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我们是懂战略的[大笑]
英国《金融时报》5月12日报道,欧盟国际伙伴事务委员尤塔·乌尔皮莱宁(Jutta Urpilainen)称,中国在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基础设施投资上表现得更加灵活,而欧盟的融资往往附带冗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这使得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难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缘政治竞争的时代。我们正面临叙事之争,但越来越多也是‘要约之争’(a battle of offers)。”报道称,乌尔皮莱宁指的是中国迅速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融资并快速完成项目的承诺。
“中国一直很懂战略(strategic)。”乌尔皮莱宁对《金融时报》说,“例如,如果你去非洲旅行,就能看到与中国合作的实际成果......无论是足球场、铁路、港口,还是公路。”
她承认,欧盟“的确可能不是最快的合作伙伴”,许多与欧盟有合作的国家也乐见来自中国的投资,但她坚称欧盟是更好的长期合作伙伴。她宣称,中国公司经常同时建设并资助同一个海外项目,这造成了伙伴国对中国的“巨大依赖”。
乌尔皮莱宁进一步声称,欧盟寻求的是帮助伙伴国提升价值链。“我们的目标是加强(欧盟)合作伙伴的应变能力、自立能力和独立性,这也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
不过,尽管乌尔皮莱宁说自己有信心在2027年以前实现通过“全球门户”提供3000亿欧元投资的目标,但她同时表示,欧盟新出台的环境规则加大了向发展中国家向欧盟出口可可、钢铁等产品的难度,疏远了合作伙伴。
$上证指数(SH000001)$ $道琼斯指数(.DJI)$ $恒生指数(HKH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