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基金大佬远不是想的那么可爱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申菱环境(SZ301018)$ $美力科技(SZ300611)$ $特锐德(SZ300001)$ 

其实,基金经理的成绩只看收益率,只看年化是不对的,核心还是看总盈利绝对数值而不是盈利百分比。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基金经理,初始没什么名气,基金总规模两亿,(为简单论述,假定持有份额不变),前五年搞得挺好,涨了4倍,规模到了10亿,然后呢,假定其中第五年特别牛,那么最大的可能是第六年发行新的基金(或者重点宣传老基金),基金申购踊跃,基金规模100亿,然后第六年这个100亿规模基金大概率亏损30%,理由也很简单,这第六年发行(申购)的基金还是会买他熟悉的,但是他熟悉的已经很牛很牛了,第六年大概率是会回撤的。然后结论是这基金经理年化依然很高,可实际呢,前五年他替基民赚了8亿,第六年它替基民亏了30亿,总体而言,六年里,它替基民总共亏了22亿,奇葩地是,大多数依然认为这基金经理很牛叉,甚至膜拜。

嘿嘿,其实有的经理的名声都是后进入者的鲜血铺就的。

当然,我不是反对买基金,恰恰相反,我觉得大多数散户,买基金好过自己炒股。关键要善于择时,而且要坚持在相对低位时定投。很多人买基金亏损不是基金不赚钱而是持有错误的仓位,比如基金1元净值时,它持有10万,一直到2元,然后到3元时,他又买了50万,结果回撤到2元后,他依然亏损。

简单滴说,就是大家对股票不屑一顾的时候长期定投,在大家偶尔谈论股票时停止定投,在办公室里有人骄傲地议论股票时,坚决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