念真是深入人心。

“越跌越买”是有个大前提的,是在逻辑不变的情况下,你说今年增加的这60万散户,有多少人认真了解过中国平安逻辑是否发生变化?又有多少人只是单纯的越跌越买?

从股价开始跌,就有人惦记着抄底,抄着抄着把自己套进去。

所以别老想着抄底逃顶,难度太大,平常多照照镜子,问问自己,是因为你长得帅?还是因为你比别人理解的深刻?做到这一点就能帮你避免很多亏损。

说回中国平安,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中国平安最近几年在改革,最明显的保险代理人从140万人,一直在减少,到三季报只剩下70.62万人。

不得不说这个力度是相当大,能看得出来公司在改革这条路上,走的十分坚决。

尤其这么大体量的公司,做出这样重大的决策,并贯彻执行,是管理层有作为的体现。

都在职场上混过,谁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不是只要在自己任期别出问题,其他以后再说。

你看看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今年也开始改革,这就叫顺势而为,同行都改,我也跟着改,就算改革失败,管理层不用背锅。

大企业,犯错成本太高,都是稳中前进,像中国平安这样,从2018年就下决心改革,在享有既得利益的情况下,积极主动,自我革新,真是难能可贵

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中国平安要大幅削减保险代理人数量?

首先是增长逻辑改变。以前主要是靠扩大代理人规模,属于粗放式增长。

尤其是18年以前,这种增长模式之所以成为主流,主要是受益于大环境。18年以前,保险这事在我国普及并不广泛,在国内渗透率很低,而我国人口众多,潜在市场空间非常大。

只要渗透率稍有提升,就会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所以通过拉人头,扩大影响,是最好的发展方式。

由于粗放式发展,保险代理人整体素质并不高,很多人没法通过专业能力开展业务,就只能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

比如,很多代理人加入保险公司后,会先给自己买一份保险,然后再从自己身边的人下手,亲戚、朋友、同学等等,这些关系吃完,很多代理人展业就很困难,你就不难发现干保险的人员流动特别大,很多人连第一年都坚持不过去。

此时,保险公司与其提高这些人的专业能力,就不如继续招新人。因为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培训,见效太慢,投入产出比低。不如扩大保险代理人规模来的快,一旦新人进来,就可以把之前的套路再玩一遍。

所以保险公司干的事本质是赋能,把代理人的社会资源变现,然后代理人少分一点,保险公司多分一点。

这种模式为什么玩不下去?因为随着近几年代理人增速变缓,代理人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单纯靠增加代理人的数量,已经不能支持公司的业绩增长

其次是业务发展需要中国平安的业务涉及很多,包括银行、保险、投资、汽车、医疗等等,咱们今天就聊占比最大的保险。

聊之前,先介绍个名词:价值率,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挣钱、利润高,虽然谈不上准确,你这么理解也没啥毛病。

从产品来说,中国平安有四种类型,按价值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长期保障型、长交保障混合型、短交保障混合型、短期险。

既然长期保障型的产品价值率最高,保险公司肯定希望更多销售这类型的产品,而这类产品一般涉及金额都比较大,一交费就是二三十年,就需要保险代理人能够跟客户深度沟通,在深入了解客户的前提下,给客户设计有效的保险配置方案,才更容易赢得客户的认可,并成交。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代理人不仅仅是靠信任关系,还要能提供专业的服务,通俗地讲,就是靠实力征服你,让你心甘情愿的掏钱。

你肯定觉得现在买保险的渠道这么多,非得跟代理人买么?

没错,除了代理人渠道,还有三个主要渠道,分别是团险、银行柜台以及电销或互联网渠道,你想想你什么时候去银行柜台买保险,一般就是做保本理财的时候;

你什么时候买团险或是通过电销和互联网买保险,一般就是买一些简单的,资费低的,意外险或是医疗补充保险;

这些保险销售渠道普遍的特点就是产品标准化,而且涉及金额通常也不高,客户购买决策时间短,很容易成交。

而长期保障型产品,一年就要交几千几万,长期下来可能要真金白银花费几十万,几百万,你的产品还要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代理人跟客户不得多沟通几次,见个三五次,每次聊上一两个小时,都是必备流程。

有时候一两次见面能解决的事情,代理人也会想办法跟你见个三五次,这可不是多此一举,一是公司要求,二是经营人设,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的。

只要代理人做得方案确实适合你,多费点事也无妨,毕竟设计一个好的配置方案还是挺耗费精力。

总结一下,我们从增长逻辑和业务需要两个方面说了中国平安为什么要改革。

其实,改革不止是中国平安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该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平安率先改革,已经走在整个行业的前面

具体的做法,文章开头已经说过,中国平安大幅削减代理人数量,改为追求质量,希望建立专业、优质的销售队伍。

并辅以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提高效率;建立金融服务生态圈,增加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客户价值。

当单兵作战能力增强,个人产能自然会提升,业绩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当然还有其他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代理人要求提高,不等于高素质人才就愿意来,最起码薪水得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就需要产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如果像现在这样,市面上产品趋同,肯定不行,所以接下来能否实现产品差异化,能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

你可能还听说很多其他负面消息,比如投资华夏幸福失败,资产减值,这不算大问题,因为中国平安大部分投资是国债,并不伤筋动骨;

比如保险销售面临电销和互联网冲击,这也不算大问题,因为这类渠道贡献占比本就不高;

再比如短期业绩下滑,这更不是大问题,你看财报业绩,只不过是开始原地踏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峻。

给自己做这么大的手术,中间休养一下,调整个三五年,也可以理解。但是股价下跌,放个屁都是有罪的,就看你怎么想。

最后说一句,不要仅仅关注业绩,就下定论,业绩只是结果,多探究造成结果的原因,多关注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和进展,如果根源改善,结果自然会好起来

都说好事多磨,你有耐心陪它成长,才有资格享受胜利的果实!

喜欢看视频,关注抖音号:小白学投资666

微信公众号:小白学投资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