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奇正藏药年报摘录——羚锐制药竞争对手疼痛贴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年度利润分配时股权登记日当 天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3.9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三年以来,在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藏医药防治呼吸道系统疾病 已有上千年历史,无论是在预防救治,还是在改善症候、促进康复方面都有其独到的优势,西藏、青海、 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相继出台的“藏药方”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多个产品被纳入其中。未来,包 括藏药在内的传统医药随着治疗价值的进一步凸显也必将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认可。

公司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 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创办 20 余载,拥有 GMP 药厂、GSP 营销公司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21 家,借助传统 藏医药文化的健康智慧,坚持运用现代创新科技发展新型藏药,引领传统藏药产业升级,成就了公司现 代藏药龙头企业的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稳健的发展再次荣登米内网组织的 2021 中国中药企业 TOP100 榜单,位列第 32 位;上榜西普会“2022 年健康产业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 29.17 亿。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藏药外用制剂、藏药固体制剂两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后 成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实施单位、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单位、国家 “十三五”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牵头单位。报告期内,公司入选“2022 中国中药研发 实力排行榜 TOP50”,排名 31。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155 项专利技术,其中 126 项发明专利。公司核 心产品消痛贴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为国家技术秘密(秘密级)品种, 凭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显著功效,在市场占有率和单产品销售规模方面稳居同行业前列,在中国城 市实体药店中成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外用贴膏剂品牌排名 TOP20 中排名第一,公司产品铁棒锤止痛膏 也名列 TOP20(数据来源:米内网 2022E)。 公司积极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优选适应症、优化说明书,自建营销队伍,开展学术营销和品牌营销, 使传统藏药走出藏区,进入主流市场、大众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被国内外的消费者所认可。

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为藏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外用止痛药物和口服藏成药、中药等。公司致力于传统藏药的传承和创新,探索藏药现代化路径,打造现代藏药创新开发及制造产业化平台。公司持续以 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为指导,聚焦优势治疗领域,以现代医药技术的手段,对传统藏药进行系统评价和 研究、探索治疗原理、扩展临床应用领域,提升临床价值;同时从藏药材种植、炮制传承,到采用国内 外领先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指标解决藏药生产技术难题等,提高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包括以消痛贴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铁棒锤止痛膏为主的外用系列产品, 以及红花如意丸、如意珍宝片、十味龙胆花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仁青芒觉胶囊等口服藏药、中药产 品

公司目前拥有以消痛贴膏、白脉软膏等 25 个独家品种为核心的 141 个批准文号,其中 OTC 品种 60 个,国家秘密技术(秘密级)品种 3个,产品涵盖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科、心脑血管、妇科、 儿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领域。

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以藏药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医药工业企业,拥有独立完整的供应、研发、生产 和销售体系。

(1)供应系统

公司设有采购物流部负责公司原、辅材料及包装物的采购,并具有完整的采购链。公司原材料采购 采取原产地农牧民及专业合作社直购+市场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实现药材质量的均一性、可追溯性、 可持续性的同时注重供应商的成长和发展,核心产品基地化采购率持续提升;辅料包材采购采取招标比 价的形式选择优质的经销商采购。 公司致力于建立绿色的供应链,坚持野生抚育及保护性开发,推广规范化取材、科学采收的理念, 提高药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藏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通过实地走访及调研、收集市场供需信息,结 合多年采购实践经验建立数据库,牵引藏药材采购规范化管理,为公司资源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础。

(2)研发系统

公司致力于用现代科学技术评价手段把藏医药说明白、讲清楚,围绕市场需求,顺应新环境新态势, 搭建全生命周期研发技术平台,全面梳理布局研发管线,深入挖掘藏医药文化精髓和开发潜力。公司研 发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人用经验的整理与分析,挖掘产品核心价值和比较优势,构建藏药大品种开 发路径,完善产品的证据体系。持续推进藏药新药研发、经典藏药二次开发、质量标准提升、资源可持 续发展等研究任务;同时,公司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研究,为产品升级换代提 供科学路径,满足市场更高需求。

(3)生产系统

公司是我国藏药现代化的代表性企业,不断运用先进工艺技术,提升藏药产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 公司拥有贴膏剂、橡胶膏剂、软膏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水丸、水蜜丸、凝胶贴膏 等剂型的多条生产线及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公司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技术力,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控制能 力,开展藏药材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工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以销定产、强化计划、产销协同,有序实施生产,保障多产品、多品规销售需求的及时供给。公 司持续推动收购产品的商业转化,为公司丰富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公司重视生产线数字化 建设,上线 MES 系统并稳定运行,不断提升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及生产管理效率。公司为国家绿色示范工 厂,践行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销售系统

公司以自主营销模式为主,拥有一支 1,600 多人的自主营销团队,采用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模式和品牌 推广模式,结合文化营销和数字化营销,在城市等级医院、基层医疗和零售市场、第三终端开展销售推 广和消费者沟通。公司产品以镇痛类为主,同时涵盖皮科、妇儿、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领域产品, 多产品组合全域营销。

公司深耕等级医院,精细化布局县域医院和基层医疗市场,加快医疗终端的县域 拓展和渠道下沉;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化营销转型,扩大电商平台销售,强化新零售业务发展,抓住消费 者线上化转移趋势;探索数字营销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动品牌适度年轻化;除自营外结合部分产 品精细化招商模式,加速市场拓展。

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优势

公司持续以“做强镇痛”为核心战略,聚焦骨骼肌肉镇痛领域,从客户洞察和患者需求出发,以消 痛贴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如意珍宝片为核心,多产品组合为患者提供疼痛一体化解决方案,力争 打造外用镇痛领域第一品牌,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一方面通过各学科学术会议、数字化营销等平台实 现与专业医生的沟通交流,树立企业在医疗市场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义 诊、患者教育、试贴等活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疼痛解决方案,传递健康理念,提高患者对品牌的认知, 建立忠诚度,不断扩大和增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经过多年的踏实经营及产品可靠的疗效,公司销售业 绩逐年稳步提升,在骨骼肌肉镇痛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报告期内,公司上榜西普会“2022年健康产业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29.17亿,荣登米思会“2021 年度中国中药企业 TOP100”32 位;公司产品奇正®消痛贴膏入选“2022 中国医药•品牌榜”,奇正®消痛贴膏、奇正®西盖王®铁棒锤止痛膏入选“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外用止痛药”品牌榜,卓攀林®十味 龙胆花颗粒入选“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止咳祛痰药”品牌榜,奇正®消痛贴膏、奇正®西盖王®铁棒 锤止痛膏、卓攀林®十味龙胆花颗粒入选“2021-2022 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

2、产品优势

公司拥有以消痛贴膏、白脉软膏等 25 个独家品种为核心的 141 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 OTC 品种 60 个,国家秘密技术(秘密级)品种 3 个。 公司产品涉及骨科、神经科、皮科、妇科、儿科、呼吸科、消化科、心脑血管科等多个藏医特色治 疗领域,部分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构成以独家品种或独家剂型品种为核心的产品线组合,以用药安 全性、优效性为基础,专注于产品适应症深度开发,产品差异化治疗优势细分,开展新药研究及已上市 产品循证研究,明晰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公司持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传统藏药生产的顽症,不断 进行剂型创新使产品更符合现代消费需求,获得市场认同,公司产品在国内树立了良好的藏药品牌形象, 是后续产品二次开发及新产品上市转化最强有力的驱动力

3、营销优势

在营销方面,公司以自主营销模式为主,结合部分产品精细化招商管理,广泛覆盖全国医疗及零售 终端。公司关注重点城市培育发展,深耕等级医院,精细化布局县域医院和基层医疗市场,加快医疗终 端的县域拓展和渠道下沉;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强化零售渠道业务,聚焦品牌建设资源,做强消费者品 牌,推动营销业务数字化转型,大力拓展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推动电商、新零售及垂直医疗业务的发展, 精细化运营 KA 业务,加速零售终端的渠道下沉,增加多产品的渗透率,提高多产品的可及性。

公司以学术引领驱动营销发展,搭建各学科国家级省级学术平台、数字化营销平台、医学研究平台, 组织专业学术活动,参与学科年会活动,建立多元化产品组合,助力临床医生学术诊疗水平提升,加强 与中西医多学科的国家级、省级专家的学术合作;品牌营销方面,开展品牌文化营销和体验式营销,通 过义诊、患者教育、赠药试贴等项目,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开 展数字化营销,通过空中课堂、线上腾讯会项目邀约骨科、疼痛、皮科、康复、妇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 主题公益讲座,自运营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藏医药理论文化、产品临床价值等内容输出, 线上与线下多种平台及学术活动整合联动,实现学术引领、品牌驱动、市场营销的良性发展。 公司产品已具备较好的市场准入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产品消痛贴膏等 24 个品种进入国家 基本药物目录,70 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 年版)》,36个产品进入地方省级医保目录,49 个产品进入地方基药目录,12 个产品进入地方低价药目录,2 个产品 进入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

4、研发优势

通过充分发挥在固体制剂和经皮给药研究方面的特色和专长,结合藏医药文献典籍整理和藏医药专 家经验整理,公司持续挖掘和开发有藏医特色的临床价值的新产品,并储备了大量的新技术和具有潜力 的项目。

依托藏药固体制剂和外用制剂两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公司持续与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一流学 术研究机构保持长期有效的合作,在大批顶级的藏、中、西医临床专家、药学专家、资源专家、基础研 究专家的指导与支持下,不断完善资源研究、种植研究、标准研究、制剂研究、药理药效研究、临床研 究、上市后再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化藏药研发体系;同时,公司完善研发质量体系建设,在确保研发高质 量的同时,注重研发速度的提升,持续引领藏药研发和技术现代化,使公司研发及技术水平持续保持在 藏药领域前列。

5、资源优势

奇正藏药自创建伊始,就以保护藏药资源、保护生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宗旨,坚持走可持续发 展的科学道路,在资源保护、种植技术研究、种植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定的资源优势。 公司不断对所用重点药材和具有开发前景的藏药材资源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基于质量标准研究的数据和 资源调研情况,对常用藏药材开展野生半抚育技术种植研究,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公司先后在西藏 自治区的山南、林芝地区建立了野生抚育基地、人工种植基地和保护基地,积累了独一味、翼首草等藏 药材种植技术,并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有关藏药材种植技术科研攻关项目,为公司藏药材 资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经历了三年的特殊时期,公司深知医药健康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不忘制药人的初心与担当,面对复 杂市场环境及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公司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开展各项业务,进一步加强管理,持 续推进和深化“一轴两翼三支撑”战略落地,不断提高经营质量,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实现业绩稳步 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4,478.9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49%;受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 金西藏群英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投资的百洋医药股价波动影响,公司权益法核算下的利润大幅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 52,154.1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4.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润47,240.8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01%;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盈利保持增长,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4,001.8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7.57%。

产品方面,持续贯彻“做强镇痛”的核心战略,打造“外用+口服”产品群格局,报告期内,镇痛系 列产品消痛贴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如意珍宝片、铁棒锤离散贴等均保持增长态势。

国谈品种红花 如意丸因其在治疗妇科炎症和调经方面的功效优势,在妇科中成药领域市场潜力大,实现年度销量 30%以 上的增长。

在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公司儿科产品九味竺黄散、小儿柴芩清解颗粒先后成为云 南省的推荐用药。

公司布局呼吸系统的十味龙胆花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因其适用于清热化痰、止咳 平喘适应症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对呼吸系统用药的需求,报告期内获得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启 动十味龙胆花胶囊中药保护品种申报及上市后再评价项目。

作为千年藏药的现代传承者,公司以多产品 经营、多学科覆盖、多梯队布局,充分发挥藏医药在骨科疼痛、皮科、神经康复、妇儿、呼吸等领域的 特色治疗优势。

渠道方面,围绕“做强等级医疗、快速渠道下沉”策略,在等级医疗和基层医疗开展多个重点专项, 通过细分管理锁定重点市场,聚焦资源、重点配置,提升在等级医疗和基层医疗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拉 动销售的增长;通过制定医疗工作手册、开展多样化的线上线下销售人员培训、强化销售人员的日常管 理,不断强化团队的专业学术营销能力及销售人员的综合能力。

商零渠道多平台发展齐头并进。在 B2C渠 道,增加新销售平台的同时深挖品牌关联潜在客户、拓展新用户,通过内容营销、品牌联合营销、品牌 私域体系建设及内容输出,深化品牌与用户的关系,提升品牌忠诚度。

在 O2O 渠道,借助有效的平台工具 精准撬动标签用户购买并提升复购率;借助平台大数据,协同重点连锁及新零售平台,高效精准的提升 产品可及性;统一线上线下奇正品牌视觉、活动形象,同时打造产品多样使用场景,增加消费者粘性。

报告期内,消痛贴膏在 O2O 渠道达 1.3 亿人次曝光,市场份额居 O2O 平台风湿骨伤类外用贴膏剂第一。拓 展垂直医疗渠道,率先与平安健康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平安健康“骨科疼痛中心”;

报告期内,在 “处方”、“商保”两大业务的驱动下,实现消痛贴膏在平安健康平台外用止痛贴膏销售额第一。 学术营销方面,坚持学术引领,搭建学科国家级省级学术平台以及藏医药品牌文化平台,结合各产 品专项活动的执行,提升产品及品牌价值。持续探索新媒体学术运营,促进多学科之间的学术研讨交流, 开展线上多领域专家的主题公益交流活动,设计“多学科话疼痛”、“多模式多靶点镇痛”等主题,覆 盖骨科、疼痛科、康复科等众多中、西医生,组织活动百余场,线上累计观看人数 5 万余人,通过藏医药对现代疾病差异化的治疗优势以及身体与心灵同治的特色医学理念的呈现,实现医学疾病诊疗知识、产 品临床价值及藏医药文化的高效传播。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共同完成全国 义诊活动百余场,覆盖患者 1 万余人次,通过义诊,消费者更直接的体验到产品疗效,提高了消费者的用 药体验。

公司重视产品标准化建设及循证医学证据完善,参与并开展多项医学及病例类项目。报告期内,消 痛贴膏进入《中国膝骨关节炎基层诊疗与康复指南(2022 版)》及《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指南》;白 脉软膏入选手功能康复系列丛书《手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合作共同 开展“真实世界的消痛贴膏治疗急扭(足踝扭伤为主)的临床观察研究”,丰富医学证据的同时注重临 床典型案例的积累和传播,生动有效的传播产品应用场景及临床价值;如意珍宝片纳入《慢性腰背痛康 复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推荐治疗药物,并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开展如意珍宝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 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从临床真实治疗中,总结上市后药物优势作用经验,分析药物有效性、安全 性。通过文献梳理,筛选十味龙胆花用药场景,明确产品定位及 FABE。

品牌营销方面,公司一方面通过各学科学术会议、数字化营销等平台实现与专业医生的沟通交流, 树立企业在医疗市场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患教义诊公益项目触达患者,传递健康理念,提高患 者对品牌的认知建立忠诚度。

报告期内,由《中华骨科杂志》主办、公司承办的“骨筋奇谈”骨科菁英 病例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场病例比赛,为疾病的科学诊疗、合理规范用药做出了贡献;以消痛贴膏、 青鹏软膏等产品为代表,公司在全国 20 多个城市巡回路演,开展“健康始于管理,无痛从我做起”、 “骨关节关爱中国行”、“关爱皮肤健康中国行”、“移动藏医馆”为主题的患教义诊试贴等活动,通 过藏医现场坐诊,全年试贴人数达到 50 万人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疼痛解决方案,树立企业和产品品牌 形象,不断扩大和增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加快数字化营销转型,创新数字化品牌沟通模式,深化新媒体营销布局,推动品牌适度年轻化, 提升品牌知名度;强化“奇正”品牌的外延建设,通过全渠道统一品牌形象等举措,实现“奇正”品牌 价值的转化,带动其他系列产品业务规模的提升;建立精细化品牌运营体系,强化触点及内容建设,全 渠道提升消费者认知和转化。通过构建“洞察-定位-创意-内容-全渠道分发-后链路评价”品牌传播链路, 在抖音平台开展达人种草、挑战赛等品牌推广活动,配合效果广告再次触达转化,形成营销闭环,实现 消痛贴膏超 6 亿人次的精准触达,铁棒锤止痛膏超 2 亿人次触达,结合 B2C、O2O 销售平台,逐步积累形 成数字人群资产。报告期内公司探索垂直医疗业务,与平安健康启动战略合作,有序拓展互医平台。加 大在新零售领域的组织建设及客户布局,深化重点品牌连锁客户新零售业务合作,加强分级管理,品牌 新增使用人群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上榜西普“2022 年健康产业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 29.17 亿,荣登米思会“2021 年度中国中药企业 TOP100”32 位;公司产品奇正®消痛贴膏入选“2022 中国医药•品牌榜”,奇正®消痛 贴膏、奇正®西盖王®铁棒锤止痛膏入选“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外用止痛药”品牌榜,卓攀林®十味 龙胆花颗粒入选“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止咳祛痰药”品牌榜,奇正®消痛贴膏、奇正®西盖王®铁棒 锤止痛膏、卓攀林®十味龙胆花颗粒入选“2021-2022 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 市场准入方面,公司现有核心产品消痛贴膏等 24 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70 个品种进入《国 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 年版)》,36 个产品进入地方省级医保目录,49 个产品进入地方基药目录,12 个产品进入地方低价药目录,2 个产品进入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

研发方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和白脉软膏治疗藏医重大疾病白脉病的示范开 发研究”项目完成既定研究任务。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实现了公司大品种白脉软膏、如意珍宝片价值 挖掘。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组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白脉软膏、如意珍宝片 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与安慰剂相比较均具有显著优势,安 全性、有效性良好,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藏药治疗新方案。

同期开展的白脉软膏治疗 糖尿病远端周围神经病变适应症临床研究也证实,白脉软膏可显著改善 DPN 患者的肢体麻木与疼痛症状。 白脉软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结果提示,白脉软膏可以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 JOA 评分和功能活动。

青鹏软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青鹏软膏可以显著缓解痛风性关 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改善功能活动,研究成果作为高质量研究证据将为痛风患者补充外用药选择可 能。以青鹏软膏、消痛贴膏以及黄水病研究为核心的“藏医理论指导下的藏药现代研究模式构建及应用” 获西藏自治区 2022 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

报告期内,以藏药红花如意丸的成分与机制研究为重点的“藏 药桃儿七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课题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药现代化”重点专项 2022 年度项目立项。报 告期内,公司共发表论文 24 篇,其中 SCI 文章 5 篇;形成专家共识 1 项。 公司持续优化研发体系专业资格认证,构建人才地图,落地人才激励机制。报告期内,研发体系实 现外部行业专家团队覆盖研发全周期,助力公司研发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提升研发质量与带动新产品及 二次开发产品团队能力提升,加速产品上市。

在新药研究方面,催汤颗粒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完成的数据锁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催汤颗粒在 治疗普通感冒(风寒兼内热证)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酸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完 成颗粒剂生产线许可申报并取得批件,为催汤颗粒的商业化验证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正乳贴完成Ⅱa 期 临床研究,工艺优化及验证工作持续推进;消痛气雾剂治疗急性扭挫伤的Ⅱa 期临床研究按计划开展;儿童用药小儿热立清启动临床前药效毒理研究。 资源研究方面,报告期内持续完善小儿热立清颗粒及白脉软膏药材资源评估报告,完成国家重大专 项项目藏菖蒲、藏茴香藏药材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栽培药材面积达到 100 亩,已初具规模。 生产制造方面,用于消痛贴膏自主研发的设备投产,使用后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单工序 生产效率提升 16%;口服产品引进行业先进设备,部分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 16%-70%不等。“奇正藏药医 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按项目计划进度完成相关土建建设工作、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管理方面,公司制定领导力模型,打造具有奇正企业文化基因的管理梯队;搭建财务人才体系,重 塑财务管理团队;运营方面,围绕数据价值提升,统一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夯实数据基础;主数 据项目实现数据质量标准统一下的共享服务。

报告期末,公司贴膏剂库存量同比降低 46.81%,主要是随市场需求变化所导致;其他剂型的销售量、 生产量同比增加 68.46%、58.38%,主要是子公司西藏藏药集团 2021 年 9 月纳入合并范围,2022 年包含全 年数据。

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2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十四五”规划类文件,囊括了医药行业的多个领域。基药986政策、 分级诊疗渠道下沉,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将推动基层市场扩容;网售处方药新规、医疗保险门诊共 济、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给市场带来新机遇;《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发布,预示着中成药集 采时代到来,与此同时,DRG/DIP 医保付费等医改政策的推广落地极大可能制约外用药住院部的推广。

在骨骼肌肉系统中成药外用药领域,公司主要产品消痛贴膏在医疗终端销售额排名前三,白脉软膏、 青鹏软膏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数据来源:米内网 2022H1)。骨骼肌肉系统中成药口服药市场产品品类 多、竞争激烈,公司以独家产品如意珍宝片纳入国家谈判医保产品目录为契机,进入骨骼肌肉系统中成 药口服药市场,丰富了公司骨骼肌肉系统产品品类。针对市场竞争环境,公司将充分发挥民族药的治疗 优势,持续加大学术营销和品牌营销的力度,加强医学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构建,围绕产品发展、渠道 下沉、客户管理、组织变革不断强化营销能力建设,拓展互联网精准营销,全方位多渠道巩固并强化公 司在疼痛领域的市场地位。

公司发展战略

(1)2019-2022“一轴两翼三支撑”战略收官

2022 年是公司 2019-2022 战略周期的收官之年,在“一轴两翼三支撑”的战略思想指导之下,面对 复杂严峻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公司及时调整战术部署,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整体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2019 年-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68.54%,年复合增长率 13.94%;营业利润增长 47.31%,年复合增长 率 10.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 48.20%,年复合增长率 1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 59.79%,年复合增长率 12.43%。

战略周期内,公司在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排 名由第 45 名升至第 32 名。

产品方面,聚焦藏医药优势病种,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线。在镇痛领域,以消痛贴膏、青鹏软膏、白 脉软膏、如意珍宝片为核心,外用止痛品种的销量持续提升,其中消痛贴膏稳居骨科外用中成药三甲; 铁棒锤离散贴成功上市,以创新产品形态为运动人群提供更多疼痛解决方案,上市三年来,年复合增长 超过 80%;口服产品如意珍宝片进入国谈目录,形成了公司止痛产品线同时拥有外用+口服的新格局,年 复合增长率近 300%。

通过并购,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儿科、消化、心脑血管等领域的产品梯队;通过控股 西藏藏药集团,以十味龙胆花颗粒/胶囊这一经典藏药拓展呼吸科市场;妇科产品红花如意丸进入国谈目 录,为妇科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了藏药解决方案。在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公司流感丸、仁青 芒觉等多产品被列入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的藏医药防治方案,临床成果获得肯定。 渠道方面,加强基层和区域分级渗透,城市覆盖从战略初期的 100 个,增加到战略末期的 180+。

此 外,通过零售团队扩容并进行事业部制改革,不断提升零售渠道销售收入占比。组建大零售全渠道的专 业营销组织,布局数字化营销,搭建 O2O、B2C、垂直医疗等数字化平台,持续推动“品牌年轻化”、提 升品牌知名度。

研发方面,申报获得国家“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和白脉软膏治疗藏医重大疾病白脉病的示范开发研究”的立项并完成研究工作,为急性脑卒中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 了藏药解决方案。搭建全生命周期研发技术平台,组建外部行业专家团队覆盖研发全周期,助力研发体 系更加科学规范。战略周期内,公司发布 SCI 文章 15 篇,消痛贴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等产品进入指 南/专家共识 18 份;公司入选“2022 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 TOP50”,排名 31。

绿色智能制造方面,建设完成地处西藏林芝的智能化工厂,提升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及生产管理效 率,公司被评为国家绿色示范工厂;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建设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建 设项目,提升公司主要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能力,以满足公司新战略发展需要。 配合“一轴两翼三支撑”战略实施三期股权激励,助力公司达成战略业绩目标。 战略周期内,公司通过投资与并购向全产业链发展。参股百源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产业链向下游 延伸,探索零售业务;收购临洮藏医院,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打造临床服务、医学研究、藏医传承、人 才培训基地。

2023-2025“双轮驱动、双翼领先、双基保障”战略启动

公司 2023-2025 年战略为“双轮驱动、双翼领先、双基保障”。 双轮驱动是指营销和研发的咬合式发展,其中营销占据了本战略周期的龙头地位,而研发的地位从 上一个周期的战略支持跃升到本周期的战略核心

双翼领先是指资源和制造的整合式提升,其中资源保障进入战略主项,而制造方面则提出了立志成 为藏药灯塔工厂的雄心。

双基保障是指发展数字化共享平台和激活组织的两项重点工作,其中发展数字化共享平台的核心目 标定为科学决策以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而激活组织旨在进行组织再造,从而解放生产力、提高领导 力、培养/吸引高素质人才,作为战略实现的重要支撑。

公司以“弘扬健康智慧·创造生命价值”为使命,以多产品全域营销和藏药现代化为实现路径,通 过研发与营销咬合式推动发展,力争实现“外用止痛药第一,藏药市场第一”的战略目标。

3、经营计划

2023 年为公司“双轮驱动、双翼领先、双基保障”战略的开局之年,公司开启多产品全域营销新篇 章。巩固核心品种消痛贴膏的市场份额,加快重点发展品种铁棒锤止痛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如意 珍宝片在骨骼肌肉镇痛外用、口服市场的增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进一步导入呼吸、皮肤、儿科、妇科、消化、心血管、神经七大领域的产品集群。

在呼吸系统推出十味龙胆花颗粒/胶囊、流感丸、清肺止 咳丸“护肺”家族产品群,以“呼风唤愈”项目为契机,做大呼吸品类。

儿科领域拥有应对甲流安全有 效的九味竺黄散和清热解毒产品小儿柴芩清解颗粒。

妇科领域拥有有养血镇痛调经功效的红花如意丸和 二十五味鬼臼丸。

消化领域发育仁青芒觉胶囊、六味能消胶囊“善胃”家族产品。

通过多产品组合发展, 逐步加大公司在不同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发展多模式营销,聚焦重点市场,渠道下沉、做大基层,深 耕 KA;深入拓展 O2O 和电商渠道、发展垂直医疗,搭建线上产品供应链体系,建立线上渠道多元业务合 作模式;以学术营销和品牌营销双轮驱动,提升“奇正”品牌的影响力,全渠道发展数字化业务,打造 数字化营销新生态。通过多产品全领域覆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方案,实现公司全品种共同增长。

研发方面,根据“藏药现代化”战略目标,坚持精准研发,着眼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布局藏药 优势品种,持续推进新产品开发及大产品二次开发。以产品为中心、以疾病为导向,围绕优势领域的优 势病种、优势人群、优势环节、优势阶段提供藏药的优效解决方案;以藏医药传承转化研究、产品证据 构建与质量提升、产品安全、准入为抓手完成大品种标准化顶层设计,打造藏药治疗优势下的产品集群; 搭建经皮给药研究及评价技术平台、研发管理数字化平台,建立公司藏药产品全周期一体化研发平台。 做通国际,探索战略品种的海外注册。

生产制造方面,在保障安全生产、环保达标、合规经营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改进,提升外用制剂 质量标准及口服制剂生产效率;开展藏药炮制工艺标准化工作,修订炮制工艺流程和制定企业内控标准。 按计划完成产品技术转移相关工作。“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并实现部分生产线投产。

资源保障方面,持续推进核心药材资源调研及基地建设工作,核心药材资源保障工作按规划实施, 战略品种基地化率不断提升。 职能管理方面,基于公司战略开展组织管控项目,厘清部门主要职责、优化现有组织架构、业务流 程以及分权体系;打造人才供应链、人才梯队及人才培养,绘制领军及关键人才地图并选拔,推动中高 层人才盘点、实施各级领导者领导力发展项目,推动内部有序轮岗;优化营销体系绩效评价机制,制定 中长期激励方案,构建公司、管理者、核心骨干利益共同体。财务方面,打造数字化共享平台,实现业 财税资一体化,支持业务精细化管理。全面推动运营数字化进程,构建公司数字化蓝图 1.0 版。

可能面对的风险

(1)医药行业政策方面

随着国家深入医疗改革各项政策的发布和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地,国家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常态化,医保谈判常态化,DRG/DIP 推动医保支付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通过各项政策的发布以改变医疗行为,降 低医院不合理用药比例,带来药品价格进一步下降,药企的药品利润空间持续缩减,可能会给公司带来 盈利风险。 近年来,中成药集采已在多地开展。2022 年 9 月 10 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成立,来自 30 个 省份的代表组加入,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下,开展中成药的带量采购。2023 年 3 月 1 日,国家医保局 发布《关于做好 2023 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到 2023 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 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 450 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 130 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 盖。2023 年 3 月 27 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 稿)》,意味着湖北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集采进入快车道。中成药纳入集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企业。 此外,随着基药“986 政策”的推进,明确督促医疗机构优化用药目录和药品处方集,促进基本药物 优先配备使用,提升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国家力争实现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 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 90%、80%、60%的目标,公司非国家基药产品在市场 准入及临床应用上会面临受限风险。 应对措施:持续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及执行细则,从管理和产品等方面着手提升企业品牌竞争 力和产品临床价值。精细化管理,加强组织建设,逐步推进省区分线管理制度,激活组织活力,建立专 业的独立学术推广队伍。渠道下沉,布局并发展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市场,优化各渠道资源匹配。学术 引领,专业驱动,合规经营,加大对产品基础研究、临床价值、高等级循证医学研究的投入,完善各产 品循证证据链条,提升产品临床价值及产品竞争力,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

(2)研发风险

药品研发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周期性长、风险相对较高的特性。随着国家对药品临床研究质量和产 品临床价值明确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药品研发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原则不断发布,药品研发人员 流动加大特别是临床研究人才流动加剧,将促使企业在临床研究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在重点投入具有明确临床价值新药的前提下,对标市场发展 形势和政策要求,全面分析产品研发在“全生命周期管理”内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采取应对措施,提 前规避风险发生:一是加大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力量的配备和对后备人员的培养;二是紧跟医药技术革 新形势,更新现有硬件设施;三是聘请外部专家顾问在研发全周期予以指导、设计、评估等,构建研发 科学规范支撑保障体系;四是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学习,规避政策性风险发生,主动加强 GCP 和相应的培 训,加强与 CRO 公司的合作,通过内部稽查制度建立、完成研发质量体系建设和聘请第三方稽查等方法来保证研发的质量和速度。

$奇正藏药(SZ002287)$ $羚锐制药(SH600285)$ $片仔癀(SH600436)$ 

全部讨论

2023-07-01 09:09

中药贴膏剂通过经皮给药的方式可有效缓解骨痹、软组织损伤、附骨疽、关节炎、颈椎病等骨关节疾病的疼痛,延缓疾病进程,代表药物有消痛贴膏、云南白药膏、通络祛痛膏和骨通贴膏等,近年来中药贴膏剂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健康消费升级及医药创新政策落地等因素驱动下,贴膏剂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2019-2021年奇正藏药以及羚锐制药的贴膏剂营收来看,奇正藏药和羚锐制药的贴膏剂营收一直呈现稳步的上涨趋势,2021年该业务各自的营收分别为12.72亿元以及16.24亿元,且羚锐制药贴膏剂的营业收入始终高于奇正藏药。

2023-07-01 09:05

兄台可否详细对比一下奇正藏药和羚锐制药产品的优势和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