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瞧瞧迈瑞医疗花66亿购买控制权的公司——惠泰医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5

图片版本:

文字版本:

一、公司介绍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脉通路和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于2021年1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简称“惠泰医疗”,证券代码“688617”。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已授权的境内外专利109项,其中境内授权专利107项,境外授权发明专利2项。已取得51个国内医疗器械注册及备案证书,其中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7个。

1、电生理器械领域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获得电生理电极导管、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漂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市场准入并进入临床应用的国产厂家,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公司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同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被深圳科工贸信委认定为深圳市自主创新产品,可控射频消融导管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采用国际主流磁电融合定位原理,创新性地将电生理手术中常用的三维标测系统、多道记录仪、刺激仪功能集于一身,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效率

2、血管介入器械领域

薄壁鞘(血管鞘组)为国产独家产品,微导管(冠脉应用)和可调阀导管鞘(导管鞘组)为国内首个获得注册证的国产同类产品。锚定球囊扩张导管是国内首个导引导管内采用球囊锚定方式进行导管交换的创新医疗器械。导引导丝为国产首个采用复合双芯设计的导丝,并有多种型号适合各种临床需求。外周可调阀导管鞘(导管鞘组)是国内唯一被批准上市的国产产品。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卓越的研发能力

公司建立了以自身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深圳、湖南及上海三地设立 研发中心,分别进行电生理、冠脉通路和外周血管介入耗材以及电生理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取得 51 个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证书,其中 III 类医疗器械 47 个;取得 14 个产品的欧盟 CE 认证,并在其他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和市场准入。

2、行业领先的自主生产能力

(1)电生理耗材方面。2022年,公司对电生理 耗材产线进行了扩容和优化,产能同比扩大了 50%以上。

(2)电生理标测设备方面 。在2022年,公司已完成了三维设备的生产扩容,扩容后的年产能可达 200 台。

(3)血管介入产品方面 。目前,公司已经建立 16 条血管介入产品线,包括血管鞘组、微导管、造影导管、导引导管、球囊导管、亲水涂层导丝、导引导丝、微导丝、支撑导管、导引延伸导管、 可调弯鞘、导管鞘组、Y 阀、压力泵、长鞘、各类 OEM 产品线等产品系列。

3、完善的产品布局,市场竞争力强

2022 年度福建省医保局牵头的电生理集采,公司产品全线中标。面对集采后临床使用需求,公司可提供非房颤手术的全产品支持和房颤手术通路类产品覆盖。可为终端客户提供完整的“一站式”产品采购、配送和售后维护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客户黏性,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优良的产品性能

5、优秀的管理团队

三、主营收入&成本分析

通过公司查看公司2017年-2023年三季度利润表,可以清晰的看出其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趋势。几乎每年倒在高速增长,2023年三季度已经超过了2022年的全年净利润。

由于2023年中报没有营业构成,我们可以查看其2020-2022三年的主要产品收入。

收入占比最大的就是冠脉通路类,其占比已经快增长到总营收的50%。电生理毛利率高达78%,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是占比从之前三分之一,下滑到四分之一。

OEM板块毛利率也要65%,这实属罕见,2022年已经实现了近1.6亿的营收。

从2022年的产销量来看,同比上一年度,电生理耗材都达到了21%,冠脉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耗材更是达到了50%的增幅。不过2021年的增幅更高分别达到了50%多和100%。

查看2022年产品成本情况,营业成本近30%,达到3.45亿,其中材料费用在所有产品类别中都在60%左右,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相当,在20%左右。

对比三年料工费,电生理人工费用有上升,而制造费用有下降,根据这个产量来看,公司应该是在导入自动化生产设备。

四、客户和供应商

根据2022年财报,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16,343.24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13.57%;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 3,145.17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2.61 %。可知惠泰医疗对客户的依赖性不大,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并且查看公司近三年的营收含金量,基本稳定在110%,可以得以验证。

另外,2022年度,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11,652.92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34.65%;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 0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0%。可见前五名供应商还算集中,不过相对于2021年的53.49%,已经下降了18.8%了。

五、研发与销管财费用

惠泰医疗的研发投入连续五年逐年增加,不过由于营业收入的增加,研发投入占比由2018年的22.1%降低到2022年的14.4%。从最近的2023年三季度报来看,研发投入占比更是降到了9%。当然相信2023年度肯定会增长到10%以上,高研发投入是高毛利率的保障。

另外,销管费用也不断增加,特别是销售费用20222年已经达到了2.41亿,不过同样由于营收的不断增加,其销管费用占比同样都呈现下降趋势。

查看2022年销售费用明细,其中职工薪酬达到了1.13亿,市场推广和商务服务费达到0.84亿。

六、董监高人员

查看2022年年报,惠泰医疗董监高总计16人,包括创始人成正辉之内,主要技术人员有:

高级工程师韩永贵负责公司电生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公司观澜分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

生物工程学博士Yuchen Qiu,负责公司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的产品开发、注册和临床相关工作。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张勇主导公司电生理设备系统的研发。

并且,这三人的薪酬也都在100万左右。

另外负责国际和国内销售的刘芳远和王卫,薪酬超出了100万。

七、公司人员

查看公司近五年人员情况,员工人数不断上升,而且每个部门的人员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不过从占比上而言,销售人员占比一直在20%左右,技术人员占比也上升到20%左右,生产人员占比达到了52%左右,这也是营业成本中人工费用占比达到20%左右的原因。其他行政和财务人员占比有明显下降趋势。

在人员薪酬方面对比医疗耗材上市公司2022年人均薪酬,惠泰医疗以20万排在了第16位。通过查看具体三费内容可知,销售人均薪酬=113,364,275.46/357=31.7万,研发人员薪酬=81,400,667.06/345=23.6万,管理人员费用=33,304,988.02/137=24.3万。生产人均薪酬=(75,247,142.89-8,797,969【外包】)/904=7.4万。销售的薪酬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的。

八、经营计划

1、研发计划

公司将继续紧跟临床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完善产品线布局。根据在研产品规 划,2023 年公司将完成磁定位压力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及 PFA 临床项目的大部分随访,着力 推进特种球囊、外周支架及栓塞材料等临床项目,同时加快其他研发项目的推进速度,加强公司战略研究的前瞻性,密切关注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前沿技术,持续推进新技术与研发项目的储备与立项。

2、营销体系计划

公司将通过国内营销中心,充分发挥各产品线之间的协同效应,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加大营销网络覆盖力度,提升营销网络的区域辐射能力,学术推广能力及地区竞争优势,积极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产品渗透率,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1)国内电生理市场,利用医疗器械带量采购项目,扎实做好三维设备及三维耗材的入院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公司品牌在电生理行业的影响力,为未来全面进入房颤市场提前做好准备。

(2)国内冠脉市场,借助公司产品齐全优势,扩大全系列通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国内外周市场,继续加强外周销售团队的筹建,做好现有新产品的入院上量工作;做好外周通路产品在血管领域的推广工作;做好 TAA 等新产品的上市前准备。

(4)国际销售市场,继续推动外周通路、三维电生理设备及全套房颤类耗材等产品的 CE 注册工作,发挥印尼子公司在亚太区的桥头堡作用,在拉美等重要海外市场继续加大投入,为成为国际化公司做好各项准备。

3、人力资源计划

为实现公司快速发展目标,公司将在培养、挖掘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行业内研发、营销、生产、综合管理人才的引进,并通过内部系列培训项目加深公司管理文化的生根落地。

4、公司治理方面

九、瞧瞧家底

查看公司近三年资产负债表,首先资产方面,总现金(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都在12亿左右,占总资产的50%以上,充足的现金是研发和销售扩张的基础保障。

存货基本保持在3亿以上,占总资产比重16%左右,主要原材料近2.2亿,超过70%;其次商品近0.7亿,占比超20%。

非流动资产方面,固定资产在2023年已经增长到3.57亿,占比达到了16%,2022年财报显示,其中房屋建筑1.25亿,专用设备近1.5亿。

另外商誉0.52亿,占比2%,主要为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宏桐实业,其主要为医疗器械生产及销售。

负债方面,总占比近三年都是20%以下,2023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应付职工薪酬1.11亿,占比5%,其中应付账款2.63亿,占比11%,2022年财报显示主要上海宏桐少数股东股权收购款1.4亿。

权益方面,未分配利润9.8亿,占总资产的40%,资本公积7.18亿,占总资产的30%。

十、笔者愚见

总体上看了公司的十大方面,对于总资产为22亿的惠泰医疗,结合其在冠脉通路和心脏电生理已取得的成绩,可以说其已经过了“潜龙勿用”到了“现龙在田”的时候了,果然,“利见大人”,碰到了医疗一哥——迈瑞医疗的66亿收购。个人判断,后期的发展大概率也是双赢的结果。

最后,仅根据上面数据,做一下推测。由于用2020-2023的三季度规模净利润的年复利润增长率达到了71%,过于偏高,个人选取了2020-2022的年度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增长率49%,由于其产品的稀缺性,当前市场给了52倍市盈率,个人采用控股方45倍市盈率作为长期指标更为保守,这样公司3年后(2022年开始算),即2025年末的估值大概为537亿-626亿,根据总股本0.67亿,其的证券价值大概为803-937元。

全部讨论

03-10 20:43

有30~35%的增长已经非常满意了

03-07 09:41

后面年复合50增长估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