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深一度】走进医疗板块,硬核科普来了!(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中报季刚刚落幕,A股生物医药板块近500家上市公司交出2023年半年度成绩单。其中,医疗服务、中药、零售药店等板块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接上回医疗科普【研究深一度】走进医疗板块,硬核科普来了!(一),本期中欧医疗投研团队继续为大家解读医疗产业链中游——药品和医疗器械两大领域。

首先来看药品,按组成成分可以分为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和中药。生活中接触到的中药饮片、中成药等都属于中药。其定义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及其加工品。

化学制剂,顾名思义是通过化学合成、半合成、全合成等方法得到的最终药物制剂。

生物制品,是利用生物体、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药品,常见的包括疫苗以及医院内使用的一些治疗用生物药。

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在开发思路上有一定相似性,本文统一分类成仿制药、创新药及其他(血制品、疫苗)进行介绍。

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创新药,通常指的是(1)境内外均未上市的药品;(2)在已知活性成份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症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3)对境内或境外已上市制品进行改良,使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有改进,且具有明显优势的生物制品。

具体涵盖小分子创新药、大分子创新药、核酸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这是医疗板块里科技属性较强的子行业,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目前国内创新药占医保比重还比较低,在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之下,中国创新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如何评价创新药企的实力?可重点关注企业的三个指标——产品管线、销售、国际化产品管线代表了企业的创新实力和长期空间,相当于游戏人物的技能条,技能越多(管线数量)、等级越高(产品创新水平更高)代表能力越强;销售则可以把好药品的商业化价值最大化;国际化则代表了企业在全球维度的创新能力。

我们常听到First-in-Class(同类第一)、Best-in-Class(同类最优),前者是指从0到1的里程碑式产品,是真正的创新首发;而后者则是跟进产品中效果最好的。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具备差异化和“Best-in-Class”潜质的创新药项目更具成长潜力,也有望通过license-out等方式加速国际化步伐。

研究创新药行业,靶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要素。靶点指的是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合部位。以近期关注度高的GLP-1类药物为例,血糖-胰岛素-糖尿病-肥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GLP-1指的是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从肠道分泌的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物质之一。通过开发药物作用于GLP-1受体靶点,就可以增强胰岛素分泌,进而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达到降低血糖和减重的效果。

仿制药是指专利过期,具有与原研药品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制剂。仿制药行业发展相对成熟,更多是“品种+销售驱动”。从销售端来看,受集采影响,行业正逐步从渠道驱动转型为质量、成本优势驱动。

因此,长期来看,品种线丰富度、质量以及价格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目前仿制药企业发展方向为延伸产品线、争取规模和成本优势、研发难仿品种、转型创新。部分转型较早的传统制药企业,其核心盈利点正逐步从成熟业务向创新业务切换。一方面仿制药集采过半,企业成熟业务逐步稳定;另一方面,企业创新业务经过多年培育,也陆续进入收获阶段,为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同时老牌制药企业的平台与体系化优势在新业务方面亦逐步显露。

根据是否属于免疫规划,疫苗整体分为一类及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免疫规划疫苗,依照政府的规定免费向公民提供接种的疫苗。一类疫苗定价较低、公益性更强,安全性是比较重要的维度。

二类疫苗,是非免疫规划疫苗,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比如近年来大家熟知的HPV疫苗、13价肺炎,消费属性比较强。

“创新+消费升级”是疫苗行业的发展推动力。国产疫苗尤其是国产二类苗的安全性、保护效力与范围不断提升,多糖到多糖结合、单苗到联苗、单价到多价的产品升级等等,带动二类苗国产渗透率的提升,具有创新能力的国产疫苗企业更有成长性。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成人老龄化品种也有不错的成长空间。

血制品行业有一定壁垒,其增长相对稳健,主要关注行业供需关系以及终端需求拓展情况。供给角度看,血制品里最大的一个品种人血白蛋白50%以上仍依赖进口;从需求角度看,国内的血制品产品的临床开发适应症少于海外。所以,我国的血制品市场规模依旧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对于血制品企业,一是看浆源获取能力。重点关注血制品企业新开浆站的情况以及单浆站采浆量的提升可能性。二是看制造工艺以及生产品种数量。国内各家血制品企业能够实际产生批签发的产品各家分化比较大,需关注血制品企业研发管线的变化。

中药产业链环节众多,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中药材)、第二产业制造(饮片、配方颗粒、院内处方中药、OTC中药)、第三产业流通和健康服务(中医院诊所)。

这是一个兼具消费和创新属性的行业。比如日常生活中买的感冒类中成药、心脑血管保健类中药,大家更信赖大品牌,产品也存在长期涨价的现象,具备消费属性。而中医经典名方、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新型饮片等,又是中药创新和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供给端受政策支持加强的影响,中医药产业服务能力不断优化。需求端来看,在中医药文化培养的大环境下,中药逐渐成为自我诊疗的重要解决方案,中医药诊疗人次增长、整体渗透率提升。

医疗器械一般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等,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和生命科学上游有点类似,器械行业也分为设备及日常消耗的耗材。

设备涵盖了许多细分,既涵盖我们日常体检时接触到的医院内的“大家伙”——B超机、CT等,也有家用的血糖仪等。

耗材可以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其中低值医用耗材则是指临床普遍应用的价值较低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如纱布、手套、注射器等;高值耗材一般指专科使用且价值量更高的产品,根据具体用途可分为血管介入类、骨科类耗材、神经外科耗材、电生理耗材等。

集采、创新和国际化是器械行业的关键词。一是创新正逐步推动设备领域的进口替代。比如, CT、MR等中大型影像设备是现代医疗检测必需,过往由于性能差距大,基本都是采购进口,现在部分国产企业已经能实现主要核心零部件到整机自产,市占率快速提升。二是集采。在骨科耗材、种植牙、心脏支架等领域集采正落地实施。三是国际化,在大型影像设备、IVD等领域国内企业正实现国际化的突破。

中欧医疗研究团队:创新药投资的底层逻辑是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和疾病谱的变迁,主要有两条主线:“做好药”和“卖好药”。

(1)“做好药”是创新药投资的科学属性,就是围绕患者的真实临床需求(比如没有药可以治疗的疾病,现有药物疗效不足或者安全性欠佳或者使用不便)开发新的靶点&新的机制、能够满足患者需求的更好药物,同时也是创新药标的选择的核心逻辑

(2)“卖好药”是创新药投资的商业属性,创新药的市场潜力(潜在销售峰值)是投资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当企业通过自身销售能力建设或对外授权,把药物的品性传递给医生和患者、将药物的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企业实现创新研发-商业化-盈利反哺研发的完整商业模式,创新药标的才具备长期成长价值。

中欧医疗研究团队:中国制药行业经历了仿制药、Me-too/Me-better仿创药、创新药几个大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由快速仿创向真创新的蜕变,国际化也初见端倪。

早期制药行业主要是仿制进口过专利期品牌药,品种集中在抗感染、心脑血管等领域,比如抗感染的头孢、心脑血管的他汀类仿制药等。2015年药品审评政策改革以来创新药蓬勃发展,国内的创新药依靠人才红利和研发效率在海外已经验证的靶点上实现快速研发跟进,集中在肿瘤领域,比如PD-1单抗等,总体以Me-too/Me-better仿创药居多。

而现在,随着国内技术积累和提升,企业快速缩短了和海外的差距,在细胞治疗、自免领域等实现国内率先上市。同时,越来越多的产品和企业受到了海外大药企的青睐,达成合作开发。

#涉嫌操纵证券市场,东方时尚实控人被批捕# #重磅!央行宣布降准# #创业板能守住2000点吗#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F003095)$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F003096)$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C(F006229)$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