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的追光者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逆着历史潮流迎难而上,有多大胜算?

一个本来赢面不错的公司,硬生生得变成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冥灯。不断剧烈下跌的股价带崩了一级市场的融资,变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反面典型,令人扼腕。微创的股价从2019年底的9块,到2021年中的70,再到现在的13,坚定做多中国的股民已被重创。微创医疗几乎埋葬了做多中国医疗器械的雄心和耐力。没错,2019年的微创还有众多优质的资产,2023年的微创,已经将有价值的部分分离了出去,现在还持有的部分,是不断亏损的负资产。请注意,只有带来正向现金流的才是资产,才可以计算估值。而本身优质的资产如果独立运营,其价值也大幅缩水。

造成现在这样多方皆输局面的核心问题,在于不同利益方的多重博弈没有将整体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投资人和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管理层和员工,资本市场中介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从而把一个虽然很有前景,但是仍在襁褓中的婴儿强行催熟,套上官僚的枷锁,之后立即扶上战马奔赴沙场面临残酷的屠戮,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国际笑话。

每一方在想什么呢?

投资人:赶紧把这口饭吃了去香港IPO,爷要挣管理费;

公司:我先把钱融到口袋里,后面花起来爽;

管理层:反正钱是日本人大股东的,新项目给我开起来,人都满上;

高管:你们爱咋咋地,期权我要了,我要上招股书;

员工:我正好磨洋工,简单问题搞得越复杂我越轻松;

投行:没收入也没关系,我有收入就行;

Frost&Sullivan:市场高速增长,2035年达到1000亿。这是什么领域来着?

医疗器械,其实一直都是有着强烈爆发潜力的领域。美股已经成就了多个千亿市值的巨头公司,从起搏器起家的美敦力,关节假体起家的史赛克,到依靠手术机器人事实垄断的直觉外科,无一不是经历漫长的市场考验生存下来的佼佼者。

为什么到了天朝,股价就要成A字形?医疗器械,本身是一个边际成本逐渐降低的领域。纵观巨头的成功,总是离不开并购的助推,很少有单品爆款支撑一个公司做大做强的,而资本在这一环节成为了促进公司业务整合,产线互补的粘合剂。如果说研发和报批可以被资本加速,那么商业化体系搭建,从来都是艰难又漫长的代名词。在经过了这一残酷的商业考验之后,合理的做法是并购性能出色,但是没有资源或者经验的新型器械产品线,丰富布局,摊薄维护商业链条的成本,同时分拆出售排名不够靠前的产品单元,从而让商业链条的运行更有效率。

但是有公司偏不。面对着几十年反复验证行之有效的策略,微创唱起了反调:把有价值的产品线剥离,单独上市!中间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获得了短暂的利益,但是长远来看,无异于逆历史潮流的独行。而加剧这一匪夷所思的逻辑的背后推手,是资本的急功近利。

拿着加快烧钱扩大市场的互联网投资逻辑打法来医疗领域扫货的高高在上美元基金们,已经把医疗领域拉进了泥潭。无尽的内卷和缓慢的收入爬坡,成了医疗创业的阿喀琉斯之踵。做多中国成了一嘴空话,投机快跑,才是从事实推断出来的真实投资策略。

高光的时刻已经远去两年,留给创业者的,是眼下的苟且。生存下去,需要的绝对不是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而是剧烈的管理方式转变。

乱世之中,谁会活下来?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微创医疗(00853)$ $微创机器人-B(02252)$ $微创脑科学(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