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生涯2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初入职场-昆明的两年工作经历更像是一场长途旅行
2009年的那个夏天,大学毕业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寝室,准备直接飞往“春城”昆明,前往ZS银行上班(其实我一直想从事证券行业,中途曾面试通过了HX证券,但被我父亲一顿痛斥后,重新继续面试,很快被银行录取,如今来看,我也不能十分确定当时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客观的讲,银行的工作我并不喜欢,但多年的沉淀让我有稳定的收入,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且大学毕业股市熊了5年(09-13),我不确定对于一个新入职场的小白是否活的出来)。
上天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生活也总是让人意想不到,记得当天离开寝室时,我跟室友们一一道别,异常的失落,特别是几个篮球小伙伴,感到可能很久都不会再见了,有种英雄惜英雄的赶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马上去昆明,在一个篮球小伙伴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和几个室友相约在川大打了一场球,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当时有个防我的高个子身体爆棚,接近190,强哥给我拼命的挡拆,然后我就不停的干拔再干拔,中投奇准,打得那个兄弟伙直呼防不了防不了,室友说,X哥你跳起来投球时感觉时间都静止了,现在想想,可能当时应该是我的篮球生涯巅峰期了吧。
然后是陪同面试认识的云南小女朋友开心的先飞往丽江国税局工作报到,帮她找租房,提行李,辛苦忙完一天,本盘算着先在丽江呆一段时间再去昆明报到上班,结果第二天被这个女人告知我们分手吧,我还是喜欢前任多一点,前任毕业前来找过我,我愿意等他。我勒个去,当时我这个心被刺激得要死要活的,拼命得证明我有多爱她但仍不领情,只能灰溜溜的提前去昆明,呆在一个同事租的房子里等开工。现在回头想想,这个女人真是渣到了极致,居然先叫我陪其去丽江安顿当苦力使用完毕后再一脚踹开,但凡有点良知的都应该去之前就说清楚了吧,关键还是一个太平公主,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觉得她好了,也许这就是青春吧,呵呵,祝她幸福!
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吧,工作1年左右,我去隔壁的建行开了一个三方存管账户,开始了我的投资生涯,10年下半年开始的吧,大背景是股市反弹了一波,然后进入漫漫熊途。工作一年多,记得储蓄了两万多元,工作游戏之余,我学习了大量的技术分析,当时在优酷网站偶识陈浩老师讲的天狼之眼系列,重点就是讲指南针软件里面的筹码分布及加权平均线的各种运用,几十集视频反复听了两三遍,再结合实战,继续一顿操作猛如虎,频繁的交易买卖,止盈止损,如今回忆,当时可能最牛逼的地方就是能够果断止损,每次亏了10%眼睛不眨一下就卖了,随着股市的持续下跌中,就变成了无限止损中,不过庆幸的是,后来11年回重庆买房,就一次性把钱取出来不再炒股了,随后的很长时间都在买房装房买车买车位的道路上,因此躲过了几年的熊市,那是后话。
以如今的理解评价一下陈浩老师的“天狼之眼”吧,当时特别喜欢陈老师的形象和语速,老实敦厚,平易近人,一看就不是骗子,和其它股评家明显不一样。但时隔多年,如今的我十分怀疑筹码分布图的真实性,如今我看大部分搞技术分析的也没人关注这个了,再说加权平均线,实质就是优化了移动平均线,但金叉死叉这种指标信号,当时特别迷信,现在想想,如果真有用,股市就不是大部分人亏钱的市场了。
其实技术分析就是特殊理论,有时对有时错,玩得就是概率,赌大概率正确的选择,这个大概率是过去历史数据跑出来的,演化到现在结合大数据筛选就变成了量化交易,因为是人参与的游戏,人的交易决策是由无数个变量形成,而量化的模型一旦使用的人多了,收益被分摊,卷到最后就没有收益甚至失效,就是这个原因。牛逼的交易员则可不断的修改模型,割韭菜,就是这个道理。
衍生一下说说价值投资,如何看待“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投资格言?我觉得是一句废话,当然前提是看谁说,至少我说出来就是废话😄,股神说出来效果则不一样。事实上,经济学来讲,这是运用了套套逻辑,也就是无论结果怎样,该理论总是正确的,但运用到实践中又无法量化,所以,沿用此方法,你会发现价值投资的大部分理论都是套套逻辑,即均是废话,无法解决实战中的具体问题,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炒股这么多年还是习惯潜意识的去看技术分析指标吧,真正做价值投资的人很少,而自认为做价值投资多年的人最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价值投资。
总之,在昆明工作两年,炒股一年,在不断止损割肉的过程加结局后,虽然亏损了,但应该是跑赢了大势,因为当时有几个大学同学跟着我买了东北证券,没想到我过了几天就割肉了,而他们却被套了很多年,最多时亏损一半以上,也不知道后来怎样了,没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