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放松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进入12月份,多个中心城市相继放松了落户门槛,如无锡、福州、青岛、广州以及今天的苏州。

今天上午,多家权威媒体披露,苏州印发了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与楼市相关的内容有两条:


1、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

2、实施省内特大城市苏州与南京在积分落户时,实现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积累互认。探索苏州与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

此两条,对于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的楼市都是利好。

先说第二条,苏州与南京居住证年限与社保年限积累互认,此举这可以加快两座城市的人口流动,更会刺激两座城市的楼市。


在此之前,苏州的有钱人想去南京买房也不可得,同样南京的富人想去苏州也没有房票。

如今两座城市的社保年限累计互认,相当于打开了闸门,让两座城市的热钱就会互通。

而苏锡常都市圈内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同样打通了三座城市的购房通道,释放了购房需求。

再看第一条,从今往后,在苏州租房即可落户。租房即可落户,虽然没有直接将落户门槛降为零,但与福州的全面放开落户基本没差。

放宽落户,自然是在执行管理层的要求。管理层去年就提出过,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苏州便处在放宽城区落户条件的城市之列。租房即可落户的举动,也定然能够为苏州迎来不少落户者。

苏州在之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苏州要按照超大城市来进行科学规划。

按照住建部对城市层级的划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其中“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目前,苏州常住人口总量虽然突破了千万,但是城区常住人口距离千万还有一定的距离。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制图:财经观潮

既然在“十四五”规划中,苏州将自己的目标指向了超大城市,那意味着未来五年,苏州将进入全面抢夺人口的时代。

有人或许会问,抢那么多人干嘛呢?

人口非常重要,因为它的规模大小是城市未来争夺资源的筹码,同时人口增加还能带动经济发展,稳定楼市。

这三点需求,都是苏州需要的。

第一,为争夺政策红利储备筹码。

今年上半年,管理层印发的一份文件中,明确提出了:


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这意味着未来人口多寡,不但决定了城市可获得住宅建设用地面积,还与城市可以获得的公共资源(如轨道交通、教育、医疗等)、政策红利以及头衔等有直接关系。

在此文件发布后,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纷纷公开表示自己的实际管控人口远多于常住人口规模。

比如广州表示自己的实际管控人口有2200万,远多于1531万常住人口;成都表示自己的实际管控人口超过2100万,杭州表示有1600万的实际管控人口。

第二,抢夺人才提振经济。

这一轮抢人大战是从武汉开始的,武汉2017年提出未来五年要让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不愿再为他人做嫁衣,要让在武汉上大学的人才能够为武汉所用,促进其经济发展。

之后各大中心城市纷纷加入,开启了五花八门的人才大战。初衷,也都是想通过人才的力量,让自己走上科创驱动经济发展之路。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深圳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其包容的心态、不断增长的人口有莫大关系。

苏州虽然是最牛地级市,但在强省会全面崛起的时代,级别并不高的苏州,劣势非常明显。

以往苏州可以指望上海来带动,但如今苏州的体量已经达到了一个规模,上海的发展步伐也在放缓,要想再依靠上海带动,比较困难。苏州,只有靠自己奋力一搏。

第三,间接放松限购,稳定楼市。

2019年年初,苏州率先躁动不安,土地市场地王频现,二级成交市场一片火热,由此惹来了调控重拳:新房限售3年,二手房限售5年。

之后又补了几次漏洞,自此之后,苏州楼市进入阴跌状态。

数据显示:

苏州楼市从2019年7月到2020年的11月的二手房挂牌价28619元变为24379元,降了4240元,降幅17.3%。苏州楼市的二手房成交价从27484元涨到了25737元,跌了1747元,跌幅为6.8%。

阴跌的房价影响了苏州土地市场的成交,前11个月,苏州的卖地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9.27%。同期的上海、广州、南京、宁波、佛山、成都等城市,都是大涨。

当前,很多城市仍极度依赖土地财政,影响了卖地收入,怎能不急。

放宽落户门槛,既可以壮大人口规模,为政策红利争夺储备筹码,又可以活跃经济,还能一定程度上回暖楼市,最终稳定土地市场,保证财政收入,可谓一举三得。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