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良品铺子(SH603719)$ 

如此看来,在中国投资零食,渠道是唯一选择。那么渠道又分为两类,其一,铺子类贴牌+渠道;其二,零食很忙类纯渠道+上架精选品牌零食的路子。零食很忙3个月前完成了由红衫、高榕资本领投的2.4亿A轮融资。

哪一种模式会更受消费者欢迎,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以我在香港的线下走访来看,$CEC国际(00759)$ (759阿信屋)、堂吉诃德、$四洲集团(00374)$ (零食物语)、横丁零食,无不是采取专做渠道、辅之以自有品牌(即贴牌)模式。我想这也是顺应了东亚饮食文化多而杂的特性吧。

听起来,只做渠道,这是一个效率更高的选择。(省去了贴牌、联系厂家、做品控等一系列工作)

另一方面,在中国,互联网太发达了。抖直B快淘京这些渠道对线下零售的冲击是远远大于电商渠道对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线下零售的冲击的。只做线下渠道,意味着天花板极其有限。因为你不可能推一个零食很忙的电商平台。倒也可以做app、走会员模式,但,那样就受制于线下开店布局。线下传播好比地推,哪有线上信息爆炸传播的快、准。

贴牌模式零食类似乎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先例。我倒是在很多其他品类上看到了借鉴。中国的名创优品小米之家;香港的楼上(专营高端补品,如燕窝虫草鱼翅等);日本的无印良品;还有各类熟食店,比如星巴克、绝味之类。

楼上这类预包装食品和铺子的逻辑是比较接近的,其余的都是卖与食品不太相干的产品。至于星巴克、绝味这类是快餐,那逻辑和包装保质期久的零食也不一样。

两种模式里,到底铺子模式好,还是零食很忙好?

全部讨论

2021-08-07 07:06

觉得全产业链打通的铺子模式更有效率,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