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考虑美股科技股的投资机会了吗?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先来跟进一下ChatGPT概念的最新情况~ 

昨天我们在《AI革命可能会“迭代”哪些指数》中,提到微软可能会很快将最新GPT-4版本的ChatGPT整合进必应搜索,果不其然,就在北京时间昨日晚间,微软宣布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 

同时,据CNBC报道,微软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软件,帮助大公司创建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计划为其他公司、学校和政府提供一项技术,让它们用ChatGPT创建自己的机器人。 

这一系列操作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眼熟?确实,近年来轰轰烈烈的“万物上云”好像也遵循了类似的发展路线。(相关阅读:《云计算,一段往事》) 

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中,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常常被相提并论,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支撑着现代智能化应用。

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出发,大数据是学习样本,云计算则构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部署和运维的基础。而且,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常常被包装成PaaS服务供开发者使用,或者一些人工智能应用被包装成SaaS服务使用。

再简单点说,现代信息系统中云计算是资源管理基础,大数据是数据处理基础,人工智能算法则是数据分析基础。 

这个技术集群现如今代表了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发展方向,与通讯领域的5G技术一道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再放大到整个经济层面,技术的进步则完全有可能实现“乘数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找到了方向的科技巨头们打开了全新的盈利增长预期,甚至有可能对冲本轮加息周期中利率上升、流动性收紧的影响。 

更何况,随着美国经济数据和美联储表态持续修正市场预期,美股、尤其是以高科技含量著称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并非看不到转折点率先出现的可能

就以隔夜鲍威尔发言之后纳斯达克100收涨2.12%来说(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2/08),一旦美联储认可通胀进入下行趋势,市场就有较高概率做出积极的反应。毕竟,决定加息动作的往往是通胀数据,就好像决定降息动作的往往是非农就业数据。 

客观来说,鲍威尔的最新发言和上周FOMC会后的发言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都传递出了通胀正在消退、但如果经济数据不配合加息幅度可能仍会超出市场预期、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高利率水平的信号。但不管怎么说,尚处于加息周期的美联储显然更看重通胀数据。 

也因此,在12月美国CPI增速继续回落之后,美东时间2月1日周三,美联储选择加息25个基点。数据显示,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放慢加息步伐,也是自去年3月以来首度单次加息仅25个基点。

不仅加息幅度进一步压缩,在美联储声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此前“确定未来在目标区间上的加息速度”的表述调整为了“确定未来在目标区间上的加息幅度”,这或许可以认为美联储已经开始考虑加息终点。 

这里插入说明一下2月3日所公布的美国1月非农就业数据对于市场宽松交易的扰动。

当时,由于就业数据大超预期体现劳动力市场韧性仍强,有部分观点认为会鼓励美联储推进加息计划,市场因此多计价了一次加息,引发美股下跌。但其实,统计口径的调整、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和政府罢工的结束都构成了数据超预期的“噪音”。

我们并非要否认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只是强调这一期非农数据的预期差可能还不足以颠覆当前的宽松交易逻辑,接下来宽松交易能否延续,关键还是在于通胀这一核心变量。 

大家都知道,市场反映的是预期。宽松交易能够持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市场预期降息。这种预期或不在于美联储是不是真的会在年内或更早时候启动降息,而在于加息节奏的放缓让政策转向变得可考,这种“转向”体现在股票市场上可能就意味着涨跌趋势的扭转。事实上,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从停止加息到开启降息本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间隔通常在5~15个月不等(数据来源:WIND,1992.01~2022.12)。 

总而言之,相较于业绩,当前影响美股走势的核心变量可能更多还是估值,即利率的变化,或者说加息节奏的变化。对此,除了直观的货币政策加息周期相关时点,我们还可以重点关注经济增长类指标的低点,如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低点、美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低点等。 

从股市表现与经济周期关系来看,有一点结论非常明确,那就是市场低点往往要比经济增长类指标低点出现得更早

从这点考虑,已在2022年经历过深度调整的纳斯达克100等美股科技类指数,可能已经出现了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如果通胀数据持续好转的话。 

紧密关注将于2月14日公布的美国1月CPI数据。 

#谷歌核心业务受到严峻挑战?# #特斯拉股价一个月翻倍# 

$游戏动漫ETF(SH516770)$ $三七互娱(SZ002555)$ $完美世界(SZ002624)$ 

风险提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