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周报|海外车企陆续复工 零部件企业受疫情影响上调产品售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顾上周汽车行业,疫情仍然是关键词。受疫情影响,全球多数市场3月汽车销量出现下滑,海外车企生产受阻、销量下滑、现金流承压,因此掀起裁员降薪潮,部分零部件企业则因此上调了产品售价。与此同时,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海外车企开始陆续复工复产,向汽车行业释放了积极信号。上周,国内外汽车行业具体有哪些大事件发生?盖世汽车日前进行了相关汇总,现将相关要点梳理如下。

01 海外车企陆续复工复产

上周,多家海外车企公布复工复产规划。

据外媒报道,FCA将在4月20日重启墨西哥货车工厂的生产,随后在5月4日和5月18日,逐步重启美国和加拿大工厂的生产。大众品牌将从4月20日开始,在德国茨维考和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工厂开始生产车辆。大众位于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和美国的工厂也将从4月27日起陆续复产,位于南非、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的工厂将在5月复产。戴姆勒近期表示,其位于汉堡、柏林和特图尔海姆(Untertuerkheim)的工厂将于下周恢复生产。

图片来源:大众官网

另外,沃尔沃宣布,从4月20日起,其欧洛夫斯特隆工厂将进一步提升产能,位于瑞典舍夫德的动力总成工厂也将复产,该公司预计,其位于比利时根特的工厂也将于4月20日重启,但当前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另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附近的里奇维尔工厂,预计将于5月4日恢复生产。

盖世点评:

部分权威预测海外疫情整体形势会在4月末迎来拐点,从海外车企目前的复工复产规划也可看出这一点。不过,疫情当下,车企还需以疫情防控为先,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02 受疫情影响,零部件企业纷纷涨价

疫情影响下,海外汽车供应链企业出现大面积停工,叠加物流受阻等因素,一批零部件企业已经上调了产品售价。

国内激光雷达初创公司镭神智能日前表示,受国外疫情影响,该公司已陆续收到原材料供应减产、价格再度大幅激增20%-50%的通知。在轮胎领域,住友橡胶、米其林、固特异、倍耐力等多个轮胎品牌也已发布涨价声明,以尽量扭转亏损。其中住友橡胶自3月1日起,将北美市场的轮胎价格上调5%;米其林宣布自3月16日起在美国市场涨价7%,在加拿大市场涨价5%;固特异则自4月1日起,将北美市场乘用车轮胎的售价上调5%。汽车电子元器件市场价格近期也出现了明显波动。据悉,目前汽车用的MCU等电子元器件已经普遍涨价2-3成,有的甚至涨价了2倍以上。

盖世点评:

疫情仍在持续,因停工而导致的供应紧张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或使更多企业加入涨价潮。零部件涨价,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车企的造车成本,从而对利润造成影响,这对于单车利润较少的车企来说,压力将更明显,企业需提早思考应对措施。

03 全球11大汽车市场3月销量:俄罗斯逆势增长

疫情影响之下,全球多数市场3月汽车销量出现下滑,诸如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销量跌幅甚至在70%以上,日本和韩国的汽车销量跌幅则相对比较平缓。不过俄罗斯一枝独秀,在一片下滑的态势中逆势实现了23%的增长。

盖世点评:

由于卢布贬值,导致汽车价格很可能会上涨,因此大量消费者争先在涨价之前购买汽车,这是俄罗斯3月及一季度销量出现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在4月,受疫情影响,俄罗斯汽车市场将与其他海外车市一样面临销量下跌。对于特殊时期的车市下滑,车企应多一些平常心,多一些进取心,借此时间思考,待市场复苏,该呈现出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才能真正刺激消费需求。

04 疫情下,海外车企掀裁员降薪潮

受疫情影响,海外车企生产受阻、销量下滑、现金流承压。为此,海外各大车企纷纷采取应急举措,一边寻求增加信贷以支撑现金流,一边通过裁员、降薪、延发工资等方式缩减开支。

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将暂时裁撤约2万名员工;$本田汽车(HMC)$1.84万名员工被迫进入“待业模式”;丰田汽车将裁撤5000名临时工;斯巴鲁部分员工将无薪休假;$特斯拉(TSLA)$将在全球范围内降薪,美国挪威解雇部分员工;FCA裁减2000名合同工;$福特汽车(F)$5000多名员工无薪休假;大众暂时解雇1500名员工;宝马美国工厂停产期间员工无薪休假;戴姆勒多高管降薪。

盖世点评:

站在车企的角度来看,裁员、降薪亦或是延发工资,是疫情重压之下“不得已”的调整,但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员工积极性产生影响,企业还需做好权衡。另在这些方式之外,企业还需尝试其他自救方法,例如节能降耗、降低采购成本、拉动消费等等,这或许会为企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利好。

05 工信部公示2019年度“双积分”情况

4月10日,工信部对2019年度境内119家/进口27家乘用车生产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进行了公示。总体来看,2019年的双积分情况仍处于供大于求局面,正积分排在前十位与负积分排在前十位的车企名单与往年变化不大。位于正积分首位的是比亚迪,负积分首位是一汽-大众。

盖世点评:

双积分的制定,让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得到了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积分交易价格低,积分浪费等现象。去年7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双积分”政策修正案(征求意见稿),试图对2021年及以后新能源汽车给分标准等进行调整,以规避积分过剩的潜在隐患。相信随着相关管理办法的优化,双积分政策未来可发挥更强功效。

06 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开工,年产能将达20万辆

近日,盖世汽车由一汽红旗官方获悉,其新能源工厂项目于15日在长春正式开工。据悉,该项目总投资78亿元,计划于2022年竣工,将主要生产红旗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年产能将达20万辆,产值为600亿元。

图片来源:一汽红旗官网

盖世点评:

按照一汽红旗的规划,未来五年其将推出全家族系列21款车型,其中新能源汽车将有18款,占比达85%以上,由此可见红旗电气化转型之决心。另从销量方面来看,一汽红旗今年第一季度完成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88%。在整体新能源汽车产销下滑的情况之下,能取得如此成绩,也一定程度彰显了红旗的实力。接下来,随着产能等方面布局的展开,红旗的表现值得期待。

07 法雷奥撤销2020年财务目标 获得10亿欧元信贷额度

据外媒报道,法雷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商业活动的减少,在3月份的最后两周,法雷奥位于欧洲和北美的工厂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危机将在何时结束当前尚不明确,法雷奥此前宣布的与2019年全年业务结果相关的财务目标将不再有效。另据了解,法雷奥于近期获得了10亿欧元(约11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以支撑其财务,在从银行获得了新的信贷额度之后,该公司当前共有23亿欧元尚未提取的信贷额度。

图片来源:法雷奥官网

盖世点评:

不仅是法雷奥,近期诸多零部件企业撤回了此前发布的2020财年预期,均表示要大幅减少非必要的投资和成本,并寻求一定的信贷额度来保证财务的灵活性,另外受工厂停工及资金链紧张等因素影响,部分零部件企业已提高产品售价。疫情之下,企业自救方式诸多,零部件企业应积极寻求并以合适的方式展开自救,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