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7

$通化东宝(SH600867)$ 甘李药业 是一个超级“赚钱机器” 药茅 珍藏非卖品

过去5年 恒瑞医药 片仔癀 涨幅1000% 药明康德 1年3倍

甘李药业 公司是唯一掌握产业化生产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的中国企业

甘李适合长线价值投资,甘李药业 小盘总股本5.6亿.流通盘5600万. 国内龙头企业,市值给高点估值很合理,2021年市值1500亿很正常

甘李适合长线价值投资,重要必看。长线必上200元大关。原因如下:

选择讨论这个话题,理由有几个:一是,大家为什么会选择投资甘李药业,我想大概可能是因为,之所以做投资,是因为“我们要让高质量的投资组合去赚钱,而不是自己不停的工作”。因此,甘李药业究竟是不是一个赚钱机器,变得非常重要。我们都特别需要一个“赚钱机器”。手持一个“赚钱机器”,则无忧矣。二是,既然是做投资,本质上就是一桩生意,这桩生意究竟合不合算,归根结底就是有没有赚钱能力,这家公司是不是有足够的赚钱能力。三是,经过我半年多的财报观察,我直觉判断,我觉得甘李药业应该是。

所谓“赚钱机器”,无非是像养牛一样,一给他投一点食物进去,他能挤出多少奶来;你投1万进去,他会产生多少利润。无论你睡着了还是休假了,他一直在帮助你赚钱。因此,判断是不是一个赚钱机器,核心指标应该是其ROE指标。这里应该研究的两个问题:一是甘李药业的ROE究竟算不算高,在A股市场及医药板块算什么样的水准;二是这种ROE指标是不是稳健,有没有可持续性,是否能持久。三是,什么情况下,甘李药业的赚钱能力会被摧毁、其无以为继?针对这几个话题,我们逐一讨论。

1、甘李药业的ROE究竟算不算高?

自上市以来,甘李药业一直被称为“药中茅台”,之所以获得这个美名,也是因为其盈利能力强。那么,究竟是茅台高还是甘李药业高?我们用Wind的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甘李药业三个公司的数据来做个对比。

对比显示,最近10年,贵州茅台的ROE介于30%左右,最近几年30%以下的居多,而早前几年一度高达40%左右。可见,赚钱能力确实是很强。这意味着,按照这样的速度,大约3年左右,公司的净资产就会翻倍。相比之下,恒瑞医药多介于20%-25%,其与贵州茅台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意味着其净资产翻倍大致需要4年左右。而甘李药业的ROE则介于30%-35%居多。总体来看,三家企业都是佼佼者。不过细节比较也看到,一方面,甘李药业的ROE常年比恒瑞医药高10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与贵州茅台相差无几,大致齐平。从某种意义上说,甘李药业显然比恒瑞医药更适合被称“药中茅台”。可见,甘李药业的ROE其实不是吹牛的。

为进一步做对比,我将Wind生物医药板块11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再做筛选,最终发现最近3年内,ROE指标能保持稳定的公司并不多。销售毛利率持续3年70%以上、ROE持续在10%以上的公司仅有:我武生物正海生物爱美客特宝生物康泰生物康辰药业三生国健甘李药业艾德生物安必平安图生物科前生物新产业13家。这些企业,我了解的几家毫无疑问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而另一些生面孔是一些刚刚上市的新股,由于之前的财务数据并不多,所以其是否具有稳健的ROE、盈利能力也难以判断。这些对比至少说明,在生物医药板块,具有高超盈利能力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的,多数企业也就那样,这或从一个侧面说明甘李药业其实还是很难得的,能够持续那么多年一骑绝尘的状态。

再将走出这个领域,将视野放宽到A股,我们发现格力电器的ROE也是持续在30%-35%左右,并且一如既往。而美的集团则相对低一些,更像是恒瑞医药,持续在25%-30%左右。新产业(300832),其ROE也是持续在30%左右,甚至最高的年份达到51.49%。海螺水泥则持续在20%左右。再考察其他行业也是差不多的。总体来说,整个A股市场,ROE要持续稳定在30%的上市公司还是很少的,能达到这个水平的都是各个行业的顶尖企业。更多的企业是盈利能力波动很大,今年400%,明年是负数,无法保持稳定,这些财务数据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综上来看,通过过往10年左右的数据对比可见,甘李药业的赚钱能力在整个股票市场是遥遥领先的。基于过往的数据来判断,甘李药业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赚钱机器”。

2、甘李药业的赚钱能力是否稳健?是否具有持续性?

上文是基于过往数据的判断,得出的结论是甘李药业赚钱能力超强。那么这种赚钱状态是否能够持续,这本质上是个预测、推断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说,通过过往10年的数据,或许我们会发现各个财务指标之前存在某种线性关系,以此建立增长函数,来推断未来的情况。应该说,10年的数据是足够的,或者说,理论上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不过,确定地下结论之前我们先来探讨ROE这个指标。为什么要谈ROE?因为这是其高分红的基础所在,这也是公司成长能力、赚钱能力的真正体现。既然甘李药业的盈利能力那么强大,我们就进一步来分析他这种赚钱能力是从何处而来。我们对甘李药业的ROE做杜邦分析,来解读一下。

上图杜邦分析可见,甘李药业的权益乘数大致在1左右,这与其历年的资产负债率数据的吻合的。从2013年到2019年,甘李药业的资产负债率从13.65%一直下降到9%左右,这在上面的图标也是看得到的。这也就是说,他其实是没有上面债务的。没有利用债务扩张来提升自身的赚钱能力。从发展的角度说,你也可以理解成甘李药业的扩张空间其实是非常大的。

恒瑞医药贵州茅台等做对比,贵州茅台的资产负载率持续在20%-30%左右,并且最近几年是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恒瑞医药则与甘李药业是一样的,大致就稳定在10%的水平。

再看看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数据,我们看到贵州茅台持续在50%左右,堪称暴利;甘李药业则持续在40%左右;而恒瑞医药则只有20%多。

上述数据综合起来,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是,甘李药业恒瑞医药对比可见,甘李药业的销售净利润是比恒瑞医药高很多的,甚至是后者的2倍,这说明甘李药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甚至比恒瑞的产品竞争力更强。恒瑞医药在这种情况下,ROE仍然很高,是因为其资产周转率明显是比甘李药业更快的,恒瑞大致在0.9左右,而甘李药业则在0.5-0.8左右。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是多方面的,猜测,或许是由于甘李药业近年持续在做研发投入,而由于回报周期很长,导致其资产比较重,周转率相对较慢;而恒瑞医药的创新研发做的比较早,现在已经开始步入放量期?也或者是因为产品结构的不同,甘李药业完全是做创新药的,其研发投入很大,资产很重;而恒瑞医药虽说是做创新药,其实其仿制药的产品占比也是比较大的,导致其轻资产较大;也或许是因为两家企业的销售体系不一样,恒瑞医药具有高效的销售体系,导致其资产周转较快。这些至少说明,甘李药业的产品是相当有产品竞争力的,毕竟其目前的盈利能力都是靠实打实的产品争取来的,而在经营管理及财技上没有使用过多的技巧。

二是甘李药业与贵州茅台的对比可见,甘李药业的销售净利润率比贵州茅台低10个百分点左右。可见,贵州茅台的产品和品牌影响力的强大,其议价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但是即便这样,贵州茅台的ROE也没有比甘李药业高到哪里去,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贵州茅台的资产周转率是比较低的,基本在0.5以下。这其中或与贵州茅台酒的酿酒技术周期有关,也或与其重资产的投入有关。此外,贵州茅台的资产负债率也相对较高。也就是说,虽说借助债务推动其规模扩张,但其赚到的钱也一定程度上被利息吞吃了,这种规模扩张本质上并没有给他赚到啥真金白银。

三是综合上述3家大牛公司去情况来看,其ROE的数据、各项杜邦分析的指标,根本上或是由其产品特点决定的。不同的产品结构,不同的行业特点下,各自的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是不一样的。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资产负债率其实是容易调节的,比如甘李药业某天需要扩张了,要提升资产负债率是很容易的,贷款是很容易获得的。要加速产品去化,提高资产周转率或许也是很容易的,比如适度降价?那么,最难做到的,就是你的产品竞争力,这会从根本上决定产品的销售净利润率。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你的产品、品牌足够牛逼,你的产品才能卖的非常暴利。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销售净利润率是最能反映产品核心竞争力、或者说企业护城河的指标。这一护城河需要前赴后继的技术研发投入、超前的战略布局来实现,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突破和积累的。这正如贵州茅台,其不是一般同行可以赶超的。进一步说,甘李药业的内核竞争能力是非常稳定和强大的,远比恒瑞医药强大。正是这股力量的存在,甘李药业会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存在。也就是说,甘李药业的ROE应该会是稳健的、强大的、可持续的。其产品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垄断性、不可替代性。

3、什么情况下,甘李药业的赚钱能力会被摧毁?

如果通过一堆数据的阐述就说下要结论,甘李药业真就是那么的无与伦比、宇宙无敌,那么至少在产品层面得到解释。为什么他会那么优秀?

作为医药企业而言,其产品的专业性或许不是一般投资者可以清楚的。尤其作为创新性的产品,其技术和产品并非普通的医药人士能够真正了解的。不过,作为投资者,不管产品怎么样,这终究只是一门生意,不管产品细节和技术如何,只要能赚钱,能理解其赚钱逻辑,这就足够了。那么我们不妨用逆向思维来审视一下,有那些情况会彻底毁坏甘李药业的护城河?什么情况下,甘李药业的持续赚钱能力无以为继、会被摧毁?

我们不妨从前段时间的集采事件反思。此前的集采风波,甘李药业的股东人心惶惶。大家担心,倘若胰岛素被集采了,如其他医药一样,卖1万3的产品被弄成了700块钱,整个公司都可能垮掉。如果甘李药业被集采,大家预想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

一是甘李药业被凶狠砍价了,如医疗器械一样,卖1万3的产品被弄成了700块钱。那么可能性有多大?作为领先的第三代胰岛素产品,理论上并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毕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这种研发能力的企业并不多,甘李药业的该类产品在技术上是存在一定的垄断性的。如果政府要强势降价,全民都用得上这种胰岛素,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的领先企业都要倒闭。是一定要倒闭的,毕竟开发产品是需要巨额投入的,没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极端情况或许并不成立。

二是如果当真出现了上述极端情况,甘李药业又将如何应对?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而言,做生意究竟是要赚钱的,要么就不卖第三代了,干脆不干,就做低成本的第二代了;要么就继续开发更尖端的产品,具有更强议价能力的产品。归根结底,产品的议价能力是最核心的。糖尿病患者的群体一直在增长扩大,其数量和产品需求是一直存在并且无限扩张的。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军者,作为供给方,只要有巨量的需求存在,就不可能最先倒下的是他。

三是如果不发生极端情况,发生一般的外部冲击,甘李药业又将怎么样?这就回到上面说的ROE概念。如果甘李药业遇到问题了,他的调节空间、对冲机制其实很大的。比如,资产负债率,由于其债务非常低,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品的销售净利润被压缩了,其可以通过举债扩张放大规模,通过产品走量来维持其ROE;也可以提升资产周转率、加快产品去化来维持其ROE。其调节的空间其实还是很大的。

上述的分析至少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不管怎么样,一个企业终究还是要自身产品做的好,只要产品好就不差钱,就不怕会倒闭。如果行业的老大都完蛋了,相比同行的其他小企业、二三流公司早已化为灰烬了。在如今这个强者恒强的市场环境下,已取得制空权、垄断性的头部企业,大概率是会一骑绝尘的。因此,甘李药业的赚钱能力大概率是可持续的。毕竟,过去的10多年,类似的大大小小的外部冲击都没有被击垮,相信未来也有能力穿越周期。

综上而言,基于这上市半年时间披露的数据,我判断:甘李药业是个可持续的超级“赚钱机器”,我坚定看好。

我从2020年8买入之后,到现在半年一直没有动过,跌到104块我也没有啥感觉,最大的遗憾就是买的有点贵了。不过还好,随着持股时间推移,成本价不构成太大的问题。我每当去回溯恒瑞医药的股价轨迹,我都在想,恒瑞医药上市前4年其实也没有怎么上涨的,我现在持续甘李药业还不到4年时间,还早,不着急咯。

甘李药业是一台“赚钱机器”,我想一直陪着她成长。类似的股票,一辈子有2-3只就足够了

甘李药业的“护城河”究竟深不深?

短期的股价走势,不仅与基本面有关,更与资金面、市场情绪等息息相关,其本身存在不可预见性吧。如果我这篇文章出来刚好遇到了好行情,也不过是凑巧、巧合罢了。我所有对甘李药业的公司分析,都是基于基本面相关因素的讨论,对其长期的投资价值的理解。

昨天,我发了一篇文章 《甘李药业是不是一个超级“赚钱机器”?》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很多朋友给我了启发。高手在民间,网上的大咖多如牛毛呀。

甘李药业过往经营中展示出来的ROE、盈利能力是有共识的。这些是实打实的数据,这些公司数据一拉就看的非常清楚,看得见。在整个A股市场,连年能保持ROE指标30%以上的公司,凤毛麟角。

一个公司的绩效,其实和一个人是非常相似的。偶尔牛逼一下也正常,但是要常年累月保持优秀那就是人中龙凤,屈指可数了。多数公司的情况,都是ROE或者其他的财务指标波动很大。比如有些公司,突然拿到大项目,业绩暴涨;但是项目做完,就差不多可以倒闭了。对于甘李药业过去的赚钱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甘李药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如何,是否能通过过去来预测未来,未来怎么样呢?这是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也只有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才能判断甘李药业是否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赚钱机器”。

过去的财务数据,可以预测其未来吗?

我感觉很难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拓展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想讲几个观点:一是过去的财务数据大概率可以推导其未来的表现;二是甘李药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不是一般的高;三是由于财务处理的问题,甘李药业的净利润是被低估的,所以显得其市盈率非常高。

1、财报数据的可预测性

过去是否能够预知未来,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比较玄乎。但是基于科学的逻辑来说,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一个数学的函数问题。已知过去的统计数据,我们通过统计回归也好,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也好,可以描绘出一个函数,如下图这样的线性图标。

这不就是很多证券分析师、投资研究员在做的事情吗?如果过去与未来完全无关,那任何数据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任何公司的未来都是从过去数据的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因此,我认为,过去的财务数据,大概率是可以判断企业未来的关键,至少这是我们人为可以分析的边界。当然,有朋友说,如果可以的话,那诺基亚倒闭谁又预测到了?或者,直接请一些数学高手做投资不就可以了吗?所以,我这里在强调,大概率!

如果过往的财报数据都无法看出其内核,判断其护城河,那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判断了,那就干脆瞎蒙了。财务报表是一堆冰冷的数据,但是其实最实在的经营结果,又是最诚实的研究工具。无论公司财务报表是否做过某种程度的优化,但无疑能非常清晰展示其经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往的财务数据是预测及研究公司未来发展、窥探其核心竞争力的最好指标。

倘若这个逻辑可以成立的话,那么非常容易看到,甘李药业还是很有前途的。毕竟做了那么多年了,公司的框架体系都非常成熟了、非常稳定了。延续其多年的经营状况,理论上是成立的。毕竟,那么多年都那么优秀了,要他突然变得不优秀,也是小概率事件了。

这在市场结构理论上也能解释的通,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强者恒强的,后来者要赶超,出现颠覆性的企业将其击倒,或许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

2、技术研发与护城河

一个企业成长,犹如我们个人(自然人)的成长。从出生到长大,会经历自然的、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毒打,在毒打中成长进化。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挂掉了,比如是因为车祸、因为疾病、因为自杀他杀。很多人躲过了这些外部冲击,一生过来到了自然衰老的重点。企业其实也是。就近20年来说,四川地震、玉树地震、各种灾害、新冠疫情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很多企业活下来了,做大做强到IPO,变成龙头公司。因此,穿越时间、穿越周期,能活下来的企业肯定是有其独到之处,自己找到了“免死金牌”的。

所以说,企业能不能从过去活下来到现在,再从现在延续到未来;或者说能不能从过去的辉煌看到未来的辉煌,关键在于这家企业究竟有没有其“独到之处”,有没有真正能呵护其躲过一次又一次外部冲击的“防火墙”,或者我们说的“护城河”。或者说,他究竟有没有啥真功夫、杀手锏。

投资圈的朋友喜欢谈论“护城河”。虽然人人都谈,但大家说的这个词似乎意思又差别很大。所以界定这个词非常的重要。究竟什么是“护城河”?怎么来评估公司的“护城河”?

护城河,我的理解这个词背后是一种极限生存的假设,就是基于生存底限情况下的公司生存能力。例如去前年华为被美国威胁短供,华为一直低调在做芯片,背后就是任正非的“极限生存假设。倘若极端情况发生,这个公司会不会倒闭的问题。

护城河,不是在探讨这个公司的上限问题,这个公司究竟能飞多高?他的空间有多大的问题。如果找到了其护城河,看清楚了他的护城河,看清楚了公司底牌,大家就会很宽心,放心大胆地投资。相信即便未来,公司遇到了极端情况、发生了极端事件,也相信公司还能活着走下去。这应该就是“护城河”的逻辑。

如此而言,护城河其实是容易看见的、容易判断的,难以预测的是公司的成长上限。

你要守住自己的城,现在是这里是你的城,你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因此,评估护城河,关键在于评估公司的壁垒。对于科技公司而言,真正的壁垒就是技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也就在于其技术壁垒。具体到甘李药业来说,其护城河就是其技术壁垒。

从这个概念延伸出来,我们会发看到,现在所谓的护城河很深的公司,通常是一些内生式增长的企业。在科技行业,这就是为什么强调、鼓励、倡导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无非就是提升内生增长的动力和效率。目前大家似乎对于科技企业有共识,技术研发投入高、技术壁垒强的企业通常被刮目相看,被市场看好。

按照这个逻辑来说,对于甘李药业来说,能不能活下去、能走多远,底牌怎么样,其技术研发投入是相当关键的。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投入、技术壁垒,底裤随时会掉。那我们来看看其技术研发情况吧。

Wind数据显示,甘李药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一直在提升的,从201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4.4%,上升到2017年的7.8%,到2018年、2019年的14.1%以上,最高达到14.83%。

14%的研发投入是什么概念?这个占比意味着呢?我们来做个对比。

近年的一份数据显示,华为、百度、中兴通讯、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比率分别为14.6%、14.39%、12.61%、3.16%。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英特尔、Facebook、谷歌、微软、IBM、苹果的同项指标分别为21.45%、21.42%、15.45%、14.05%、7.2%、4.66%。可见,甘李药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不仅远超国内一般科技公司3%-5%的平均水平,甚至令众多国外科技巨头望尘莫及。研发费用率数据的对比,着实令人震撼,足见老板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据我所知,就科技企业,国内只有科大讯飞比这个高,科大讯飞的研发费用率连年保持20%以上,最高达到29%。

在生物医药板块,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相对销售收入的比重,2011年是8.79%,稳定增长至2016年的10.68%。这一数字在医药板块是遥遥领先的,仅有复星医药较为接近。可见,甘李药业的研发投入相对销售收入的比值,比恒瑞医药高大约3-4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甘李药业的研发投入是很大的。技术研发投入或是判断护城河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很多东西,可以直接花钱买来,那就没啥护城河、技术壁垒和稀缺性可言了。重视技术研发,注重内生式增长,或许我们可以理解,甘李药业具有较高的护城河,其经营能力和业绩具有可延续性。

有朋友说,如果突然出现一个替代性的产品,那甘李药业岂不是完蛋了?对的,任何一个公司如果有替代性产品出现,都会变得一文不值,然后倒闭。但是,人家勤勤恳恳投入巨资研发那么久的产品,凭什么有人能替代呢?这个人是何方神仙呢?

进一步说,按照上面朴素的逻辑推理,在其强大的技术护城河支持下,通过过往财务数据的或一定程度可以推测未来,看得到其未来。

3、被低估的净利润

大家普遍反映,甘李药业的估值很高。按照我的理解,这种高估值,也与其技术研发投入有关。不妨来分析一下。

在医药板块,我发现,各家的费用结构差别也很大,甚至费用结构与营业成本大致相反。各家企业的财务处理手法不尽相同。大致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如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SH600276)$ 、甘李药业等为代表的“低成本、高费用”类型;另一种是以云南白药、康美药业等为代表的“高成本、低费用”类型。

甘李药业、恒瑞医药等少数医药公司,与多数医药同行企业的成本结构都不同。

这说明什么呢?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也就是说,研发支出在研究阶段的费用全部费用化,在管理费用科目反映。开发阶段符合条件的费用可以资本化,最后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条件的予以费用化,也计入管理费用。即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在利润表的管理费用项目反映;资本化的研发支出,随着无形资产,按规定计提累计摊销,并计入相关成本或者期间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科目),所以在利润表上通过者营业成本或管理费用反映。

在会计实务操作中,费用化的帐务处理是在每月月底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转入“管理费用-研发支出”的借方,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无余额。资本化则是计入研发产品的成本中。“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在研发完成时全部转入“无形资产”,如果“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期末有余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报表中的研发支出项目中。

理论上说,根据财务会计要求,一项研发活动只有到开发阶段后期才符合资本化条件。因此,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不会特别高。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研发投入费用化和资本化界定时间很难判断,使得研发投入的处理方式相对灵活。

通常地说,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入都比较大,不同的财务处理会导致其成本费用结构呈现显著的差异。因此,前述各家医药企业成本费用结构的差异,可能是由研发投入的费用化或资本化处理引起的。

生物制药产品的研发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从投入到产出效益具有时滞效应,最终能不能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很难判断。并且,生物医药研发资本化开始时间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对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而言,研发费用资本化五大条件中,最具有不确定性的是第一项,即如何证明“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由于该行业还受国家法规的监管,新药即使研发成功,通过审批后投放到市场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后期中止或放弃研发项目的实例也不少见,因此,开始资本化的时点很难选择。

从甘李药业的财务数据发现,甘李药业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是相对较低的;像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部分费用化处理。比如,复星医药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35.38%;步长制药的同项指标为13.36%;上海医药为2.42%。

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越高,研发投入费用化程度越高,其费用占比则越高,营业成本就越低。由于甘李药业费用板块占比高,营业成本占比非常低,因此其销售毛利润看起来非常肥厚。

研发投入的费用化/资本化处理,对甘李药业的当期的利润规模影响也很大。将研发投入资本化处理,最大利处在于优化当期的利润表;费用化处理则相反。

举个例子,1亿元研发投入计入“当期费用”,甘李药业当期就减少1亿元的利润,但倘若转入“无形资产”,则在总资产增加1亿的同时,还“凭空”多了1亿元的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说,研发投入的费用化处理,会使甘李药业的净利润及市场价值是被低估的。

也即是说,科技企业在研发方面的高投入自然会带来利润的高增长。甘李药业一直是研发投入大的企业。因此,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处理,使甘李药业的真实盈利被低估。

净利润被低估,这成为甘李药业市盈率显得特别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甘李药业:药中茅台 下一个5年10倍的 恒瑞医药 片仔癀

过去5年 恒瑞医药 片仔癀 涨幅1000% 药明康德 1年3倍

甘李药业 公司是唯一掌握产业化生产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的中国企业

甘李适合长线价值投资,甘李药业 小盘总股本5.6亿.流通盘5600万. 国内龙头企业,市值给高点估值很合理,2021年市值1500亿很正常

甘李适合长线价值投资,重要必看。长线必上200元大关。原因如下:

第一,公司最近5年平均每年净利润增长率为33.8%,茅台最近4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也是35%左右,业绩是很不错的。

第二,最近5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都高达30%,这么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在A股算排名很靠前的绩优股了。像这样的公司市值后面只会越做越大,公司净资产80亿,第一年净资产收益率30%,公司净资产就变为104亿,第二年资产收益率依然为30%,公司净资产就变为135亿,第3年,第4年呢?这样业绩好的公司只要净资产不断扩大,那么它的总市值业会相应涨上来,总市值上涨就是股价要上涨。

第三,公司是唯一掌握产业化生产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的中国企业,唯一两个字说明了公司在技术上具有技术护城河,说不好听就是有技术垄断护城河。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药物,现代人 高血糖,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甘李后面业绩也会越来越好,因为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唯一药物,随着现代人暴饮暴食喝奶茶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会越来越多。

第四,最近5年现金净流量都是正值,没有亏损或者考预支未来借款负债。

第五,值得长线价值投资的绩优股价格一向看起来觉得高,就像茅台300元时你们明明觉得业绩很好,但是觉得高不敢进,茅台到600元,你们看业绩还是那么好,仍然觉得价格高了,茅台涨到1200元,你们看业绩还可以,但是依然觉得价格高,茅台到1600元时,你们看业绩依然可以,觉得依然高。如果你坚信长线价值投资就买入持有不动一年,单单分红和业绩增长高送转每年都会让你赚10%。

高瓴资本是甘李药业原始股东 姨岛素治糖病才有效一一林园,外资三巨头市值都在1600亿美金市值以上,十四亿人口的内资如同怀中婴儿,成长空间5年10倍

12月15日临沂工厂这么快结顶 362亩23万平方米,刚好迎来集采扩大市场份额的契机,

胰岛素 ,一只成本 15块钱, 卖给患者 150块钱

甘李药业:三代胰岛素领军者,国产替代
正当其时
核心观点
公司是国内三代胰岛素龙头,发展势头良好。1998 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
专注于糖尿病领域,成功研制出首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组人胰岛素、长效及
速效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公司在研产品还包括
DPP-4 抑制剂利格列汀片与磷酸西格列汀片,是国内糖尿病领域最具竞争
力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13-2019 年,公司营收
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26.9%和 33.7%。未来,随着三代胰岛素渗透
率逐步提高,公司的营收与利润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胰岛素市场蓬勃发展,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受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超重人
群增加影响,过去 5 年国内胰岛素市场规模 CAGR 达到 14%,远高于同期
全球增速。 目前,外资药企在糖尿病领域市占率远高于国内企业,但从样
本医院销售数据来看,甘李胰岛素产品已经有进口替代的表现,未来市占率
有望持续提升。此外,在医保政策支持下,基层患者对于三代胰岛素接受度
不断提升,参照全球胰岛素产品销售格局,三代对二代胰岛素的替代是大势
所趋,公司受益明显。
携手国际药企,积极布局海外业务。美国是糖尿病大国,胰岛素市场规模位
居全球前列。山德士作为全球生物仿制药的开拓者与领跑者,已在欧美、日
本等市场获批 8 种生物仿制药,尚有 1 例在研品种。甘李授权山德士在美
国、加拿大、欧洲等地独家销售公司胰岛素产品。借助山德士在海外铺设的
成熟销售渠道网络、以及终端医生与患者对山德士良好的接受度,甘李胰岛
素有望在海外快速放量。

able_Summary]
1998 年成立,是国内胰岛素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国内首家掌握产业化生产
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开发、研制和生
产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主要产品包括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
秀霖)、重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速秀霖)、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
射液(25R)、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锐秀霖)。公司核心高管团队均具备生物
药学相关背景与多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甘忠如先生,通
过直接、间接持股控制公司 44.46%股权。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类产品销售快速增长。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95 亿元,同比增长 2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1.67
亿,同比增长 24.98%。其中胰岛素制剂实现收入 27.53 亿,占比达到 95.1%,
主要为甘精胰岛素收入,2019 年销售额 25.45 亿元,占比 87.91%。受益于
中标省份增加,速秀霖和速秀霖 25 销售占比也在快速提升,2019 年销售额
分别达到 0.91 亿和 1.17 亿元。
胰岛素类药物需求刚性,整体市场有望超 500 亿元,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
素占据主要市场。2019 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 1.16 亿人,胰岛素是糖
尿病患者中后期必须用药,目前渗透率较低,未来十年有望不断扩容,整体
市场有望超 500 亿元。三代胰岛素相比二代胰岛素,更符合人体生理性胰岛
素分泌曲线,可以减少低血糖发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甘精胰岛素和门冬
胰岛素市场占比合计超过 60%。
公司掌握三代胰岛素核心技术,是首家同时拥有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的
国产厂家,进口替代优势明显。国内首支二代胰岛素和三代胰岛素均为公司
创始人甘忠如博士所带团队研发,公司掌握重组人胰岛素生物类似药产业化
生产核心技术,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分别于 2005 年和 2020 年获批,研
发进度国内领先,除通化东宝和联邦制药外,国内其他企业进展相对落后,
整体市场格局良好。相比进口企业,国产企业产品具备价格优势,公司经历
十余年耕耘,取得进口替代的市场先机,在国内企业中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专注于胰岛素类药物,持续研发投入,多个新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公
司研发投入逐年加大,研发支出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 7%以上;在研
项目主要集中在糖尿病领域,门冬胰岛素 2020 年国产首家获批,门冬胰岛素
30 注射液和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 30R)已经申报生产,有望陆
续获批,公司已上市三代胰岛素产品布局全面,胰岛素管线产品储备丰富,
未来有望成为胰岛素类似物全产品线的生产企业。

全部讨论

2021-01-15 17:20

感谢转载引用,建议注明出处

2021-01-14 23:42

通化东宝也有三代,四代也申请了

2021-01-14 23:10

读你的文需要一定的财报基础和对行业及市场的理解,拜读!

2021-01-14 21:55

我也没看完

2021-01-14 20:52

忒长了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