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葇如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0
您自己的组合中怎么没有。

热门回复

提醒自己按那几位智者说的做,可以看看施洛斯的资料,他不止一次谈到过卖出后再涨很多倍的股票,说起来轻描淡写很正常。以前我也写过一篇短文,是说如果我们认可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话,价值投资者的主要买卖区间实际上是在价值轴线以下——格雷厄姆认为持有价格高于价值的股票就是投机,成功率就会大幅降低

我买过的股票一般都是买的早卖的早,达到目标或认为有更好的目标就会卖,当然,海油的清仓还有避税的目的。

我就是按成长股给乐普估的值,现在这几年它不成长了,也就出现了账面亏损。但好在多元化投资,账面亏损后可以慢慢摊薄,只要生意没问题,还有办法解决,但未来随着经营环境稳定,也许又开始成长,那就大赚一笔也未可知

就是宝钢的这个市净率实际上也是基于我对宝钢的认知,大致长期平均每股利润在6毛左右,买的话也就是5、6块钱比较适合,这就是基于生意了,买贵了就存在回报不足的风险

投资最无奈的一点就在这里,那些智者们给出的东西都有道理又都仅有参考价值,说起来有点像玄学,但确实是这样,如那个成长公式,它没有错,但是建立在成长率这个假设基础上的,当假设一错,计算结果就错了。像我买宝钢,以前是破净,后来0.8倍,现在以后打算0.7倍,这里面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宝钢能大致像以往那样经营,如果这个假设出现问题,像它是另一个安然公司,那么,任何价格买入就都不会有好结果了

卖了。港股组合里有交易记录。

问题就在于价值如何确定。不知格老怎么算价值股,只知道他有一个计算成长股价值的公式,可在《聪明的投资者》书末脚注中格老又指出“请注意,我们并不是说,这个公式给出了成长股的“实际价值”,而只是说,它大致给出了现在正流行的复杂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这似乎意味着他并不认可该公式。

无愧于您的昵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