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成本,利润飞奔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9喜欢:3

在证券投资中,投资者经常会比较证券价格和自己的买入成本价,然后盘算“我盈利了xx点”或者“我亏损了xx点”;进而在随后的调仓中,喜欢卖出盈利的,保留亏损的,而最终结果往往是卖出证券持续上涨,留下的证券持续下跌,投资者后悔不跌。

这是为什么呢?表面上看,是投资者选择不当,但深究一下,又是什么影响了投资者的理性选择?

假定投资者在证券A上有浮盈,在证券B上有浮亏。此时投资者需要资金投资其他看好证券,他面临的问题是,止盈证券A还是止损证券B?很显然,止盈证券A是盈利,让人感觉很舒服,而止损证券B,会产生实质性亏损,让人感觉厌恶,所以,大多数投资者不会理性的比较证券A和在证券B未来上涨的可能,极有可能感性地选择止盈证券A。

而事实上,证券A因为市场的热点效应,如ChatGPT等,持续上涨;证券B因为利空缠身,如猪周期中大亏的正邦科技,持续下跌。

这是行为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心理影响了投资者理性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沉没成本”心理影响。

人们在生活中做各种选择时,往往受已经发生的费用影响,例如,吃自助餐时喜欢大吃大喝,立志要把餐费吃回来,而不考虑对身体的影响。

这种已经发生的,且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在经济学上就叫“沉没成本”。对于经济理性人,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当前的决策。但是,这种经济理性人有多少呢?

沉没成本效应在投资上表现为“我为这笔投资付出了金钱和时间,应该带来盈利,至少需要保本出吧”。所以,投资者在保留证券B时,可能的考虑是“证券B已经下跌很多了,很可能有大反弹,到时我就保本出”,然后就杯具了。

综上所述,考虑到“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的心理影响,我建议投资者“忘记成本”。当然,这里的“忘记成本”含义不是指任意价格买入证券,然后忘记买入成本,随便就亏损割肉;而是指尽可能在自己的交易系统之内,低价建仓买入,如果在后来的认真分析后,确认是一笔失败的投资,此时就“忘记成本”把这笔投资调仓到恰当的证券上。

如果投资者的交易系统是完备而自洽的,“忘记成本”之后,必然带来“利润飞奔”。

我的可转债实盘投资中,之前有一些投资比较失败,如正邦转债蓝帆转债国投转债雪榕转债等;在需要调仓时,没有采用“忘记成本”方法去清仓它们,反而清仓大丰转债,导致错失大丰转债这个近期活跃的品种。

痛定思痛,我决定“忘记成本”,在必要时清仓失败的品种,借助《价值可转债投资策略》调仓到价值低估,上涨弹性更大的品种上,希望“利润飞奔”!

本周的实盘收益结果就是明证,欢迎网友来见证!也欢迎网友留言讨论!

本文提及的相关证券,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用于个人投资记录和分享投资理念,若网友根据文中证券买卖,请自行承担风险!

@雪球访谈 @雪球路演 @今日话题 @玩赚组合 #雪球星计划#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全部讨论

2023-03-27 21:19

认同这个成本观念:忘却成本
无论是转债还是股票,很多人容易受成本的影响做出了不理性的决策,
明明是奔着赚钱来的,最后因为成本问题,硬生生的把目标变成了解套

2023-03-26 22:05

"忘记成本"

120,123,127,129,132 都有卖出大丰,最后20张,预计140,150卖出。不知道给不给机会了。雪榕 感觉没问题,其他几个不行

2023-03-26 20:24

说易做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