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应被忽略的与巴菲特相关的观点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14喜欢:18

如果说巴菲特是A股市场中最被追崇的、神一般的人物,恐怕一点也不过分,他对很多人投资理念的影响非常深远,也为一些人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投资收益,这是不应否认的事实。

但是,要全面了解与巴菲特投资相关的一些问题及他对投资的一些观点,首先要搞清他的身份,即,他是一位投资家,而不是一位投资教育家。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巴菲特的信件也好,在年会上的发言也好,多数情况下,他是在解释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而不是告诉普通投资者如何去投资。特别是在他掌握的资金量非常大的时期,他阐述的很多与投资相关的问题和思考均来自与其大资金相适应的投资风格,作为小资金,你当然可以模拟他大资金的理念和方法,但是,当你模拟他的那些方法时,你应该明白你们在资金方面的差距以及可能会因这种差距而产生的、方法上的差异。

认识到身份问题,那么再看与巴菲特投资相关的一些问题或他的一些观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巴菲特曾经将自己的投资生涯分成两个时期

在2007年的年会上,巴菲特将他自己的投资生涯分成两个时期:想法多于金钱时期和金钱多于想法时期。在想法多于金钱时期,他会经常审视自己的持股,看看哪些可以卖掉去买别的股票。而在金钱多于想法时期,他的资金量太大了,而同时,可以供他选择的股票又太少了,这个时候如果将一只股票卖出,最可能的是拿着现金而未必能有机会买入另一只股票。此时,他依然经常收集所持股票的相关信息,但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也不会经常买卖股票,除非出现了200-400亿美元的投资机会,他会考虑卖出100亿美元的股票,此外,他不会轻易再卖股票。1998年,在佛罗里达商学院演讲的时候,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在投资早期,会经常卖出吸引力相对差的股票,买入新发现的、更有吸引力的股票。在2014年的年报中,也解释过在自己资金量小的时候,采用的策略是捡烟蒂,而且效果极佳,后来资金量大了,捡烟蒂的方法不再适用。

2、绝大多数投资者应该投指数基金或建立一个类似指数基金的组合

还是在1998年的佛罗里达演讲中,他谈到了自己对多元化的看法,他说:我对多元化的看法是双重的。在他看来,如果你是专业投资者,应该集中;如果你是非专业投资者,98%-99%的这类投资者应该极度多元化,甚至建立一个类似指数基金持仓特征的组合,且应尽量减少交易。

3、伯克希尔纺织本可以不是一个失败的投资

伯克希尔纺织是一只经常被巴菲特拿来说明坏生意不是好投资的典型案例,但是看看巴菲特对该公司的投资历史,他完全可以在这次投资上获得非常好的回报,投资过程简单总结如下:

1962年,该公司每股现金16.5美元,巴菲特以每股8美元买入,不错的选择!1964年5月6日,大股东愿意以11.375美元每股的价格收购巴菲特手中的股票,若成交,会有不错的年化收益!但是,这个价格与他们之前谈妥的11.5的价格相差了1/8美元(在巴菲特网站上,没有说具体价格,只说是3/8美元的价差导致了巴菲特在市场上收集该公司股票),这导致巴菲特大大地不悦,反而是在二级市场收购公司股票,最后成为了大股东。不卖反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整个投资过程,反映了情绪对投资者的影响,这可能也只有在巴菲特年轻时才会有的故事。当然,巴菲特将伯克希尔纺织作为差生意不是好投资的案例拿来说明自己的一些观点,这本身没问题,但,这笔投资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相对较好的结果。

4、巴菲特曾经后悔没有在大泡沫时期卖出可口可乐

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经常被拿来当作长期投资的典型案例,这也没有什么问题,看好生意,即使出现了高估到愚蠢的程度,你也可以选择持有。但是跟伯克希尔纺织一样,故事原本也可以有另一种版本,如在50倍以上市盈率卖出,在此后的几年中,随便什么时候买回来。这样说,并非没有依据。

在1999年的年会上,有人提问说外国经济和货币疲软会影响可口可乐的利润且其市盈率已经高达75倍,想让巴菲特谈谈自己的看法。巴菲特认为提问者提到的因素都不是自己要考虑的,也不会考虑卖出可口可乐。

但是,在2002年的年报中就有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拥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去年所有这些企业的内在价值都有很好的增长——但它们目前的价格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它们的优秀。这个结论的一个令人不快的推论是: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在大泡沫期间没有出售我们持有的几只市值较大的股票。如果现在这些股票的定价是合理的,你可能会想知道四年前我在想什么,当时它们的内在价值更低,而价格却高得多。我自己也想知道(四年前我在想什么)。显然,他对没有在大泡沫时期卖出一些优秀公司的股票而感到有点不快。

在2006年的年会上,在回忆可口可乐1.5美元/股的利润,股票价格却高达80美元/股的时候,他坦诚:你们可以将没有在50倍以上市盈率卖出的错误归咎于我。

从K线图看,可口可乐再次超越1998年附近的高点时,时间已经到了2011年,用了10多年的时间。

5、定量法投资比定性法投资要简单很多

关于定性和定量法,很少有人谈二者间的难度相差有多大,实际上,在难度上讲,二者有天渊之别。

在2002年的年会上,巴菲特被问及烟蒂法和定性法时,他的回答是:定性分析法(评估管理层、竞争优势等,所谓优秀企业就是定性,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不好教,也不好学,所以为什么不专注于定量法(如,烟蒂法,这是定量,做的是证券分析,研究对象主要是历史数据)呢?他认为自己投资之初也偏重定量,芒格则不同,芒格投资之处就强调定性。他进一步说:那是因为他是芒格,他的背景不同。

实际上,定性可以说是投资的高阶方式,巴菲特也是在定量基础上,随着资金量的不断增加,在费雪和芒格的影响下,慢慢转向定性的,但他并没有放弃定量,时不时通过定量分析做一笔大生意,对中石油的投资就是其中一例。

6、其它一些观点

其它还有一些观点,因为在A股市场流行不广误解不大,就不展开了,这里罗列一下:1)不要过度总结自己的错误,搞得自己像马克吐温的猫。2)市场波动有利于投资,因为波动的市场才带来更多的套利机会,这样看A股还是非常适合投资的。3)与市场相关的信息,绝大多数没有意义。信息也有个二八原则,百分之二十的信息提供百分之八十的重要性。4)任何不热门的东西都值得看一看。推论:任何热门的东西都值得卖一点。5)你可以预测什么事情会发生,但无法预测什么时候发生。6)逆向不是成功投资的关键,成为羊群中的一员也不是关键,理性、耐心、兴趣才是其中的关键,其中理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精彩讨论

格多巴卡06-23 16:02

昨天写得太匆忙,文字太差,又改了改

全部讨论

06-23 16:02

昨天写得太匆忙,文字太差,又改了改

我得去仔细看证券分析,看懂多少算多少

06-23 23:52

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巴是引入人,路还是要自己走

06-23 18:31

完全认同

06-23 16:54

不能再好了,定量优于定性

06-23 16:24

感谢分享

06-22 20:36

06-22 17:20

06-22 17:14

学习了

06-22 16:47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