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美元押注“马蜂窝”,旅游变革中寻找创业新机遇丨投融界研究院012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为投融界研究院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2015年一封仅有10个字的辞职信火遍全网——“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简单的辞职理由,引发人们的热议。

在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面前,大家调侃“诗和远方”,也争论996“正义”与否。

而随着生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旅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如此迫切。更多的人,辞职也好,休假也罢,选择踏上旅程,去探索未知,去感受不同文化里的精彩世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55.39亿人次,收入5.13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6%和12.3%。入境旅游1.41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7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3.0%。

与越来越多准备去放飞自我的旅行者相比,个旅游产业以及身在其中的从业者、创业者们,是否真的做好准备、找准方向了呢?

01 十年磨一剑,捅破“马蜂窝”

十年前,定位打造“靠谱有爱的旅游攻略”,马蜂窝旅游社交网站成立。它一度成为中国旅游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在2013年便实现用户数量超4000万、旅游攻略下载超6000万次的成绩,一时风光无限。

而今年2月,有马蜂窝在职员工透露,马蜂窝联合创始人、CEO陈罡召集了一次管理层会议,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自此开启了全面组织架构调整和战略升级的进程。也是从那天起,马蜂窝卷入了互联网“裁员风波”,社交媒体商出现各种议论,有人惋惜老员工的离开,抱怨变化过于突然,也有人发出“情怀万金终抵不上现实二两,马蜂窝在成长”的感叹。

马蜂窝磨剑十年,年轻的独角兽,走到了变革的拐点。

三个月后,5月23日,马蜂窝旅游网宣布完成2.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标志着这家从攻略社区起家的在线旅游平台,迈入行业头部阵营。

变革比想象中来得要更快更猛,那个原本无比单纯的旅游产业,好像突然变得复杂而朦胧,整个行业如何向前发展?细分领域的风口在何处把握?从业者及创业者如何拥抱变化?

太多问题,等待解答。

02 5万亿市场里蕴藏巨大潜力

有问题,但丝毫不掩盖巨大的市场潜力。

以目的地为承载的场景化社交旅行品牌的形影旅行,在今年的母亲节活动筹备会上,有一位工作人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妈在朋友圈看着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是她自己却在镇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甚至连省也没有出过。”

对于旅游产业来讲,这不是个例,中国的人口基础决定了娱乐休闲产业在可挖掘消费者上拥有着巨大的红利。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提到中国经济的真正潜力时曾提到过一点:“中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5亿人没用过马桶,这是个巨大的市场。”对于旅游产业来讲,道理亦是如此。

投融界研究院也曾提到:“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消费差异大,这些因素导致居民在消费选择上会更多样化,也就是存在消费分级现象,各个消费层均存在相对升级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旅游市场是一个包括参与人群范围扩大、出游次数增加、消费需求升级的增量市场。

国家旅游文化部副部长王晓峰表示:“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新消费热点和新经济增长点。”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226元,增长6.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2%,从年度数据来看旅游业发展速度大大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速。

同时,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在为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机遇,截至2017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超过2.3亿,同比增长1.1%;考虑到中国每年新生儿1700万以及二胎政策综合作用下,儿童人口数量将持续增长。而在线旅游用户主力人群中,31-40岁用户占比高达43%,这部分用户的亲子需求较为强烈。

投融界专家则从而从微观角度出发,得出旅游行业仍将保持中长期快速发展的结论,“相对收入假说中有一种消费的‘棘轮效应’,即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尤其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消费者不易因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在尝试体验过探险游、冰雪游、国外游学、分时度假等等进阶级旅游方式之后,消费者难以轻易降低出游品质,也难以大幅减少出游次数。”

03 别让资金问题限制旅游创业的想象力

问题与潜力交织之下,风云变幻的旅游行业中,寻求变革的绝不止马蜂窝一家,携程、驴妈妈、途牛等在线旅游厂商也在红海之中寻找通往蓝海的航向。

从观光游到休闲度假,从一年为数不多的几次出行,到旅游成为Z世代的全新生活方式,新技术、新模式不断促进和推动产业向前发展。在今年4月的公开演讲中,马蜂窝CEO陈罡曾提出“新旅游3C战略”,进一步强调了以内容(Content)为轴心,带动用户(Consumer)、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有机运转的商业化能力,“现在的用户不仅爱旅游,也爱生活爱玩乐。”

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正在快速进入消费者视野,以亲子、生态、房车、体验、旅拍、摄影,甚至以VR为核心的新型旅游正成为旅行消费的新贵热点。

今年以来,投融界对接到越来越多奔跑在旅游行业赛道上的项目方,投融资领域对这条赛道上的热度有最直接的体会。在泰国经营多年房地产生意的高立臣于今年在苏梅岛取得开发用地,新的创业项目正是瞄准自助休闲游散客的高端需求,并针对细分领域建设包括亲子树屋酒店、热带水果采摘园、戏水乐园等特色项目;来自绍兴新昌的张玉峰则更为前沿,他看重互联网+3D、AR和VR等技术应用,打造线上实景互动旅游平台,让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游览景区。

未来旅游行业的丰富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但在资本向行业头部聚集的趋势下,资金问题却限制了很多想象力的落地。就像高立臣和张玉峰,融资问题成为创业路上的绊脚石,他们分别需要4000万和5000万的资金。而在投融界平台入驻的35万多资金方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将目光投向“新旅游”及相关产业,多场线下对接活动中,很多投资者明确表示希望能更多与生态旅游等新型休闲旅游项目进行深度合作。高立臣和张玉峰们的旅游创业梦,相信在投融界的帮助下,不会倒在资金的泥淖里。

旅游行业,是一个不断需要进行战略升级的领域,当然也就有了它自己的壮志与忧愁。但正如IBM 前总裁罗杰斯曾提出过一个论断,被许多管理者奉为真理:成功的公司不会等待外界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始终向前看。

旅游赛道,他们这样说

中国投资人中心合伙人、投融界总裁陈宇飞

旅游行业的创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去拥抱变化。应对用户旅游消费的需求变化,从品质、体验方面不断升级旅游产品,才有一直在这条赛道上竞赛的机会。

马蜂窝创始人陈罡

每一个用户需求都值得被尊重,都应该被满足。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

现在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为适应这种文化和旅游供给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也从数量追求,转到质量和品质的提升。

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旅游产业委员会主任施俊玲

文化旅游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天地,未来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大有可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