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六年同类业绩前30%的基金,未来一年跑赢同类平均的概率有多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7喜欢:18

昨天的文章《再好的基金经理都会遇到差的年头》一文里提及,“研究表明,当一个股票基金经理6年的累计业绩能够排在行业前30%的时候,后面一年跑输行业平均的概率是94%,意味着再好的基金经理都会遇到差的年头。我们有时候会特意选择一些业绩比较中庸的基金,或者业绩比较温和的基金。”

如果站在2020年末,按这个策略选择业绩靠前的基金经理,他们2021年表现如何呢?我们下面来求证一下。

要求基金类型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基金三种),基金经理上任时间在2014年12月31日(含)之前,至2020年12月31日满六年业绩,至2020年末时基金的同类业绩在前30%。合计得到56只基金,剔除多份额的C类基金剩余55只基金,好奇不好奇他们2021年的表现呢?继续往下看。

55只基金按照基金的规模排序如下(表1),最后两列数据是最新一期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和股票占比。这些基金都是截止2020年末业绩在同类排名前30%的基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12.9

55只基金由50位第一基金经理在管理,其中毕天宇、孙芳、王宗合、赵晓东、周蔚文各2只。

55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当前的任职年化回报排序如下(表2),业绩靠前的有易方达陈皓、民生加银孙伟、建信陶灿、建信姜锋、兴全谢治宇等,这个榜单需要结合上任时间点和时长来看。很牛的朱少醒就被排到榜单中游去了。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12.9

表1和表2只是最新一期2021年Q3的基金的概况,接下来才是最核心的数据,见下表(表3),第5~7列数据是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这六年里基金的业绩表现,第7列均小于30,说明业绩在同类排名属于靠前的30%那部分基金。第8~10列数据是2021年截至12月9日的表现,最后一列第10列如果小于30则表明业绩依旧排在了前30%,我给标了颜色。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12.9

所以,前六年(2015年~2020年)业绩排在前30%,后一年2021年(差20天左右满一年)业绩排在前30%的有24只(占比43.64%),未能排进前30%的有31只(占比56.36%)。

我怎么就觉得文首提及的那个观点有点不对呢?说是研究表明当一个股票基金经理6年的累计业绩能够排在行业前30%的时候,后面一年跑输行业平均的概率是94%,但实际好像不是如此。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过去六年业绩靠前,我不就得卖出了?这个观点的出处我罗列一下,以免大家说是我说的:

将24只今年业绩排在同类前30%的基金罗列如下(表4),在2015年~2020年这六年他们业绩排在了前30%,2021年依旧再一次进入前30%。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12.9

将31只未能在2021年进入前30%的基金罗列如下(表5),毕天宇、赵晓东、余广的业绩在前30%-40%之间还是可以的,在前50%就算跑赢了同类平均,所以谢治宇目前48.04%今年也算跑赢了同类平均,而朱少醒目前69.66%今年跑输了同类平均,当然单年度的要求对基金经理太苛刻了。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12.9

榜单尾部的几位在2021年就惨了,业绩垫底了,有鹏华基金梁浩、汇添富基金雷鸣、鹏华基金王宗合、长城基金杨建华、融通基金邹曦、易方达基金萧楠等,今年的风格可能不在他们这儿,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新增资金左侧布局,我觉得定投榜单尾部的基金可能会有不错的机会,当然必须是您认可的暂时落难的基金经理才好。

在我看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了短期业绩,选择基金经理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只为了短期业绩,新手也能打死老师傅这种事也时有发生,但是如果奔着长期持有以期获得超过平均收益,那么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还是我们的首选。

能够在一年前买到当年的冠军基金这种概率有多大?哪怕是在一年前能买到当年业绩TOP10%基金我都觉得运气成分更大一些。所以如果每年都能跑赢平均,连续几年下来就是优秀的基金。

权益类基金穿透资产持有的就是股票。股票高估后可能还会继续高估继续涨,股票低估的可能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低估就是不涨,世上没有不想做好业绩的基金经理,但基金经理也不是神,比如业绩那么牛的朱少醒,也是满仓穿越牛熊来运作自己的基金的,2021年就跑输了同类平均……放低短期的预期,平淡一些对待短期的业绩才是一个合格投资者应该秉持的心态

都说股票价格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基金经理其实也差不多,历经牛熊被市场筛选出来的老资历基金经理值得我们珍惜,没必要因为短期一年的不如意就抛弃他们,当然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非仅资历一个因素,比如我目前还比较关注在管规模等。

本来本文就要结束了,但是还想提一下,后一年2021年(差20天左右满一年)业绩排在前30%的有24只(占比43.64%),未能排进前30%的有31只(占比56.36%)。但是业绩排在前50%的如果您统计一下,发现会有24+8=32只(占比58.18%),排在后50%的有31-8=23只(占比41.82%),所以前六年排在前30%还是比较不错的,毕竟下一年有58.18%的概率能跑进前50%。不过样本数量不是太多。

所以问题又来了,截至2021年12月10日当下过去六年没有更换过基金经理、业绩在前3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又有哪些呢——基金类型是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三种,当前规模在1亿元-50亿之间,多份额仅保留A类,按照这个要求筛选后,满足要求的有141只基金,按照过去六年的业绩排序如下:个人建议对这个榜单前面的基金经理多看几眼,杜洋、蔡目荣、蒋璆、周海栋……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12.10

大于50亿元的基金我也罗列一下:选择规模太大的基金需要谨慎。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12.10

本文仅是个人投资思考和阶段性梳理,不作为投资建议。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寻找热爱基金的你#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创作者中心       @大马哈投资       @复来指数投资       @懒人养基       @投基联盟       @指数基金       @投资闲记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全部讨论

2021-12-11 19:12

我觉得券商中国是瞎写,前面6年业绩前30%,第7年就几乎肯定不行太扯。

2021-12-13 13:09

行业均衡基金比较有意义,如果市场持续偏好不变六年也没有意义。

关注50亿以下的规模应该能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

2021-12-11 12:44

作者辛苦了,我看的有点眼睛花了

2021-12-13 18:27

汇添富价值精选和汇丰晋信大盘非常像,都姓汇。都是大盘价值,基本都是连续七年跑赢市场后今年变弱。大盘价值偏好拖累的,基金仍然是长期稳定收益优秀的。


$汇添富价值精选混合(F519069)$ $汇丰晋信大盘股票A(F540006)$

2021-12-11 11:09

能否出一期混合基金(不重仓单一行业那种)过去几年业绩和21年业绩之间的业绩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