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5

$金域医学(SH603882)$  说说金域医学

新冠疫情让哪些企业挣了盆满钵满的,除了新冠疫苗企业外,可能就是第三方独立医学检测机构了,金域医学是ICL的龙头企业,自然是获益匪浅。

1,公司业务

    金域医学主营是医学检测业务,就是为医院等机构提供的医学诊断检测服务,主要包括六大类,理化质谱检验,基因组检验,病理诊断,生化发光检验,免疫学检验和其他综合检验。

    这些业务相当于医院的检验科,病理科,在医院最常见的就是生化发光检验,理化质谱检验,病理诊断等。一个三甲医院常见的检验项目只有600多项,而在金域等第三方独立ICL机构,检验项目多达2800项,主要是做一些医院没法做或者不愿做的检验项目。

    今年以来,金域医学股价不断下行,市场普遍预期新冠检测业务是不可持续的,高峰期已过。但第三季度季报出来后,业绩表现亮眼。前三季度营收86.17亿,同比+47.87%;实现净利润16.72亿,同比+58.52%;拆开来看,第三季度营收31.62亿,同比+34.39%;净利润6.13亿,同比+22.84%。

    这个业绩是在去年疫情的基础上取得的,非常不容易。从业务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新冠核酸检测数量为1.7亿份,其中一季度检验3300万人份,二季度6700万人份,三季度7000万,而去年全年累计才检测3200万份,说明了什么?疫情的防控并没有因感染人数的大幅减少而放松,核酸检测成为常态化检测。

    金域的非新冠常规检测收入52.61亿,同比增长33.34%,其中35%的业务来自三甲医院,同比提升4.5%,血液疾病、实体肿瘤、神经&临床免疫诊断业务高速增长,说明了它的特检业务在快速恢复高增长,同时和三甲医院的合作更加紧密了。

2,需求

    我国ICL产业起步很晚,萌芽与上世纪80年代,到2019年我国医学检测市场规模4640亿,第三方占比8%,只有370亿的市场,而且竞争者众多,独立医学实验室多达1500家以上,大部分是地方小型实验室。

    我国ICL需求高速增长,但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仍然很小,金域来说,独立第三方市场占比14%,相比美国两大巨头LabCorp 和 Quest (LabCorp2018年就达到100美元, Quest达到84亿美元),其垄断了ICL70%的份额,国内龙头企业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我国ICL的需求动力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医改政策的深化,推动DRGs,分级诊疗的政策实施落地。提升我国医疗卫生防控水平,加大公卫体系,疾控系统的重视和投入是国家基本共识,形成了ICL长期的基础逻辑。

    二是,医疗机构的外包需求趋势。医改后,院内检验科由利润中心变成成本中心。常规检测项目(如血检和尿检)外包动力不足,但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新技术的检测项目基本选择外包,这些项目医院去做,样本量小,没有规模效应,没有成本收益比,自然会选择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

    三是,新型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如基因组检测(NIPT),免疫学检测等,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更有动力去推动,使得其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形成正反馈。

3,竞争格局

    ICL整个市场格局基本定局,金域、迪安、艾迪康达安基因四家公司占据了垄断地位,其中,金域医学是绝对的龙头。

    金域凭借严格的质量体系,检测项目齐全、布局实验室最多、专业的冷链物流系统,形成了它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ICL极大受益于医疗改革,随着医保控费整个行业都是在不断增长。金域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市场领先,横向扩张体检、司法鉴定、食品检测、CXO、冷链物流等领域,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掌握大量检测诊断数据的金域,手中握着的可是一个金矿。

    前段时间IVD的集采传闻,把新产业,安图生物等一众体外诊断试剂企业成立市场弃儿,IVD集采不是不可能,医院能够享受集采降价的好处,ICL会被价格歧视吗?自然不会。


    

    

全部讨论

2021-11-24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