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经济奇迹花落这里?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8

这两天的基金新闻我比较关注这一条:《见证历史!两地互挂ETF上市!》。

根据消息,“12月1日,首对沪新互挂产品——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与南方东英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分别在上交所和新交所同步上市,标志着沪新互挂ETF正式启航。”

这意味着,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投资有多了一个方向。

从资产的相关性来看,这只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是有研究价值的,所以本文简单梳理一下,梳理的过程于我自己也是学习的过程。

指数简介: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英文名称:iEdge Southeast ASIA+ TECH Index。指数代码是:ASIATECP.GI。

基日是2011年11月28日,基点是1000点,发布日期是2022年11月28日,发布机构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旨在追踪东南亚新兴亚洲市场前30大科技公司的表现。指数涵盖主要从事技术相关行业的公司,如信息技术、软件和咨询、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和制造、零售和媒体服务等。

指数由30只股票组成,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每只成分股权重上限为10%。成分股来自东南亚和新兴亚洲市场,包括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此外,印度公司必须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才具备纳入资格。泰国上市公司可通过其无投票权存托凭证(NVDR)获得纳入资格。

样本空间及选样方法:

1)国家资格(按注册地分类):印度、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

2)行业资格:依据FactSet RBICs深度行业分类: a.行业包括:商业服务、消费者零售、消费类汽车和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和制造业、食物和日用品零售、硬件,和产业服务等; b.行业不包括:能源、医疗保健、部分公共服务分类、部分移动通信分类。

3)收益要求: a.大于40%的公司收入应该来源于合资格的行业;对于已被包括的成分股,该门槛为30%; b.对于新加入的综合集团而言,科技相关的收入门槛是 50%,对于已被包括的成分股,该门槛为40%。

4)流动性要求: a.自由流通比例要求:新成分股:≥12%,现有成分股:≥10%; b.每日交易流通速度要求:新成分股:≥0.1%,现有成分股:≥0.08%。

5)选股范围:指数由自由流通市值排名前30的公司构成(基于个股的外国投资者持有限制进行调整)。

6)权重限制:个股最高权重为10%,印度公司合计最高权重为50%。

调整频率: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每季度(即3月、6月、9月和12月)对指数进行一次审核,指数审核结果将在审核当月第二个星期一有效实施(如遇假期,则在下一个交易日实施)。

行业分布:电子元器件和制造权重最高,占比24.74%,行业排名靠前的还有软件和咨询,占比22.20%,综合零售,占比16.84%,食品和日用品零售,占比14.03%……

按上市地点来看,美国占比最高,达到了42.80%。其次是泰国占比16.70%,印尼占比15.8%,马来西亚占比12.10%,新加坡占比11.90%……

如果采用GISC行业划分标准,可以看到主要行业权重是电子设备、仪器及元件占比20%,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占比17%,IT服务占比10%,综合工7业占比10%、娱乐占比10%、传媒占比10%,专业零售占比7%……

从成分股所属国家来看,马来西亚最多,占比30%,其次是泰国占比23%,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各占比20%,印度仅占比7%。

从业务收入地域来看,印尼占比最高,为24.60%,其次是美国占比15.60%,新加坡占比9.9%,马来西亚占比9.6%,中国占比6.0%……

成分股主营业务介绍:按成分股权重排序,权重数据来源:新交所、南方东英,截至2023年9月29日。$东南亚科技ETF(SH513730)$ $工银印度基金人民币(F164824)$ $天弘越南市场股票A(F008763)$

从市值来看,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成分股分布较为均匀,涵盖了大、中、小盘股,兼具价值与成长性。据wind数据统计,该指数中低于10亿美元的小盘股约占33.33%,高于50亿美元的大盘股约占23.33%,成分股中最小市值为0.87亿美元,最大市值为697.52亿元。

从收益表现来看,以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基日2011年11月28日为起始点,截至2023年11月24日,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年化收益率为8.1%,高于中证东盟80指数(0.9%)、MSCI亚太地区指数(3.2%)等市场指数。另外,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和历史最大回撤也明显高于另外两类指数

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长期收益率跑赢主要东南亚宽基指数与科技指数,我们对恒生科技指数相对比较熟悉,如果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业绩基准——

根据广发证券研报数据,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全收益指数、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净收益指数基日以来年化超额收益率分别为5.54%、8.01%、7.77%

不过,该指数走势的相对强势是自2020年4月开始的,爆发力明显优于MSCI亚太地区指数以及衡量东盟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等)龙头上市公司股价表现的中证东盟80指数。

近年来,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在海外主要成长指数中表现突出。特别是指数的弹性明显高于同类指数,而长期净值表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基本相当。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柏瑞基金,截至20230929

从基本面上看,这种净值弹性可能更多来自其业绩弹性。

指数估值水平:

◎资料来源:Bloomberg,20230307~20231106

具体的投资逻辑,以及本文的参考资料详见——

一、华泰柏瑞基金:

【1】现在,关注东南亚市场

【2】首只可投泛东南亚科技产业的ETF究竟有什么名堂?

【3】A股反弹时刻为啥关注东南亚机会?

【4】泛东南亚市场的投资主线是什么?

【5】五问五答东南亚科技ETF

【6】下一个经济奇迹花落东南亚?

【7】重磅上新!东南亚科技ETF亮点连连看

二、华富证券: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兴市场机遇

三、广发证券【广发策略】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汇聚泛东南亚优质科技企业

本文不是推荐,如果认可逻辑想上车的,建议控制好仓位,讲究一些建仓、加仓的技巧,做好涨跌都心中有计划。

我的文章基本是基金梳理笔记,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揭示: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本人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时,应认同“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导致的投资风险及亏损,由基金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及相关风险,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球友福利@雪球基金#寻找热爱基金的你#@华泰柏瑞基金

全部讨论

2023-12-03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