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 地产新政、收储、和保利万科们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继政府下场收存量库存的消息发酵之后,周五下午又连出新政若干,市场情绪瞬间沸腾,保利招蛇万科金地全部拉板,周末的意念盘估计已经开始数板了。不过情绪这个东西,极不稳定就是它最稳定的特点,如果把自己带入其中,很难得到什么靠谱的结论,靠谱的逻辑和投资的决策还是需要冷静的思考。清掉保利之后,就再没写过房地产相关的长文,2年了,聊聊新政,聊聊房产市场,再聊聊是否值得投资。

1、周五的组合拳,简单概括就是降低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业银行房贷利率下限。首先取消商贷利率下限的作用和降低首付比例类似,起到的都是降低买房的门槛的作用,这政策有用吗?有,但不大。有购房意愿,但是被门槛拦住的用户群体,就是房产市场传说中刚需的刚需,他们是必然需要买房的,可以把他们归纳为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提前消费,但对整个市场供需的影响是很小的。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算是让利于民,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远大于刺激购房。

不记得之前有没有发过这张图,重发一遍。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极高的房地产库存量,还是已经涨停板4年的居民杠杆率,即便是把首付比例降低到零,除了金融套利之外,实质性地提高房产消费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只有通过做大分母(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时间,来降低居民杠杆率,未来才会有一轮新的房地产周期。

或许有人在想,这个比例为什么停在了60%+,还能不能再向上走?我觉得很困难了,因为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非投资性房产在总资产当中的占比是比较低的,且没有提高的可能和必要。

2、周五收盘后的另一个政策,对于二级市场更有意义一些。即央行3000亿的再贷款,利率1.75%,发放给21家全国性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一共带动5000亿的银行贷款,这算是给收购存量房产这个政策明确了数量级。我们按照全国性房企和区域性房企各占50%的规模来估算,其中全国性房企保利中海万科约占规模的8%,毛估这三家每家可以分到200亿。保利中海的库存去化不是核心问题,土地能级也比较高,成本加建安的收购价格,放到利润表里还是亏的,基本上没啥意义。万科的土地能级相对差很多,资金也更紧张,200亿至少可以续命一段时间,算是缩表过程中的及时雨了。当然某些人不要又觉得哥们又行了,干什么傻事才好。

3、关于二级市场的股票,已经出险的房企,肯定是不值得投资的,赌着玩另当别论。毕竟在金融和准金融(地产)行业内,失去了信誉(违约),就失去了一切,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对于未出险房企来说,比如保利招蛇中海越秀甚至滨江绿城华发,是否投资,值不值得投资,抛开杂音其实就是一个核心问题,即在某一个未来,公司值多少钱,和当下的估值差是多少,风险是什么,时间成本是多少。

这是保利过去8年的成本,一个清晰的趋势就是土地成本的提升,8年提高了接近10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了营业成本50%,未来的2年还会继续提高,这是保利提高资产能级的必然结果。而高能级地块的激烈竞争,在住开市场没有差异化竞争的现状下,毛利率必然是最低的。结果就是综合的住开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当然,毛利率的大幅下滑,还有行业下行趋势下,盘活资产降价促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高能级的市场和土地,毛利率低,但资产硬去化快,低能级的市场和土地,毛利率高,但市场饱和卖不卖的出去都是两说。进一步提升土地能级,毛利率最终会在什么位置企稳,很难说。从供求的角度来看,一个行业景气了30年,供应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养了太多太多,即便到了今天,还是太多,和正常供求差了数量级。

净利润=销售x毛利率-费用,即便是未来行业企稳,按照行业8亿/年的规模,毛估保利未来的销售收入可以稳定在3200亿以上,但毛利率会在一个什么位置企稳或者见到拐点,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孩子成长期身体的大部分数据,可能都不适用于一个中年人,同理,用过去经营上的数据外推,偏差会非常大,没有什么参考意义。地产行业并不是一个有着产品差异化竞争的行业,在未来,曾经的负债成本优势将泯为众人,如果因为充分竞争,未来只能取得略超无风险利率的净利润率,那么3200亿营收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也只能在100-150亿这个区间。实际情况或许会好一些,但空间有多大呢?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历史大顶已经成为过去式,我想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不考虑货币贬值影响计价,曾经的辉煌再也回不去了。同样,曾经30%+毛利的时代在可见的未来也一样回不去了,这个行业应该会步入很多行业的后尘,需求不振,产能难以出清,大家都在低毛利低净利的边缘内卷,极少数具有差异性竞争力的企业,或者顶部的1-2家,可以获得略超行业均值的收益。建筑施工行业,还能卷一卷海外,虽然市场难以开拓,但真金白银的技术还是有。但房地产行业的同行们,就只能在国内卷更低的利润率了,毕竟这是一个没有研发费用的行当。

其他几家,经营有所不同,会有区别,但不会太大。万科是个例外,近期的政策开玩笑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但是终局万科的价值是多少,可能会低于很多人的预期,因为曾经的人设太完美了。

///

二级市场短期会怎么走,我不知道,也不太关心,但如果你想赚确定性更高一点的收益,你就必须要有一个锚来衡量价值与价格。市场反弹了不少,风险肯定是在聚集,复苏/证伪的桥段,在过去两年上演过很多次,这一次会不会有不同,我并不乐观,持仓即态度。

曾经的保利给我上过一课,过程很辛苦很难,所幸可以走出来,让我成长了许多,所以520这篇留了个她。当一个时代翻篇的时候,如果有幸经历过其间的一些过往,难免会有一些感触,谈不上伤感,但是提到地产提到保利,似乎就可以依稀看到曾经稚嫩的自己,有点唏嘘,资本市场是一个需要不断进化的地方,不进则退,共勉。

$保利发展(SH600048)$ $万科A(SZ000002)$ $万科企业(02202)$

声明:本贴仅是个人思考片段的记录,不推荐任何人参考,本人买入/卖出的所有投资品种均蕴藏巨大风险,切勿模仿,若据此买卖,请后果自负。

全部讨论

05-20 08:48

房地产时代已经过去,何必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