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经典微小说:《请客》,回味无穷

发布于: Android转发:66回复:96喜欢:335




人情,是越用越薄的东西。


1

出于对奇石的共同爱好,老钟和十几个同好组成一个小圈子,相约每个双休日聚会,交流一下拣石、玩石、赏石的心得。

第一次聚会,大家都带着自认为最好的藏品,相互展示品鉴,一时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参加聚会的十几个人职业各异,也算得上三教九流,聚在一起却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话题一多,不知不觉就说到晌午,老钟兴奋地大声说:“中午我管饭,咱们去酒店喝一杯,庆贺大家找到了组织!”

众人立即鼓掌表示赞同,一行人来到酒店,订了个大包间,边吃边聊,一顿饭吃得十分欢畅。

老钟是某机关的中层干部,管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部门,报销一顿饭钱还是没问题的。





2

第二次聚会,依然聊得投机。

到了中午,大家都拿眼睛看老钟。

老钟犹豫了一下,起身说:“走吧,我请客!”饭后结账,连酒带菜一千多块,老钟黑着脸付了账。


3

第三次聚会,临近中午,众人的目光依然落在老钟身上。

老钟低着头,默不作声。

一个人笑着说:“老钟,你是干部,有权。”

另一个人说:“是啊老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哩!”

老钟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他一向爱面子,终于什么也没说,起身挥手,“走吧,喝酒去!”

散了席,老钟走在后面,远远听见前面一个人说:“这老钟,还算够意思!”

另一个人说:“嘁,还不是用公款!”

话音入耳,老钟胃里一阵反酸,差点没把刚喝的酒吐出来。

要知道,老钟的职位可容不得他无限制地报账,后两次聚餐他都是自掏腰包的。

再聚会时,老钟没有参加。

一开始大家都没注意,到了饭点儿众人用目光搜寻他时,才发现他不在。

一个人说:“老钟呢?”

另一个人也说:“是呀,老钟怎么没来?”

众人谈兴未消,于是决定这次去酒店打平伙。

饭后,每个人平摊了一百多元的饭费。

众人鱼贯走出包间时,心中都对老钟产生了些许怨气,仿佛腰包里失去的这一百多元钱是被老钟抢走了。

一个人说:“这老钟,真不够意思!”

另一个人愤愤不平的说:“是啊,官不大,架子倒不小,拽什么拽!”


故事完了,哲理太深。

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明白的道理:

第一次为一个人提供帮助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

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

到了N次以后,他简直就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应该为他做的。

而当你不能继续提供这种好处时,他会对施助者心存怨恨。

如果用经济学的概念解释,这是一种“感恩的边际效应

即:在受到帮助的人心中,对提供帮助的人的感激会递减而递减到一定程度上,受助者几乎已经坦然地接受别人的馈赠,并认为这理所应当。

最后,受助者提出更多的要求,并丝毫在心理上不觉得这有任何不妥。

就像小说结尾,施舍的人反而被一群被施舍的人痛恨。

人情,是越用越薄的东西。

精彩讨论

姜权9go2019-07-28 07:48

斗米养恩人,担米养仇人

一只交易员2019-07-28 07:22

生活中比比皆是,

乐观开朗的葡萄2019-07-28 07:51

先定规则再做事,先做事再定规则就破坏了默认规则

卡舒吉2019-07-28 08:38

上学时和同学几乎天天AA制 家境困难的我发现和同学攀比不起 慢慢的淡出圈子。十几年了一直被同学取笑自大 不合群 不识抬举 成人的他们应该不难看出我的困境 只是他们怨恨的是我不能帮他们平坦几十块钱而已

喝牛二的战总2019-07-28 09:25

第一次请客是八项规定之前,随着反腐败力度加大,公款吃喝被遏制。老钟再也不能用公款来请客了。但是好面子,于是自费请了两次。不仅肉疼,而且肝疼。

全部讨论

2019-07-28 18:41

和我的处境真的很相同

2019-07-28 18:02

一这帮人互相之间不够熟,二这帮人大部分不值得交。

2019-07-28 12:56

就奇怪了,老钟这一桌结交的都什么人呐?

这故事只写了一半。显然作者很主观的东西跟大家的日常感受引起了共鸣。我把这故事完整一下,当然是真人真事。有一个大学生,每天除了给自己打两瓶开水之外,还附带帮同学捎带几壶都是正常的。往往,他不打水,一寝室的人都会没有水喝。室友懒在床上,看见他不去提水表示嗔怪,大家都没水喝的时候就怪他。慢慢的,负责给寝室提水也就自然成为这孩子的责任,一天要打个五六瓶水,把同学的水壶都打满。时间长了,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可是,等到下一学期开学,这孩子刚到宿舍,准备去打水的时候,同学们马上拦住他,都抢着说,我去打,我去打,从此,他再也没为寝室的热水过心,但后面学期里总有热水用。这个故事即真实发生了,也是完整的。它虽然不文学,但比文学真实。

2019-07-28 10:32

是圈子的活动就必须AA制。无关钱多钱少,有权无权,玩的高兴吃的开心。

2019-07-28 10:29

现实中例子很多,比如夫妻老人有两个孩子,一个不在身边,另一个陪伴几十年每天或者每个周末都来照顾,但最后的遗产问题很多都两个孩子平分甚至因为照顾产生矛盾不在身边的却得到的更多(不仅仅是遗产)有的是因为老人糊涂了,有的就是照顾几十年了被认为理所应当而忽略(不要拿儿女应该孝顺来扣帽子和遗产应该平分的法律来讲理)相对于另一个孩子,身边的这几十年付出这么多应该不应该获得多一点的回报呐?(这个孩子也并不是因为惦记遗产而照顾老人)况且如果老人没有遗产这个孩子不也一直付出吗?本文的道理并不是每个老人和子女都明白的。

2019-07-28 08:59

遇这样的,果断退群就结了,下不了台的,往往因为自己把台搭的太高。

2019-07-28 08:47

故事太浅显,缺乏回味。

2019-07-28 08:10

人性啊

2019-07-28 08:06

尼玛,这老钟挺廉洁啊