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得而蜜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30喜欢:10
对于罗博特科的硅光设备,我并不看空,但也不确定性地看多。他的技术和产品肯定是领先的。CPO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你说他是一支好票,则明显不符合事实。当做一支高弹性的风险票去博弈,这个定位更合适。$罗博特科(SZ300757)$

热门回复

说这些真的很无聊,过两天发篇深度就都清楚了

国内的光模块生产线,由手工向自动化转型,也是确定的方向,硅光渗透率上去后,这个进程会加速。利好罗博科特,利空天孚通信。

谁给你灌输“LPO也有短板,就是它的封装产品只适于短距离,长距离还得 CPO” ? 距离跟Pluggable、LPO还是CPO没有任何关联。

ficontec的设备产品同样适于CPO和LPO,CPO大规模商用或许确实如你所言尚需时日,LPO 快速发展的话,萝卜同样受益

如果是成本考虑,英伟达在毛利率净利润这么高的情况下,不选择技术迭代加速,那么问题来了,其他竞争者友商,选择这一技术路径,迫使英伟达加速?另外,作为全球顶级大厂,构建更宽广的护城河,是黄总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信组织的前两天的投资交流会,国内相关厂家已经进入量产订购萝卜设备流程了。圣地亚哥光模块会议期间,英伟达的订购合同金额,已经到了需要黄总签字了。

你说的没错。但是,必须指出,Pluggable的LPO,对可靠性和质量的要求,比CPO要低很多很多,反而对成本变得敏感。那么,在LPO上,是否要采用这么高精尖的设备呢? 我不做这个行业,不了解,所以不做判断。但我需要把问题提出来。

长期的话还是有逻辑,短期的话,做好60到80准备

LPO去掉了DSP,所以误码率提升,导致传输距离受限,主要适用于短距离应用场景,如数据中心机柜内或机柜间的连接。

我认同你的看法。但是,LPO也有短板,就是它的封装产品只适于短距离,长距离还得 CPO,但 CPO 确实贵。LPO 和 CPO 各有优劣,大发展背景下,我觉得都有很好机遇。这些巨头已经预研 CPO 这么久,应该也是看到了 CPO 的适用场景和 LPO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