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龄集文史研究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4回复:22喜欢:23

[玫瑰][玫瑰][玫瑰]
据司徒鼎考证,龟龄集始名"老君益寿散",出自宋代《云笈七签》,是汉代就已经成熟的炼丹术,也是纳入医学范畴的突出成果之一,是我国最早的复方升炼剂。原料包括参、茸等20余种名贵药材,每味药均进行单独炮制,单独研磨,再经日晒夜露(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过99道工序,数十昼夜升炼而成,是历史悠久的中药珍品,因其非凡的强身健脑、调整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活力等疗效,被称为"补王",经长期临床实践,疗效经久不衰,名驰海内外。

龟龄集是明代嘉靖皇帝"御用圣药"。后来传到太谷"广盛号"药铺,"广盛号"药铺因此获得大发展。几百年间,由"广盛号"演变成为"广升聚"、"广升誉"、"广升远"、"广誉远"等一系列专制龟龄集的药号,并在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设立分号,并屡获殊荣,驰誉海内外。

20世纪60年代,龟龄集的年产量比解放前最兴旺时期增长了25.8倍。1980年已行销于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典、丹麦、英国、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地区。1979年外销49.5万瓶,1980年增加到60万瓶以上。

孟乃昌先生从龟龄集起源和早期炼制历史,传入山西及四百年来的发展史进行了考证,指出龟龄集起源和传入山西的五种说法,最为可靠的是明嘉靖宫内御制,系方士邵元节、陶仲文所献秘方,后由太谷籍提调官(或谓医药总管)自太医院抄回。

孟乃昌先生分析,方士邵元节与陶仲文从嘉靖三年被召见受到宠信,直到嘉靖三十九年陶仲文死,历时36年,邵、陶二人长期受到宠幸,可见所献的丹药是既无毒又有效的。

据韵堂考证,神奇丹药龟龄集之所以名传后世,迄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除了处方独特,还在于"广誉远"药号恪守诚信,严遵古制配伍升炼,通过煮、蒸、拌、爆、土埋、夜露等99道工序。

升炼前要焚香祈拜龟龄圣母。升火须在甲子之日取神镜引太阳之火,得天地之灵气,拢日月之精华。升炼时守炉人员忌食葱蒜,生人禁止入室。初时还须念咒,至后失传。而龟龄集的产地太谷也因此而闻名遐迩,有着"太谷缺,肥又肥,金马驹,银吃堆,要想长寿该问谁,十家买卖九家龟"的民谣。

据姜琳考证,嘉靖服用方士邵元节所献丹药后,连生8位皇子5位公主且身体强健,遂取名"鹤龄丹"。至清代"鹤龄丹"的名字演变为"龟龄集"。乾隆皇帝常服的方药中,最重要的便是龟龄集和龟龄酒。据清宫脉案记录,乾隆特别关心龟龄集的有关情况,常常传旨问总管"药房的龟龄集还有多少"。而且对每次制备龟龄集的处方和有关事宜都亲自过问,极为认真,特别重视。

据孙泰雁考证,历史上龟龄集就获得了御用圣药、补王、巴拿马赛会金奖等殊荣。被列为《中国长寿大辞典》四十余种益寿强身方剂之首,民间评价:内服益寿谁第一,山西太谷龟龄集。

终年89岁的乾隆长寿的原因,除其经常习武锻炼身体之外,还常服八种补益滋养药,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龟龄集"。1900年,南洋流行"疙瘩瘟",染疫者四肢无力,周身酸软,轻者卧床不起,呻吟不止,重者神志不清,命丧黄泉。服用龟龄集月余后,瘟疫解除,得益者奔走相告,更有甚者相继开张"龟龄集国药店"。由此,龟龄集风靡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之后,又扩展行销于日本、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比利时、德国、瑞典、丹麦等几十个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地区。

而且数百年来,龟龄集的升炼一直沿袭着古老的手工升炼法,升炼工具为银锅,热源为枣木、桦木供热,升炼周期长达49天。龟龄集号称百炼金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自秦汉到明清都十分盛行。清代雍正帝对具有补益长寿功用的龟龄集十分重视,时常亲自过问龟龄集之炮炙、储存、赏赐等情况。河南巡抚曾因护驾立大功一次,雍正皇帝颁旨嘉奖其"宫廷御用圣药'龟龄集'三钱(旧制)",此举轰动朝中百官。

据清宫《龟龄集方药原委》说明:龟龄集方中,以补肾助阳药居多,每服五钱,用黄酒吞下,服后即全身发热,百窍通和,丹田微暖,委阳立兴。

据太平天国史料记载,洪秀全攻克南京后,分兵北上,命其部将孙学保在攻克山西时,保护制造龟龄集、定坤丹的太谷广升号药店,并将其制药成员及设备全部迁移南京,后因太平军失败而计划落空。

另据晋商史料记录,山西太谷巨富沟子村员家因每年向乾隆进献太谷传统名药珍品龟龄集,而得朝廷宠爱。内务府大臣甚至与员家结为儿女亲家,员家由此发迹。

孙泰雁撰文,龟龄集源于道家的炼丹术,其处方的前身是老君益寿散,曾藏于道书《云笈七签》中。《山西通志》记载有龟龄集从深宫大内产生和流入民间的传奇故事。

龟龄集最初的经营药号是山西广盛号药店,创建于1541年,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家民间药店。1808年,广盛号药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吸纳五家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本,改为"广升药店聚记"。由独资经营转为股份制合作,当时资本总额为6000两白银。改组后的广升药店与广盛号相比,不但规模日趋扩展,而且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从单一的汤剂、饮片、销售成药,迅速向零售批发药材和制造丸、散、膏、丹等方面发展。清嘉庆十五年,广升聚在汉口、怀庆两地设立分庄,存货额占其资金总额的61.6%。清道光七年,它开始面向国内各大药材城市进行大规模的采购与推销,并在广州设立分庄。光绪四年,广升聚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组,新增七家资本,总资金增至2万两白银,并更名为"广升蔚"。光绪十年,改组为"广升药店远记"。经过几次资产重组的"广升药店远记",药材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年间,在香港、广州、禹州、彰德、营口、济南、重庆、烟台等几十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联手汇通天下药材。并将资金的主力投放在香港市场,年购销额高达25万港币之多。民国时期,存货额净增10倍,国内药行已无力与之抗衡。

1915年,"远"字龟龄集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质奖,广升远药店名声大震。据1900年文史记载,广升远自营贸易出口南洋一带的龟龄集,每年销量高达4万瓶,占到总产量的80%。从光绪十一年到1930年间,广升远获得了75万两白银的丰厚利润。广升药店在创办"远"字号药店初期,推出"公座金"制度。即把职员的部分收入留在药店,以充资本,不仅扩大了资金来源,某种程度上还调动了员工一心为店的积极性。同时,在店内设立"账庄",吸收药店人员的闲散资金,并大量向社会借贷,以扩大流动资金。数十年间,流动资金净增25万两白银。在经营方法上,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加快资金周转。此外,广升远药店还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选贤任能,赏罚严明,不徇私情,其"铺规"甚至被世人广为传颂。

据沈尔安考证,明朝嘉靖皇帝15岁登基,至29岁却卧床不起,且无子嗣,遂下诏广集长生不老医方,以传皇室血脉。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以老君益寿散作基础,取长补短加以增删,制成长生不老的"仙药"献给皇上。嘉靖服用后,到50岁时已连续生了8个皇子、5位公主,且身体强健。遂将此丹取名"鹤龄丹",且颁旨对献"神丹"有功的邵元节等进行了封赏。至清代"鹤龄丹"的名字演变为"龟龄集",以示服之可获龟那样的高龄。享年 89 岁与他常服龟龄集和龟龄酒不无关系。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也对龟龄集不无干涉与垂涎。

1944年,龟龄集升炼大师傅杨梦兰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中共中央一些领导同志所服用的龟龄集就是通过地下党组织的渠道辗转运送的。后来毛泽东、粟裕、聂荣臻、华罗庚都曾对龟龄集十分关心。

据郭丰庆考证,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是我国从事中药生产最古老的中药企业之一,从最早晋商经营的"广盛号"药店为起源,经历了"广升誉"、"广升远"、"延龄堂"、"广源兴"到山西中药厂和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历经了472年的岁月沧桑与历史变迁,曾与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堂、广州的陈李济并誉为"清代四大药店"。广盛药铺大约在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41年)开办,后被地主杜氏所得。清嘉庆年间,药店改组,新增姚聚上等人人股,药店遂更名为广升(聚记)药店。龟龄集从明代嘉靖年间创方,到后来处方辗转传入"广盛药店",400多年间,疗效卓著,享誉海内外历久不衰。20 世纪初开始,它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均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及奖状、奖章。解放后,在广盛药店的基础上,公私合营成立山西中药厂,后成为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曾是全国十大中药企业之一。

1989年,龟龄集与定坤丹两药最高产量分别达到372万瓶和369.94万盒,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倪合一考证,龟龄集乃明世宗嘉靖广征长生不老之药所得献方。献方者邵元节被加官礼部尚书,赐少师,一品服,死谥文康荣靖,陶仲文则加少师兼少傅、少保,授光禄大夫、大学士,死谥荣康惠肃。后龟龄集方辗转传到太谷药铺,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龟龄集"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几百年,主要在于其选料慎审,炮制严谨,质量可靠。如龟龄集所用原料均为道地产品,如人参只用高丽红参,鹿茸则为"二杠黄毛茸",红花为西班牙所产之"西红",熟地必须"九蒸纯性"。而且有99道大的炮制工序,对各味药材都要单独加工,按处方配合,再经水浴处理(隔水煮)和日晒夜露后,埋入地下而"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最后,密封放进特铸之炼丹炉中,进行不同温度的炼制、升华49天,方得成品。所以龟龄质量可靠,至今信誉不减。

据叶水泉考证,龟龄集方见清代《集验良方》,熔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于一炉,共有28种名贵药组成,具有扶正固本、健脑强身的作用。乾隆皇帝在70岁以后,自觉精神不如从前,在御医们的推荐下,开始服用抗老药方龟龄集。服后精神状态大有改观,便长期服用。因此对如何配制龟龄集很是关心,经常询问药房选药、制药情况。

据张依秋考证,自古皇帝多短命,而乾隆皇帝高寿89岁,堪称帝皇寿魁,这与他一生常服食中药龟龄集有密切的关系。乾隆不仅自己常服龟龄集,还把它赏赐给众大臣,在群臣面前盛赞龟龄集有抗衰御老的显著疗效,说明了龟龄集确实是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名古医方。

据黎明等人考证,清乾隆皇帝长寿的秘诀大致有三:一是特别喜爱运动,狩猎,游历大川名山;二是节饮食,慎起居;三是对症、长期适当服用保健药物。乾隆长期服用的医方有:龟龄集、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方,桩(疑为松)龄益寿药酒方、健脾滋肾壮元方、秘传固本仙方,均属补益之品。如龟龄酒性温,可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

王凤兰等从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有470多年历史的山西广誉远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及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广誉远承载了"重德贵生"与中医延年益寿注重养生的文化理念,以及儒家文化熏陶下讲究"诚信和义"的晋商文化,广誉远百年传承的厂训昭示了中医药企业的经营理念,其经营模式蕴含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独特的药剂制作技艺承载了道家炼丹术的思想,并在早期的医药广告中显示出当时的知识产权保护思想萌芽。所以,广誉远的非遗保护对于重建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保护药剂传统制作技艺和濒临失传的道家炼丹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特殊价值。

此外,许多网络文章也对龟龄集的文史作了考证研究与报道,《山西晚报》也有关于龟龄集文史方面的考证与系列报道,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他研究

除上述研究,还有龟龄集制作工艺和检测方法及科普等文章。

岳玉宝认为,龟龄集是集中体现了五行学说应用和特征的显著代表。

龟龄集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运用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针对五脏病变间的相互影响,从自然界中根据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同属关系广泛取材,再用相生相克原理合理配伍、炮制,来起到升补、清补、淡补、平补、温补的五补作用,全面平衡人体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在用料上,据五色"青、赤、黄、白、黑"等不同药色入药。

在选材上,根据五方的"东、南、中、西、北"选用来自五方的药物。

在药材的采时上,依据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应时采集。

在辅料的应用上,运用五味的"酸、苦、甘、辛、咸",采用醋、姜汁、蜂蜜、花椒水、盐等多种辅料。

在炮制方法上,采用烧炭法、火燔法、土埋法、金炼法、水浴法等炮制加工。

而且龟龄集处方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中心,根据相生相克规律,根据滋水涵木、抑木扶土、培土制水这样相生相克、相互平衡的法则,来使整个处方得到水火既济之妙。

龟龄集作为丹药,有一个炉鼎升炼的过程。并强调使用贵金属银,这一要求更多的是源自其缜密的组方理论和严格的工艺要求。即通过用银器升炼的方法,结合炮制过程中对药物的烧炭法、火燔法、土埋法、水浴法等直接应对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使药物的作用归属于五脏,而且银器有非凡的杀菌能力,可以确保用药安全和长久保存。作为古代测毒的常用工具,银器深受民间信奉,也是向患者保证药品质量的最好说明。

$英伟达(NVDA)$ $赛力斯(SH601127)$ $广誉远(SH600771)$ #广誉远# #2023投资炼金季# #中医药行业迎来新景气周期#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为吹一只烂票,费心了

06-19 15:36

好的产品是最主要的。过去因为发展方向不在大健康产业,知道的人少,现在大家越来越注意健康方向,整个医药产业都在蓬勃发展,各方面会慢慢好起来的。

还有1985的老货,厉害👍🏻

06-18 20:29

好产品不等于好股票,龟龄集社会上知道的人寥寥无几,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06-18 19:21

无炮制,不中药,古法为最。
中医不懂古法炮制的重要性,那一定是伪中医。
中药制造依赖大规模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是伪中药了。
广誉远古法炮制中药,只给懂的人,更给配的上的人。

资本考古学

06-19 03:32

06-18 23:10

好事不怕磨,只要坚持初心不变慢慢来

这么好的产品,除了股民,没人知道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