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地产断尾求生,“有家便利”何去何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今日话题   @价值投机张   $新力控股集团(02103)$   $红旗连锁(SZ002697)$   $FAMILYMART UNY HLD(FYRTY)$  

9月20日,江西大地产商“新力控股”股价暴跌超87%,市值蒸发约120亿港元。

暴跌让新力控股资金流问题浮出水面——截至今年6月底,新力控股在手现金140亿元人民币,未来一年到期债务132.4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73.5%。

也让市场惊见,新力地产投资的便利店业务“有家便利店”在上个月已经悄然做了剥离。

实控人为新力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园林的“新力科技”,8月12日退出持有的“有家实业”80%股份,有家便利总经理张磊接替张园林担任法人。“接盘”有家便利的江西年月日贸易有限公司,张磊为其实际控制人。

“新力地产过去已赔进去好几个亿,在两个月前明确不再对有家便利做投入。”市场人士说,新力控股断尾求生意图明显。


有家便利


“有家实业有限公司”前身是“江西新力友家实业有限公司”。后者成立于2015年12月。

2017年3月,在武汉Today便利店以张磊为首的5人团队(Today商品采购负责人张磊、建设负责人李见、IT方面负责人夏小平、营运方面负责人史海东等)“出走”新力友家。随后不久,“新力科技”注资3亿元,更名成立“江西有家实业有限公司”。张磊出任有家便利总经理。

在张磊等团队加盟前,“有钱、啥都想投资”的新力地产,在总部南昌有少量开店,作为一些地产配套商业。张磊等团队加盟后,新力地产的零售业务找到了团队,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往大了做”。

按李见公开的说法,“一共跟老板见了两次面,就确认了合作。(我们)只要了5亿,对方一次性批了10亿的资金。”

2017年5月,有家便利南昌第一家店开业。新力地产总部所在的南昌,并非适合便利店发展的沃土。天虹旗下微喔便利店,更早开始联手南昌当地政府部门,试图在南昌发展便利店,在当年关闭全部18家门店,黯然退出。

有家便利改以武汉为中心。有家便利已离职员工告诉《商业观察家》,进入武汉源于张磊等创始团队在Today的经历对武汉市场比较熟悉,其次是武汉市场经济收入符合便利店业态发展指数,第三是缘于东家新力地产在武汉也有一些物业资源。

南昌首店仅开业4个月,张磊团队进驻武汉成立了分公司。

似乎“是与前东家Today闹的很不愉快”,有家便利的当时举动,被市场很多解读为“杀回武汉”,“追着Today打”。

有家便利对外称,Today半年未付薪资才导致管理团队被迫出走。而Today方面的表述是“Today创始人宋迎春再三挽留却不被尊重”,后Today方面还diss张磊等离职团队“只是中层,不是高管团队”。

但是从品牌标识、开店选址、门店经营等诸多外在层面来看,有家便利进入武汉被认为贴Today而行,比如都是黑色招牌主KV,都以武汉市场为中心,建店之初就自建重投鲜食工厂等。到2019年底,有家便利在武汉据称覆盖到200店。

进驻南昌、武汉的同一年12月份,有家便利在长沙开了第一家店。2018年5月,有家便利进入广州开首店。2年时间,有家便利开了300多家店,进入到5个城市。在武汉,张磊等团队操盘的有家便利开始超越前东家Today,据称在武汉门店已经接近500家门店。

按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底,有家便利有992家连锁门店。但是业内知情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这个数据系企业各家自报,与实际出入较大。“有家便利”的门店数包括计划开店数。截至目前,有家便利仍在卯足劲冲刺要开出第1000家门店。


切割止损


4年近1000店,有家便利过往呈现的扩张故事,与此前倒闭的邻家、全时等过于类似。只不过背后的“东家”从金融资本换成了地产商。

“为什么有家能快速发展,要感谢新力集团的鼎力支持。”张磊曾公开称,两年进五城,加盟比例只有20%,尤其是前期有家便利完全缺乏品牌影响力,只能采用直营开店的重模式——品牌力弱,单店亏损大,供应链体系不完善,进入五个城市只有三个物流体系,区域扩张太快导致人才不足。

在已经有中百罗森和Today的“已经很难打了”的华中便利店市场切开口子,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倚赖新力地产的钱“生砸”。

接近有家便利的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过去几年来,有家便利亏损达6亿元人民币左右。此前张磊也公开表示,“有家便利单店亏损,尽快把亏损降下来是公司首要目标。”

按照李见的公开介绍,有家便利的投入比较重,在前期门店初建就开始投资2500万元,自建日产10万份鲜食及烘培产品的中央厨房,及自有物流体系。门店前期不足导致后端产能的亏损是巨大的。

基本上折算下来,每一家有家便利店落地之前,建物流、做鲜食、租门面,进货装修一整套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投入60万,这些费用有家来承担。

人力成本方面,有家便利给大部分门店标配现制鲜食的加工厨房,这部分人力成本就比一般便利店要高。

后期有家便利的内部加盟成本方面,据李见的测算,有家便利每个月定额拨付运营人员工资,许多员工1个月的平均收入在1.5万元。有家便利向合作经营的员工收取的费用是6万元的内部加盟费和20万元货款押金。

看上去,有家便利完全是亏本投入在做内部加盟的生意。

“开一家店建店投资就要几十万,这么短的时间开店,而且刚开店生意都不会很好,有家便利的总部没有说好好地在管理,店铺更不好好管理,有家便利的创始团队很多都是‘挖角’——‘挖角’虽然是便利店行规,但不同系统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和逻辑,创始团队本身也都只是全家的中层(课长、主管级别为主),后期对自己的成长提升做的也不够,所以有家便利当然会水土不服。”业内人士称,有家便利“被弃”的现状并不意外。

“有家便利最近两月来一边在积极接洽、求助各路资本接盘,一边则在加码冲刺第1000店的开业,一些本来应该调整关闭的门店现在也不敢关。”业内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有家便利“东家”新力地产已经赔了几个亿了,大概在两个月前开始明确,不再对有家便利做任何投入。

从股权变更上来看,新力地产止损、切割的意图比较明显。“有家便利”的经营主体“有家实业有限公司”现由江西年月日贸易有限公司持股80%,南昌尚力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0%。前者为张磊上个月6日注册的实控公司,后者为张磊、李见、夏小平、史海东、张晓涛等有家便利创始经营团队的合伙人公司。

持股80%的广州伊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有家实业有限公司下辖的7家全资子公司(有家实业(湖北)有限公司、江西有家实业有限公司、有家实业(湖南)有限公司、深圳市有家实业有限公司、广州有家实业有限公司、佛山有家实业有限公司、湖北旭康食品有限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及实际控制人均变更为张磊。

目前,仅有新力地产集团董事长张园林妻子吴承萍100%持股的南昌市顶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还以0.01%的股权担任南昌尚力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身份。

有家便利其他业务,看上去已经与新力科技、新力集团、新力地产都没有了任何关系。


寻求接盘


“两个月前,张磊跑去找顶新集团,希望顶新能收购有家便利,顶新提出要看有家便利的财务报表,最后没有谈成。”接近双方的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目前有家便利陷入尴尬的待价而沽境地。

张磊等有家便利店经营团队,核心为“前全家系”——各个业务部门基本“挖角”全家便利店,均为中层的课长、主管级别。比如张磊此前在全家担任鲜食课长等职位,李见在全家从事过开发课长等职位。

实际上,全家并非有家便利唯一接洽的意向“接盘侠”。《商业观察家》从多个信源获悉,有家便利拜托坊间人士帮忙寻找接盘买家的似乎不在少数。

市场人士也有揣度:罗森或许也是意向接盘方。《商业观察家》就此求证罗森中国方面,对方表示“目前暂时不考虑。”

比较现实的是,眼下有意向、有能力接手近千家便利门店的买家实际上并不多。一方面是有家便利的整个资产价值需要重估、复核。一方面是当下线下便利店投资相较有家便利创立开店的2017-2018年已大为降温。

便利店业态适合国民收入所得在3000-5000美金以上的城市,且只适合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在南昌、武汉等地的有家便利门店,据称单店经营能力一般,比一般杂货店略好,5000-8000元日商水平,但因为本土便利店大概有四成左右销售来自香烟,因此其相比全家便利等门店的整体盈利能力是很有悬殊的。“本业未精耕细作,反而舍命狂奔,只会赔的更凶”。

据称,有家便利一些供应商欠款有达数百万上千万。在总部资金断流的现实下,有家便利却还在要冲千店,希望“借千店数字唬唬外行投资人,以此续血。”

“接下来,就看有家便利的腰弯不弯得下来。”市场人士分析,中秋以后便是进入了便利店的淡季,一直要等到明年春节过后即农历2月以后才会开启旺季销售,2021年的这个冬天对于很多便利店企业都会很难过。

而,已遭遇资金断流的有家便利,首当其冲。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